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建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干缩作用下的应力分析模型与解析解,分析了不同端部条件、混凝土干缩应变、地基摩阻系数和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系数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端部半自由的解析与实际路面情况更加相符,混凝土干缩应变、地基摩阻系数和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系数是影响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简称CRCP)受到钢筋和基层的约束,在温降和混凝土干缩作用下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超过连续配筋混凝土(简称CRC)强度时便会开裂。该文建立了CRCP在温降和干缩作用下的应力分析模型,得到收缩应力表达式及应力沿公路纵向分布,分析混凝土强度、干缩、热膨胀系数、基层摩阻、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刚度等参数对CRCP收缩应力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收缩应力在板中最大,裂缝处为0;混凝土强度、干缩、热膨胀系数、基层摩阻、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刚度是影响CRCP开裂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外掺料对路面混凝土早期的塑性收缩、早期干缩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能够大幅度减少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最后建议为全面评价不同混凝土的长期开裂性能,应增加开裂后的疲劳和冲击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养护剂对混凝土保水性、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和抗开裂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可以增强混凝土早期的保水能力.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干缩率.并可改善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推导出钢筋混凝土和普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温缩应务,干缩应力和不开裂板块长度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控制机制砂中石粉和泥粉含量调节其亚甲蓝值(MB值),并研究了机制砂MB值在0.35~2.50区间内变化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早期塑性开裂和干缩等性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MB值与石粉含量关系不大,而与泥粉含量呈正线性相关性。随着机制砂MB值的增大,新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抗折强度和7d抗压强度迅速降低,而28d抗压强度变化不大。当机制砂MB值不大于1.35时,MB值的变化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和干缩影响不大。但是,当机制砂MB值超过1.35以后,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和干缩程度呈显著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复合超细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清如  尹健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2):150-153,163
从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磨性能以及干缩等方面,研究了复合超细粉煤灰(CUFA)掺量对道路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质量分数为15%~35%的CUFA,可以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时保证其力学性能相同或稍有改善;掺CUFA再生混凝土的具有良好的路面耐磨性,干缩显著减小,运营1 a来,再生混凝土路面综合性能优良,未见有开裂现象。这为CUFA再生混凝土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该文是在研究带预锯缝的半整体式全无缝桥接线路面温降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考虑影响接线路面开裂的主要因素(梁体温缩变形,混凝土干缩及温缩作用和行车荷载)的作用,引入了表面裂缝转化系数和行车荷载裂缝宽度影响系数,推导了全无缝桥梁接线路面表面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并将试验参数代入理论推导公式对比试验结果,论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裂缝成因、分类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裂缝的产生原因入手,塑性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以及荷载裂缝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同时对混凝土置换法、表面封闭法以及灌浆法3种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本文所涉及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全面有效。  相似文献   

10.
夏英志 《路基工程》2009,(6):150-151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非均质的工程材料,其干缩机理比较复杂,其中毛细孔张力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文中以这一理论为基础,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混凝土毛细孔计算模型,对混凝土的干缩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从而近似地找出了混凝土干缩应变与毛细孔内液体表面张力、凹液面主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养生早期贫混凝土基层会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出现开裂,严重影响其后期使用性能。针对在地基限制作用下的温度收缩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裂缝间距和宽度计算公式。根据一个计算实例,分析了导致贫混凝土基层温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干缩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变形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加速了公路路面的破坏。对水泥稳定碎石干缩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体积变形发展过程,有助于减少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开裂机率。通过归纳水泥稳定碎石干缩发生机理,评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泥稳定碎石干缩影响因素(从材料自身特性的角度)研究现况及预测模型的特点,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水泥稳定碎石干缩行为研究发展趋势和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快速修补混凝土的干缩、早期收缩、自收缩性能以及初长测试时间对混凝土收缩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比普通混凝土大,且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是以自收缩为主;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在3 d龄期内的发展非常迅速,3 d龄期以后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与普通混凝土相当;初长测试时间对快速修补混凝土收缩性能的评价有重要影响,如果按照普通混凝土收缩试验方法,在混凝土成型后的2~3 d龄期后开始测初长,将会严重低估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低估程度达20%~40%。因此,本文建议当进行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试验时,在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5~7 M Pa时进行拆模,并立即送入恒温恒湿室放置1 h后即可测初长。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道面砂浆层易为行车荷载磨损破坏,修复时因结构受力及新旧材料变形差异影响,处理难度大、使用寿命低.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出水泥混凝土道面超薄罩面修补材料.与普通水泥混凝土修补材料相比,该材料具有早强、快硬、收缩低、干缩性能优异、抗冲击性能优异等优点,2h抗压强度可达20 MPa,28 d的干缩率为5×10-5.借助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超薄罩面修补材料的微观结构;实体工程验证了其铺筑简单的特点,使用效果佳,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路用性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选择聚丙烯粗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两种常用纤维,研究了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讨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均呈现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趋势;掺入纤维后混凝土从7d开始干缩率得到抑制降低,并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干缩率降低的幅度也在逐步增大;纤维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韧性和早期抗裂性。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路用性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选择聚丙烯粗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两种常用纤维,研究了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讨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均呈现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趋势;掺入纤维后混凝土从7d开始干缩率得到抑制降低,并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干缩率降低的幅度也在逐步增大;纤维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韧性和早期抗裂性。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5,(11)
碾压混凝土作为一种道路基层材料,具有水泥用量少、开放交通早、强度高等优点,但因收缩开裂会产生反射裂缝。在碾压混凝土中添加乳化沥青进行收缩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乳化沥青能有效地减少碾压混凝土的收缩量,随着乳化沥青含量的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干缩系数逐渐减小。当沥青含量超过一定值时,乳化—碾压混凝土(RCCAC)干缩系数呈增大趋势。随着温度下降,RCCAC温缩系数呈减小趋势。当温度下降至0℃附近且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温缩系数反增大。随沥青含量的增加,温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钢筋的存在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早期开裂的影响,缓解连续配筋混凝土早期开裂的问题,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提供依据,基于对轴向直接拉伸试验和间接拉伸试验试验难度和效果的区别,以及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温缩和干缩作用下受力状态的符合程度,通过轴向直接拉伸模拟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早期开裂的过程,采用控制变量的试验方法对不同配筋率、不同配筋形式及不同龄期的钢筋混凝土试件在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开裂性能进行试验分析。为探索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以及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基于传统直接拉伸试验,通过优化拉伸试件的形状与尺寸来提高轴向受力的符合程度,使用球铰支座固定试件避免试件偏心受压,利用高精度摄像与图片处理技术提高裂缝的发展过程中观测数据可靠度,采用位移控制模式对试件进行轴向拉伸并记录首次开裂以及裂缝发展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应变数据。通过钢筋混凝土开裂过程的动态观测和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在轴向受拉状态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得出了首次开裂后不同配筋率的连续配筋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和引起配筋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极限拉应力、应变的时变规律,并给出了相同配筋率下合理的配筋位置、配筋数量和钢筋的截面尺寸。  相似文献   

19.
桥面铺装层裂缝产生原因及修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面铺装层破损是高等级公路路面病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形式,此前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等材料对铺装层进行修补,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并没有弄清铺装层发生破坏的根本原因。文中在分析桥面铺装层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疲劳裂缝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桥面铺装层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并分析了修补混凝土强度增长、收缩特性、新旧混凝土粘结强度等技术性能,并采用热重分析探讨了混凝土早强机理。结果表明,超早强系列修补混凝土能够满足6h通车要求,并且具有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长稳定无衰减、干缩及温缩性好、新旧断面粘结强度高等优点;差热分析表明,修补剂的加入减少了氢氧化钙晶体数量,提高了修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最终试验路的4年成功应用验证了室内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