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墩防撞装置碰撞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大型结构分析程序LS-DYNA,建立了船舶和桥墩防护装置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防护装置碰撞特点、船首及构件的损伤和吸能特性,得出了主要吸能结构吸能比例,碰撞力曲线的非线性特点,船体和防撞装置外板是主要的吸能结构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MSC.Dytran有限元软件对桥梁在船舶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防护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建立了船桥碰撞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碰撞过程中碰撞力变化、能量转换及结构损伤变形情况,并对防撞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为船桥碰撞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法规GB11567.2—2001,针对国内重型车辆常用后防护装置的强度设计静态加载试验,利用CATIA软件建立其后防护装置三维模型,通过专业有限元软件Hyper Mesh及ANSYS对该装置进行强度计算,采用不同加载方式对后防护装置的静强度对比分析,提出了新的后防护装置改进设计方案,对结构设计改进和提高被动碰撞时乘员安全保护作用具有实际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桥墩防护装置在船舶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通用非线性动态响应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广东官洲河大桥防护装置进行船。防护装置碰撞仿真模拟,得到该防护装置在碰撞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变形过程和吸能情况,为该类防护装置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GB 11567—2017对汽车及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应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通过Hyperworks软件建立某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静态加载和碰撞2种有限元仿真模型,运用Ls-dyna软件求解计算。针对原方案中后下部防护装置阻挡功能不足的缺点,提出了2种不同形式的侧支撑臂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改进方案2满足国标要求,移动壁障的水平钻入量相较于原方案减少了23.2%,有效提高小轿车乘员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6.
船-桥墩防护装置碰撞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研究船-桥墩防护装置碰撞机理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了碰撞问题中的诸多因素(如碰撞位置、防护装置的结构尺寸以及碰撞速度等的变化)对防护装置抗撞性能的影响,并据此对桥墩防护装置提出了改进意见:通过仿真计算,改进防护装置的板厚以及板上筋的结构尺寸;在防护装置的内围壁与桥墩之间放置橡胶吸能元件或在防护装置的外围壁安装橡胶护舷件,以加强防护装置的吸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参照欧洲ECE - R93法规,在货车前下部设计安装了前部钻碰防护装置(Front Under-run Protector,FUP).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货车FUP的有限元模型,利用与乘用车等质量的刚性体模型与FUP进行撞击,研究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防钻性能、能量吸收与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货车安装FUP后,能有效防止乘用车钻入;碰撞中FUP总成吸收了大量冲击能量,而且纵向支架是主要的吸能部件.  相似文献   

8.
船与刚性桥墩的碰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大型结构分析程序LS—DYNA,建立了船舶、刚性桥墩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碰撞力的大小、船首及构件的损伤和吸能特性,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有关船撞力大小和分布规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在MSC.Dytran平台上建立了船舶首部、冰体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碰撞力的大小、船首及内部结构的损伤变形和能量吸收等特性,为研究大型运输船舶船体结构与冰之间碰撞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需求,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货车纵梁前部碰撞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LS-DYNA软件进行了显式动力学碰撞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等效的薄壁直梁件模型,利用ANSYS/LS-DYNA软件能够对货车纵梁前部碰撞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