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新岭大桥为例,介绍转体桥工艺的设计与施工,阐述转体牵引系统的方案并进行比较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松江玉树路跨线桥转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树路跨线桥是上海市建成的第二座采用转体施工的桥梁,主桥为(32 70 32)m三跨空腹式连续刚架。本文通过阐述该桥在施工中转盘制作、平衡计算、转体推力验算、转体实施控制等,充实并完善了转体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160m钢管混凝土拱的转体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应心 《桥梁建设》1996,(3):4-6,11
介绍了黄柏河,下牢溪两大桥160m钢管混凝土拱转体施工及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布置,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转体的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误差规定和合拢要求。  相似文献   

4.
广州丫髻沙大桥的转体施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云江 《公路》2001,(6):16-24
广州丫髻沙大桥是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了竖转加平转的施工技术,该文主要介绍坚转系,平转体系和合拢段的构造及其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5.
以小新存双线大桥的施工设计为例,对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连续梁转体的安装、T梁结构的施工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简要介绍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概况,阐述转体施工法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几座桥梁转体施工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桥梁自平衡转体是利用结构自身重量的相互平衡,利用结构的永久配筋部分或全部取代转体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扣索和背拉,从而最大限度地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安全性并降低施工成本的转体施工工艺。结合广东省道1960线改建工程中新寨大桥的设计,介绍了一种刚架拱桥自平衡转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第一座采用有平衡平面转体施工,转体重量达3850t的小兴浪大桥,下盘基础已经施工完毕,目前施工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9.
连续梁转体施工避免了施工过程对既有铁路的运营干扰,减小了既有铁路线安全运营风险。针对工程施工难点,介绍了转体系统组成以及转体施工关键技术。并通过有效的施工监控以及准确的不平衡承重试验,使梁体在转体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保证了转体过程安全顺利,同时也确保了转体到位后主梁的合龙精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312国道麻华沟拱桥转体施工工艺中钢筋混凝土转轴磨心的施工及其精度控制方法。转轴磨心的施工是拱桥转体成功的关键。磨心球面不公要求光滑,而且精度要求高,施工控制难度大。  相似文献   

11.
黄益民 《公路》1996,(3):10-13
新岭大桥一改常规用千斤顶或卷扬机转体牵引为拉链葫芦滑轮组牵引,施工中仅用3小时便使转体旋转了140°,拱肋就位,牵引获得成功,为设计和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转体桥施工法的不断应用,转体桥法技术越来越成熟,由于转体桥吨位大,跨度大,临近线路重要,因此需要对其关键部位重点控制。转体桥关键施工部位包括上下球铰安装、滑块安装、转体施工等。  相似文献   

13.
平地坝大桥主拱转体施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湖北平地坝大桥主拱转体施工方法,并对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在转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事项进行了阐述,以供同类桥梁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4.
转体施工法作为一种桥梁施工方法,由于其特有的施工优越性,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斜拉桥索塔的施工之中。然而,由于斜拉桥索塔施工工序繁多和施工工艺复杂,加之需保证转体过程顺滑、稳定及精度要求。故为了降低施工期间风险,对斜拉桥索塔转体施工期进行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依托某斜拉桥索塔转体施工为背景,基于ALARP准则桥梁风险矩阵方法,识别施工期间风险源,进行风险分析,为充分了解施工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来控制和降低风险水平,以确保斜拉桥施工期安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地形、地质、建筑材料和洪水的影响,山区的公路桥梁多采用大跨度拱桥。目前常用的满堂式木支架施工法,因木材耗量大,汛期漂浮物危及桥梁安全,给施工造成困难。为寻求一种经济合理、简便安全的施工方法,我们于1986年在碑坡大桥的修建中,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钢拱架转体施工法。现将该桥的施工情况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6.
都拉营大桥T构箱梁的转体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自康 《公路》1999,(3):22-27
以贵阳市东北绕城公路都拉营大桥的施工为例,简要介绍T构箱梁转体部分的设计和施工特点。实践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节约投资,节省工期,具有相当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席屏  沈小辉 《公路》1990,(12):10-15
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自1977年四川省遂宁县建设桥(我国第一座转体施工的桥梁)转体施工成功以来,先后在许多省份得到推广。特别是四川省主跨122米巫山龙门大桥及主跨200米涪陵大桥无平衡重转体成功,更展示了转体施工的生命力,将该施工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平衡重转体施工由于需要相当重量的平衡重维持转动体系的稳定,因而增大跨径要受到一定的影响;无平衡重转体施工由于减少平衡的圬工数量,其转体重量轻,能增大跨径,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等优点,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转  相似文献   

18.
黄陵洞大桥水平转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陵洞大桥为主跨152m的上承式拱桥,拱肋为劲性钢管骨架混凝土箱形结构。从施工工艺和受力角度对磨心、磨盖的制作方式进行了重点阐述,并着重介绍了该桥转体施工中钢管骨架的受力性能和混凝土徐变带来的影响,对转体施工脱架索力的控制、劲性骨架施工受力和变形监测、劲性骨架箱拱温度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沈晓松 《公路》2002,(10):50-54
丫髻沙大桥是国内同类型桥中首座采用竖转加平转施工的桥梁,介绍转体施工测量控制过程及控制成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成熟,转体T构桥梁逐渐成为桥梁施工的一个重要类型。转体施工技术可以使桥梁更快速、简便地跨越一些既有建筑和环境因素,而不影响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目前最适合的施工方式为挂篮悬臂施工。但有时因工期紧张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无法使用此方式,此时应考虑其他施工方式。为适应省道219上跨青盐铁路和胶黄铁路立交桥工程2×116 m T构的工期要求,提出了使用盘扣式支架与梁柱式支架混合的支架体系进行施工的方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桥梁临时支架的计算模型,对桥梁整体受力的情况进行了模拟,对支架各部分材料的受力情况及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指标做出了分析,对现浇支架的可行性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