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库大坝工程施工过程中,一直将施工的高效性和施工的安全性作为判断大坝施工质量的主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对水库水土保持也更加重视。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水库大坝枢纽区域、管理房区、料场区、临时道路区的水土保持设计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实现了水库大坝建设的持续化发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船闸工程中开发应用了以施加预应力及放张来实现组装和拆除的新型预应力钢套箱。结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船闸工程实例,对预应力钢套箱的制作要点、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说明。使用预应力钢套箱进行上下游引航道水下承台的施工,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科威特舒艾拜油码头南码头的重建工程中,经过方案优选,用临时桩方案作为深海支撑结构。在施工中用同一支撑系统“一物两用”作为拆、建的临时承重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水运、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挡墙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行业高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的要求,装配式护岸结构逐渐被关注,但在水运、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经验尚不足。结合某护岸工程装配式L形挡墙实施实例,归纳总结了装配式护岸在工程应用中的重难点,并从工程建设条件、护岸结构选型、构件拆分与连接、构件制作、吊运安装等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装配式L形护岸设计施工技术要点,为装配式护岸在类似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海损事件造成东海大桥1750 t箱梁的墩顶偏差.施工中通过各种施工工艺方案的全面比选,最终采用墩顶三作用千斤顶临时支座方案.此方案提高了施工工效,降低了施工成本,达到或超过了设计的质量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冯浩  张蕊 《水运工程》2023,(5):153-160
以某外海无掩护海域特大型接岸引桥为例,针对其建设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下部桥墩结构在工程投资中占比高、风浪条件差、可作业时间短、工期难控制等问题,对下部桥墩结构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应用高桩墩台结构更优的结论。并针对工程桥墩数量多、尺度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提出预制装配式桥墩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结构的应用大大减小了现场混凝土浇筑量,为降低施工难度、确保工期、降低施工期安全风险提供了有利保障。可为类似外海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国普遍视为经济增长支柱的建筑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工期问题、质量问题、各专业及部门的协调问题等等[1],而作为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临时道路作为施工必备条件之一,尽管在工程体量上相对所占的比例较小,但由于其多为一次性工程,因而拥有随着工程总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的特性。大量使用这种一次性临时设施难以避免的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建筑资源的浪费,尤其阻碍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环境破坏因素[2]。本文从绿色施工的角度出发,引入装配式临时道路的方法,尽可能提高工程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  相似文献   

8.
针对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明渠临时通航问题,基于数学模型及实船试验,研究施工明渠局部疏浚淤积后船舶临时通航的水流条件及船舶试航情况。数学模型模拟了施工明渠局部清淤形成的临时航道的水深及流速,均满足船舶安全航行要求。不同吨级船舶装载及空载条件下,试验的实船可安全上下行通过龙溪口施工明渠临时航道,为枢纽建设过程临时航道通航范围及尺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玻璃钢夹砂管在洋山一期道路堆场工程排水系统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玻璃钢夹砂管的特点、特性、施工技术及工艺过程,并就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俊  唐洲 《水运工程》2023,(5):11-16
针对常规技术方案下高桩码头建设标准化程度低、现场混凝土浇筑工作量大、船机配备多、人员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本文结合连云港港徐圩港区多个码头工程的设计及建设情况,研究装配式桩帽、装配式横梁及模块化装配式技术在高桩码头结构建设过程的应用技术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码头工程装配式技术方案应结合工程区自然条件、泊位使用要求、主体结构尺度、施工能力等综合确定,并辅以必要的节点连接创新措施。装配式技术在徐圩港区的应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