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沿海地区地铁车站的建设受地质条件和传统管理方法的制约,施工效率低下,且安全和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以深圳地铁12#线福永站工程为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引入BIM平台,整合施工各个阶段及各方面信息,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沿海地区地铁车站施工管理方法.通过对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三个方面进行管控,保障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相关工程...  相似文献   

2.
现代有轨电车属于城市中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通过车辆段检修,能够使有轨电车在运行时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获得保证.传统模式下,有轨电车在车辆段进行检修作业时,主要运用制度约束以及人工监督方式保障安全,在作业中难免存有安全隐患,而且各作业环节处于独立与分散状态,关联互动性不强,难以对检修作业展开整体性安全管控.检修作业安全管...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CIM的班联数城地铁智慧车站建设解决方案以车站BIM为基础,建立可视化的轨道交通各类组件模型,通过各类感知设备采集信息,对汇聚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为管理人员提供车站客运实况、设备状态监测、应急预案响应等服务,有效提升车站管理整体信息化水平。智慧车站主要体现在全息感知、自动运行、智能诊断、自主服务、主动进化。班联数城基于CIM的地铁智慧车站建设解决方案设施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为保障车站设备健康运行,班联数城CIM平台,在基于可视化车站整体BIM基础上,综合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在第六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上,广州地铁设计院《全员BIM模式下的设计企业创新实践——以地铁车辆段项目协同设计为例》项目获得二等奖,这是该院在2017年获得的第五个国家级及以上BIM大奖。据了解,广州地铁设计院BIM在2017年连揽多个奖项,分别有:《广州地铁六号线萝岗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BIM应用》获2017第八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的最佳居住建筑BIM应用奖;《广州地铁十四号线区间与桥隧工程BIM技术深化应用》获2017第八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的优秀大型桥梁与隧道BIM应用奖;《地铁车辆段体系的BIM设计创新实践》获2017第三届"科创杯"中国BIM技术交流会暨优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工程大规模建设的今天,BIM理念不断地被认知和认可,其作用在施工领域内日益显著,而BIM技术在路桥施工及地铁施工领域应用较少。通过介绍BIM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展现其在三维可视化、图纸复核、工程量计算、限额领料、安全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控等项目管理方面的卓越性能,以期待BIM技术能在地铁建设生命周期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铁车辆段生产调度管理现状分析,研究出了一种地铁车辆段控制中心(DCC)综合信息系统,提高了调度效率和准确率。对该系统的功能、软硬件构成、主要技术性能、主要接口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现代有轨电车安全运营,有轨电车企业须有一支强大的后勤工艺设备维护与管理团队来保证后勤工艺设备的正常运行,满足现代有轨电车检修作业与故障处理的需求.后勤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必须精准配置后勤工艺设备,正确操作后勤工艺设备,精心维护后勤工艺设备,以保障后勤工艺设备的有效利用和良好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列车车底运用计划是实现轨道交通运营秩序顺畅和能源节约等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资源合理运用的前提下,协同优化车底运用与维修养护有助于充分利用车底资源。本文以共享车辆基地的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车底资源运用计划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多线多车辆段基础设施网络的车底运用计划与检修计划的联合编制问题,以车底运用及检修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车底运用状态和检修累计值为决策变量,考虑车底连接约束、检修约束及车辆段检修能力约束,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市地铁为例,结果表明,网络运营比单线独立运用的总运营成本减少了8.1%,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通过确定合理的编制周期和车辆段检修功能布局可进一步实现车底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相关部门合理进行车辆段布局及车底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列车返回车辆段时的股道安排问题,首先对股道运用不合理而引起的回段列车无法顺利作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将股道运用不合理引起的作业代价转换为额外的调车作业,并在列车运行计划和检修计划的基础上,以总的调车次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接车时的股道运用优化模型,以提高车辆段的生产效率.最后,以某地铁车辆段为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及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铁线网的逐步建成,分段开通的地铁线路不断增多。本文以地铁分段开通接口点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阐述接口点设置的四个内涵;分析分段开通的形式、接口点设置的原则,接口点安全管理要素与逻辑关系;根据地铁三权移交接管节点,把接口点安全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分阶段安全管理难点;以青岛地铁3号线分段开通为例,明确安全管理原则,重点阐述接口点安全管理的流程及关键点;最后,提出编制接口点安全管理方案的建议,为分段开通地铁线路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市东小营车辆段是地铁6号线的重要配属工程之一。8月中旬,北京地铁6号线在距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仅2公里处设立了车辆段,明年将投入使用。东小营车辆段建成后将具备车辆停放检修功能、办公及生活辅助功能和车辆段生产辅助功能。该车辆段位于通州区潞城镇东小营村东侧,规划用地35.5公顷,距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仅2公里,紧邻地铁6号线潞城站。据了解,车辆段建成后将具备  相似文献   

12.
简述南昌地铁1号线车辆检修库工艺设计情况,对该库安全联锁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安全联锁风险,提出基于安全联锁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最后研究确定了系统的构成、主要功能、电气连锁方案和主要设备接口。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的应用为隧道智慧管养决策提供了辅助支持,通过研究BIM技术在隧道参数化建模及运行监测数据可视化分析中的应用,以宁海县花山隧道为依托,基于隧道施工图纸、设备安装布置图等资料,采用Autodesk Revit软件建立隧道结构、气体检测、灯光控制、火灾、视频等各种传感器BIM模型,通过模型与实地检测器采集的相关数据关联汇聚,实现隧道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进一步打造智慧隧道,全面实现信息化,为工作人员进行隧道日常运行监测、设备养护、应急处置等工作提供三维可视化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亮 《轨道交通》2010,(9):58-60
当前,刚性接触网、第三轨等牵引网形式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线,安装精度要求高;柔性接触网已经逐渐退出了正线区段的应用。广州地铁只有早期建设的1号线正线区段采用柔性接触网,而且现在1号线既有线柔性接触网改刚性接触网的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当柔性接触网在停车场(车辆段)等车速慢、需车辆检修的场所仍然不可代替。  相似文献   

15.
货车钩尾框检修线是一种针对货车钩尾框检修设计的流水线,该检修线是由多种不同的检修工序构成,各工序是否能有效配合决定了流水线运转性能.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主要影响货车钩尾框检修线配合的理论因素,并着重探讨了有效提高工序配合能力和检修线工作效率的方法,包括改进大离差工序的处理工艺或设备,多工位焊修工装等.针对关键环节给出了具体的符合要求的新设计,通过车辆段实际安装调试结果表明:改进设计能够达到了每工作日处理60个钩尾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货车钩尾框检修线是一种针对货车钩尾框检修设计的流水线,该检修线是由多种不同的检修工序构成,各工序是否能有效配合决定了流水线运转性能.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主要影响货车钩尾框检修线配合的理论因素,并着重探讨了有效提高工序配合能力和检修线工作效率的方法,包括改进大离差工序的处理工艺或设备,多工位焊修工装等.针对关键环节给出了具体的符合要求的新设计,通过车辆段实际安装调试结果表明:改进设计能够达到了每工作日处理60个钩尾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南京地铁设备及人员现状,系统阐述了地铁车辆段设备保障体系的打造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加氢站运营管理存在的人工依赖程度高、管理效率偏低、站内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困难等不足,研发了数据采集软网关以解决现有站控系统对外接口单一、无法满足多站点并发通信需求的技术难点,设计了加氢站信息对象模型并开发了加氢站运营管理云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快捷的站内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管,保障加氢服务安全、可靠、高...  相似文献   

19.
车厂是车辆段与停车场的通称,而车辆段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单位之一,负担着正线运营车辆的停放、检修、整备、清洁、调试和维护,为正线运营车辆保驾护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主要分析影响车辆段多重事故的因素,针对主要原因展开探讨。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和应急手段,杜绝车辆段事故的发生,减少地铁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以"BIM+隧道机械化施工"为切入点,以攻克隧道钻爆法机械化快速修建技术难题为目标,以郑万高铁苏家岩隧道"加强Ⅰ型"机械化配套施工隧道实践为依托,总结隧道快速施工修建关键技术.探索BIM技术在隧道机械化配套施工管理过程中发挥优化施工工艺、降低安全风险和提质增效等重要作用.针对隧道机械化施工工艺参数、工效指标、配置标准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