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反舰导弹突破近程舰炮武器系统防御阵地的战场需求,研究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开火时机和命中概率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反舰导弹产生有效可靠的毁伤时的射击持续时间,计算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在中末段实施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时对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为导弹突防和舰艇近程防御方面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有限的观测信息中较准确地获取导弹运动状态信息,针对反舰导弹末段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等突防方式,利用参数辨识模型动态适应机动目标运动模态变化的特性,实现反舰导弹机动弹道的拟合。通过仿真计算可知,参数辨识模型对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等运动模式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算法收敛较快,可为高精度跟踪反舰导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立  李勇  马良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9):122-124
分析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武器系统的射击误差,依据反舰导弹突防“密集阵”系统的对抗过程建立突防模型,并对比分析了速度突防和机动弹道突防的优劣,指出了反舰导弹末端机动对于提高突防概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反舰导弹具有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杀伤威力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海战的重要武器。中国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反舰导弹,经历了仿制舰舰导弹、改型设计和自行设计岸舰及空舰导弹、研制第二代反舰导弹几个阶段,技术上从亚音速发展到超音速,从液体发动机发展到固体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从单项制导发展到综合制导。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通过珠海国际航展,我们欣喜地发现,我国反舰导弹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鹰击”-83(C-803)、“飞豹”模型下挂载的带冲压发动机的某型空射反舰导弹,以及DF-4挂架下挂载的外形颇似俄罗斯Kh-31的“鹰击”-91(C-901)空射超音速反舰导弹先后亮相。尽管目前这些还都是模型,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新一代超音速反舰导弹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参考消息》11月22日的报道更是令人振奋不已:中国新型“飞豹”歼击轰炸机在北部渤海湾首次试射C-803。该导弹的性能令美军大为吃惊,其射程远达二百五十公里,是美军原来估计的两倍,射程和技术都超越美军大部分驱逐舰配置的“标准Ⅱ”型防空导弹。抚今追昔,我们忘不了老一辈科研人员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得到的回报,更没有我们明天的辉煌。珠海国际航展上的“鹰击”-91(C-901)空射超音速反舰导弹飞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超音速导弹据英国《海上防御》’95第6期报道,俄罗斯设计局能够出口大量超音速反舰导弹。前苏联超音速反舰导弹(如SS—N—12“沙箱”导弹和SS—N—19“沉船”导弹)是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服役的。新一代超音速反舰导弹有kh—35导弹(...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弹道攻击模式及其战术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舰导弹利用机动弹道是提高突防能力、增强攻击效果的重要措施.论文从导弹弹道运用的角度,归纳了目前世界主要先进反舰导弹的典型攻击模式,并阐述了低弹道、高弹道、复合弹道三种典型攻击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了不同弹道攻击模式下导弹的突防能力.最后依据不同弹道攻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对导弹弹道运用的制约因素、使用时机、协同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摆式机动与螺旋机动对反导舰炮的突防能力,建立反舰导弹与反导舰炮对抗仿真模型,计算了多组机动周期、机动幅值、舰炮射速组合下,反舰导弹对反导舰炮的突防概率.结果表明,摆式机动与螺旋机动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均有大幅提升,且螺旋机动比摆式机动突防能力更强.而舰炮射速是决定反导舰炮反导能力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系统分析了反舰导弹"蛇形机动"的控制方法,建立了"蛇形机动"的突防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舰空导弹发射时机对于脱靶量的规律性关系,进一步计算得出了指定条件下的舰空导弹的拦截成功区域和拦截失败区域,以及舰空导弹拦截时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击沉[乔森]——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唯一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超音速反舰导弹,人们立刻会想到俄罗斯的SS-N-19、SS-N-20等;而一提到美国的“标准”,人们脑海里第一反应肯定是舰空导弹。其中,“标准”导弹才是唯一经受过实战考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舰艇日益严峻的对空防御形势,为提高舰艇对反舰导弹机动突防的探测跟踪能力,首先阐述了目前反舰导弹的典型机动方式,然后在分析“当前”统计模型算法及其部分改进算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参数自适应跟踪算法,并以反舰导弹典型机动为例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自适应能力更强,能有效地提高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1.
对编队目标的全捕概率研究是中远程反舰导弹目标选择和火力分配的重要环节,以单目标的现在指示点作为瞄准点无法保证获得全目标最优捕捉概率,论文在分析典型目标编队队形结构和其机动以及导弹自控终点散布的基础上,结合末制导雷达搜索模型,通过试验仿真的方法确定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佳瞄准点及攻击航向,并分析了影响全捕概率的主要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种精确制导反舰导弹的不断发展,水面舰艇将面临极大的空中威胁,反舰导弹防御技术已经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主要针对箔条干扰技术、舰空导弹抗击技术和舰艇反导过程中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水面舰艇的单舰反导技术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现状及优缺点,分析了当前舰艇编队防御超音速反舰导弹面临的难题,提出了提高舰艇编队防御超音速反舰导弹问题相关措施,给出了舰艇编队防御超音速反舰导弹问题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单舰舰空导弹对空防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防御反舰导弹的有效兵器之一,舰空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决定了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的能力。舰空导弹的反导能力主要取决于舰空导弹的单发命中概率、目标的性质及对不同来袭方向反舰导弹的抗击次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和影响舰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复杂电磁环境下反舰导弹面临的多种干扰样式,研究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可以采取的抗干扰技术,建立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能力评估模型,并对如何提高反舰导弹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反舰导弹导引头外场试验输出数据,通过对导引头特征参数进行处理,得到导弹航控量,用于反舰导弹自导段弹道仿真,最终给出导引头完成任务概率。形成以导引头捕捉概率、稳定跟踪概率和导引头完成任务概率为评估参数,外场试验与数字仿真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解决了一些现有的评估方法不能直观反映导弹抗干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