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涂装的"三喷一烘"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推广清洁涂装技术及满足用户对汽车涂层装饰的要求,开发了一种可减少生产线设备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三喷一烘”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可提高金属漆膜的外观质量、涂膜的抗擦伤性和抗石击性、“湿碰湿”涂装作业性以及对树脂性能的控制,是载货车汽车涂装金属涂层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沥青路面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热反射涂层路面抗滑能力,研究了抗滑颗粒及其最佳掺量、工艺等对热反射涂层路面抗滑性能与阻热性能影响,提出了热反射涂层抗滑技术。结果表明:0.60~1.18 mm机制砂作为抗滑颗粒,可以提高涂层路面抗滑性能且不影响涂层路面阻热效果;抗滑颗粒最佳掺量为涂层质量的40%,与不掺抗滑颗粒相比,抗滑性能至少可提高1.6倍;撒布工艺对抗滑性能提高最明显,预拌工艺可提高涂层的抗滑耐久性;抗滑热反射涂层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拉拔强度可达0.76 MPa。  相似文献   

3.
<正>红旗高端定制车车身的外饰涂装采用了一种具备可自修复功能的清漆,该清漆涂层在受到如尼龙刷、织物擦布等材料擦伤或划痕引起光泽降低时,在一定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涂层光泽会快速恢复,自行修复因为擦伤造成的涂层外观弊病,为了验证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清漆涂层的自修复能力,首先就要了解清漆涂层的抗擦伤性能,  相似文献   

4.
抗石击性能是评价涂层优良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热镀锌钢板涂层存在抗石击性能差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在电泳涂层与中涂涂层之间增加抗石击涂层的新工艺。试验表明,新工艺有效提高了热镀锌钢板涂层的抗石击性能。  相似文献   

5.
化高伟  薛鹏涛  薛保贵 《公路工程》2024,(1):98-102+111
针对沥青路面光老化问题,参照含砂雾封层技术原理,基于沥青抗紫外光添加剂最优组合,制备含砂沥青涂层,开展不同级配和厚度的沥青砂涂层试验研究,通过沥青混凝土高低温性能试验和抗滑性能试验分析含砂涂层设计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抗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设计下沥青路面老化前后抗滑性能降低,但是相比于无涂层时老化后降低幅度变小且仍满足规范要求,在不考虑抗滑损失的情况下,可选择使用;老化后高低温路用性能试验说明增加路表面密实度可以提高抗光老化能力,但是涂层厚度不宜过厚,以基本完全填充混凝土表面空隙最好,建议理论厚度2 mm,要重点考虑细料涂层的级配设计,适当提高沥青砂中较大粒径的比例对封层设计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夏季沥青路面温度并增强路面抗车辙性能,以硅藻土和钛白粉为颜填料,研究了颜填料中硅藻土和钛白粉的比例、颜基比对热反射涂层沥青路面降温效果的影响,开发了路用热反射涂层,并分析了热反射涂层对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与钛白粉的比列为1∶2、颜基比为5∶5时,涂层降温效果最佳,沥青路表降温可达11.2℃;沥青路面降温性能随热反射涂层用量呈抛物线变化规律,当涂层用量为0.6kg·m-2时降温效果最好;热反射涂层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与不涂热反射涂层的路面相比至少可提高1.39倍,且随着气温升高,热反射涂层对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提高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Sasobit温拌技术能降低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但低温及水稳性能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低温性能最为突出。研究通过在 S a-WMA的基础上添加聚酯纤维技术处理,对基质、S a-WMA 以及聚脂纤维+S a-WMA的温拌效果和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a-WMA 和聚脂纤维+Sa-WM的拌和温度分别降低了23.4℃和15.2℃,说明聚酯纤维的添加对 Sa-WMA的温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聚酯纤维的添加对 Sa-WMA 高温性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与基质混合料相比,S a-WMA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能力明显降低,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降低幅度达到33%,而聚酯纤维的添加可以改善 S a-WMA的抗水损害能力与低温抗裂能力,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提高幅度达到13%。  相似文献   

8.
热反射涂层开发及路用性能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沥青路面的光热环境,建立了沥青路面的热平衡方程。提高路面的反射率可以降低沥青路面的平衡温度,有利于减少车辙病害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使用热反射涂层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反射率。开发了3种不同配方的路用热反射涂层材料,于室内测试了各配方及国外某产品的降温效果,最后通过修筑热反射涂层试验路观测其抗滑性能和眩光情况,并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热反射涂层材料降温效果较好,最大可以降低表面温度11.4℃。应用热反射涂层后路面的抗滑性能略有降低,但仍满足路用要求。新铺筑的热反射涂层的眩光性能介于普通路面和交通标线之间,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降低。所开发的路用热反射涂层材料的造价较低,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11,(34):17-17
辉门公司最新开发了一款新型活塞环涂层,有助于车辆制造商提高汽油发动机的燃油效率。这就是公司的专利CarboGlide。涂层,该涂层直接改进了燃油经济性和二氧化碳排放。与氮化涂层或其它常用涂层相比,环摩擦损失减少高达20%。CarboGlide。的高耐磨性能足以服务于最新一代涡轮增压或直喷发动机的整个寿命周期。  相似文献   

10.
对低密度型和发泡型抗石击涂料的力学性能、抗石击性能、附着性能、隔音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普通型抗石击涂料相比,2种轻量化涂料的抗石击性能、施工性能和附着性能无明显差异,粘度可通过调整适应施工需求。适量的中空玻璃微珠填充提高了低密度型抗石击涂料的力学性能;发泡剂的添加则使发泡型涂料膨胀疏松,削弱了抗石击涂料的强度。发泡型和低密度型抗石击涂料丰富的多孔结构使声波转化为热能从而降低噪声,其中发泡型的隔音效果更为显著。此外,与普通型抗石击涂料相比,低密度型和发泡型单车用量可降低30%~55%,轻量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沥青改性材料对沥青及SMA混合料性能的改善效果,论证了采用SMA混合可显著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低温抗裂性能和抗老化能力,以及采用改性沥青的SMA混合料是显著提高沥青路面混抗车辙能力及其它路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轻量化设计的吸塑工艺复合轮罩挡泥板力学性能、抗石击性能、振动耐久性能、吸音性能、抗风阻变形量进行研究及分析,并与成熟的注塑工艺、模压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复合轮罩挡泥板综合性能满足乘用车轮罩挡泥板的技术要求,与注塑产品相比,抗石冲击性能及吸音性能更优,质量减轻22%,轻量化效果显著;与模压产品相比,可节省开发周期,更具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发动机气缸热喷涂涂层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气缸壁热喷涂涂层的耐磨性能并降低燃料消耗,系统分析了该涂层的失效机制,综述了汽车发动机铝合金气缸壁耐磨涂层、气缸盖内表面以及活塞端面耐热涂层的热喷涂制备及发展现状,指出通过优化喷涂工艺提高涂层中固体润滑剂含量有助于提高涂层耐磨性,而通过喷涂制备合理结构的梯度涂层有助于提高耐热涂层的寿命。提出通过控制涂层中孔隙及其分布来改善涂层储油能力,通过原位形成具有自润滑功能的氧化物来改善涂层减摩性能,以及通过适当提高基体温度改善粒子间结合来提高涂层抗粒子剥落磨损性能将是该类涂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冬季或低温条件下,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化雪技术能够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在MFL融冰化雪型沥青混合料(MMAM)的基础上添加聚酯纤维技术处理,通过对普通、MMAM以及聚脂纤维+MMAM混合料的融冰化雪效果和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酯纤维不会影响MFL的融冰化雪功能,MMAM和聚脂纤维+MMAM都能够实现融冰化雪效果;另外,聚酯纤维的添加对MMAM的抗车辙性能不产生影响;与普通混合料相比,MMAM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能力明显降低,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降低幅度达到33.4%,而聚酯纤维的添加可以改善MMAM的抗水损害能力与低温抗裂能力,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提高幅度达到10%。  相似文献   

15.
布敦岩沥青(BRA)和玄武岩纤维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文中综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开展玄武岩纤维增强BRA改性SMA-13矿料级配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确定BRA及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分别为3%、0.3%;试验结果表明,与SBS-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在BRA及玄武岩纤维最佳掺量下,BRA-MA-13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水稳定性、抗渗及抗滑能力均得到改善,但低温抗开裂能力略有下降,BRA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增强SMA-13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日新月异的新型纤维材料发展推动了复合纤维技术改革,多壁碳纳米管与聚丙烯腈所制备的复合纤维具有高强度、特殊性能的特点.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纤维,通过PTS-E0系统测试力学性能及抗裂性能,按照混凝土抗裂模型分析发现,仅掺入质量比例1.2%所得试件较未掺加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提高了16.05%,劈裂强度提高了60%,对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另外,随着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复合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防裂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高碳铬铁渣堆存及开采石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以高碳铬铁渣作为集料,分别以不同粒径替代稀浆封层混合料中玄武岩,通过车辙试验、湿轮磨耗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对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抗水损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抗滑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将高碳铬铁渣作为集料替代玄武岩,可明显地提高稀浆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低温性能及抗滑能力,4.75 mm~9.5 mm粒径的铬铁渣影响最为显著;铬铁渣的掺入会降低稀浆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随着铬铁渣代替量的增加而降低,高碳铬铁渣在稀浆封层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改善沥青路面的抗水损害性能,对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一定浓度的消石灰处理石料表面以及沥青中掺加抗剥落剂技术制备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水稳性能测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基质混合料相比,消石灰处理技术以及掺加抗剥落剂技术都能够提高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前者提高14%,后者提高18%,说明后者效果更佳.但是,从力学的角度分析,用消石灰处理的改善效果优于抗剥落剂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天然岩石沥青改性剂的作用机理,通过车辙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计算了岩沥青改性剂对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沥青改性剂可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使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值和蠕变模量得到大幅提高,明显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与普通沥青路面结构相比,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变形能力可提高20%。  相似文献   

20.
用针叶木通过真空高温分解生产的木炭作沥青改性剂,以不同的含量分别加入两种石油沥青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针叶木木炭与传统的一种改性剂-商业用炭黑相比,不仅使沥青的热稳定性提高,而且抗车辙、抗裂缝、防水和抗老化能力都大大增强。WCp的最佳剂量对SH沥青为10%、UM沥青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