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日,《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向社会征求意见。《方案》提出,福建绿色建筑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到2015年末,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新增绿色建筑1 000万m2以上,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为20%,生态示范城区的绿色建筑比例达100%;建立2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100个绿色建筑星级项目;推进既有公共建筑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00万m2。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涵盖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当今建筑环境的现状,对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按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筑和管理的具有较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人与自然的协调,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以及对建筑环境的多层次开发的引入、探索创造丰富、多层次的立体的生活活动空间,从而使空间充分而得到更多的经济、环境效益的方法。使我们的建筑环境成为健康、自然和环境保护、生态良性循环、风水、生态文明的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建筑渣土的基本性能试验,以及水泥+建筑渣土、水泥粉煤灰+建筑渣土、石灰粉煤灰+建筑渣土的改性试验研究表明:建筑渣土可以作为路基填料,改性后的强度随掺合料的增加而增大,水泥粉煤灰改性建筑渣土的配合比在30∶70、kw=1(kw为细料与粗料重量比)时强度最大,水泥改性建筑渣土温度稳定性较好。最后通过建筑渣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应用实例,说明建筑渣土作为路基填料可以满足结构稳定性、工后总沉降量以及沉降速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志兴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30-33,M0006,M0007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沿线拆迁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能节省工程造价、节约自然资源,海能解决因建筑垃圾堆放产生的环境问题,保障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垃圾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快、碎石等组成,是很好的路基填筑材料,经过简单的分选、挑拣,直接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建筑垃圾颗粒大小不一,需要进行破碎,提出建筑垃圾在路基填筑层位采用羊足碾碾压破碎,结合振动碾压和铁三轮静压,实现建筑垃圾路基碾压密实。建筑垃圾有卡车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现场松铺厚度不超过40 cm,倾倒后采用推土机由前向后倒退摊铺,尽量将大颗粒建筑垃圾铺在下部、细颗粒建筑垃圾铺在上部,先采用21 t羊足碾碾压6-10遍,保证路基表层颗粒粒径不超过10 cm;21 t振动压路机碾压3~6遍、22 t铁三轮压路机碾压3遍.提岀建筑垃圾路基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建筑电气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上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然而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建筑电气安装存在的通病,这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建筑电气安装的通病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发展下的建筑物,在其具备使用价值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了一定的美观价值.因此,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不仅要从实用、安全、经济等方面考虑,还需要融入美观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在新时代发展下要不断优化设计,将空间资源合理运用,让建筑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安全、可靠.不断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也是新时期发展下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结构的要求.因此,今天本文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读者在实践中利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建筑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提高经济实力、增强竞争力,是每个建筑企业乃至建筑经济体面临的问题。成本管理是建筑过程中隶属于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成本管理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及竞争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当前我国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成本管理重要性,以及日后如何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入手,深入地剖析当前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占据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建筑现状,针对农村建筑的特点,提出一些建筑节能设计措施以及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强调农村建筑规划体系建立和建筑节能的管理,以期为北方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节能建筑。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的建筑垃圾掺量,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抗弯拉强度试验、干缩性能试验、抗冲刷性能试验、抗冻性试验、抗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掺加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纤维后,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28 d抗压强度、28 d抗弯拉强度增大,干缩系数降低,28 d冲刷质量损失率降低,冻稳系数增大、90 d疲劳寿命提高;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路用性能逐渐降低.建筑垃圾掺量为100%时,掺纤维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28 d抗压强度、28 d抗弯拉强度分别比不掺纤维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增大了10.1%、17.1%,28 d干缩系数降低了19.4%,冲刷损失率降低了14.6%,冻稳系数增大了2.4%,疲劳寿命增大了26.7%(应力比为0.6)、12.6%(应力比为0.7).建筑垃圾掺量小于等于75%、纤维掺量为0.06%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可应用于重交通荷载等级下高速公路基层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业建筑的形象要求逐步提高。通过分析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的建筑特征,结合项目案例,提出固废项目建筑外立面设计原则和方法,运用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虚实对比和细部节点等立面设计手法,总结固废处理项目建筑常用的外立面材料,为固废项目建筑去工业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武汉站桥建合建结构桥梁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武汉站是一座集桥梁、建筑特征于一体的全高架铁路大型客站.由于桥梁与建筑结构合建,因此桥梁结构不仅需要满足铁路荷载的受力要求,还要承担建筑结构传递的荷载;而且,桥梁结构的造型、尺寸比例还需要与建筑结构协调一致,以满足整体的建筑效果和站房的使用功能.介绍了武汉站桥建合建体系桥梁设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建设,辅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引导,促使建筑企业成为自觉创新主体的途径;论述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拉动提升建筑企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筑再生材料用于市政道路基层,实现建筑垃圾快速、就地消纳,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及道路修建用料难的困局,既节约社会资源,又保护自然环境。本文通过对建筑垃圾分拣、取样,进行原材料试验研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从而确定道路基层混合料施工参数,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调研了国内外目前石料加工、建筑垃圾加工、矿石分选等相关行业,对建筑垃圾加工的相关技术与设备进行了论述与对比;在分析加工设备与建筑垃圾加工适用性的基础上,选取适用于建筑垃圾加工的设备,并明确其加工工艺,为根据建筑垃圾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建筑市场的开发,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业主关注的重点内容,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本文着重对建筑屋面及厨房、卫生间等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对于建筑的装潢来讲,好比一个人的面貌一样,是给别人第一印象的直接体现,我们要掌握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控制的要点,只有控制好这些要点才能够更好的装饰我们建筑的“面孔”,我们要作好“质量、进度、投资、工期”这些能够影响建筑装饰工程的因素,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补充、更新、调整与检验,达到建筑的预期值。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有关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控制的要点,从进度、质量、管理方面综述讨论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所以对建筑废弃物的利用已迫在眉睫。提出了四种建筑废弃物道路全结构应用的方案,对四种建筑废弃物全结构应用方案进行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体工程铺设。现场质量检测结果表明,建筑废弃物可在道路全结构的实体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在大拆大整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特点及性能指标,及其在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景观工程等建筑物、构筑物、铺设物中的具体适用部位和场合,以期能为温州市及相关地区对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各类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241-241
<正>经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少环境污染等多项指标的审定,近日,深圳市建科大楼、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沪上.生态家"、世博中心等16个项目获得2011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殊荣,成为全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创新榜样。为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相似文献   

20.
《商用汽车》2012,(24):88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和提升城乡环境空气质量,根据《成都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成都市城市管理局等4单位联合制定并于2012年6月25发布了《成都市建筑垃圾全密闭运输和公司化运营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全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按照新的全密闭技术标准,实行全封闭式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