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必翔 《中国铁路》2024,(3):105-110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铁路货运运输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在既有线标准下,南北货运通道存在部分区段、站点能力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未来运输需求。京广、焦柳、益湛线作为南北通道区域路网的主干线,亟须研究其扩能改造方案。基于区域路网现状及规划,结合运输生产需要,参考各线扩能改造的预可行性研究成果,通过按照最短路径原则对区域路网南下货流进行合理分配,根据现状线路通过能力找出区域路网能力瓶颈,研究提出瓶颈区段扩能改造方案及扩能投资方向。采用综合比选方式对京广、焦柳、益湛线等多个扩能改造投资方向进行分析,选择合理投资方向,确定线路、车站扩能改造规模,提高资金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2.
长大既有线的扩能改造工程,可视局部线路扩能改造条件,选择不同的技术标准,通过对集通铁路林东—衙门庙段铁路扩能改造方案的研究,根据沿线地形、地物,结合既有铁路现状和工程投资,综合分析比较该段扩能改造方案,推荐适宜集通铁路既有线扩能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青藏线格拉段是西藏自治区对外铁路货物运输的主通道,目前,青藏线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已经完工,线路输送能力可适应至2025年.随着西藏自治区同内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迅猛增长,格拉段运输能力难以满足未来西藏自治区的发展需求,需提高其线路运输能力.结合既有铁路的运营现状及近、远期预测客货运量,对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白音华至锦州港铁路通道包括赤大白铁路和锦赤铁路,连接白音华矿区和锦州港煤炭码头,是蒙东地区重要的煤炭下水通道,同时为沿线电厂用煤提供了重要的运输径路。既有白锦铁路通道线路为单线,线路运输能力较小,不能满足通道预测运量的运输需求,需要进行扩能改造。白锦铁路通道为中电投企业投资铁路项目,扩能改造方案需要逐步实施,投资需要逐步完成。研究结论:通过对白锦铁路通道采用不同车型和单双线等不同扩能方案的比较,确定白锦铁路通道采用分期分段逐步的扩能方案。白音华至赤峰段采用逐步复线扩能改造方案,赤峰至锦州港段采用单线扩能方案,同时与白音华至赤峰段复线同期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至1 050 m。全线的扩能改造采用分段、分期实施,分年度投资呈线型,比较适合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5.
超限坡对列车运行速度和线路输送能力均有很大影响,是既有单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重要制约因素。为解决既有单线铁路超限坡问题,增大铁路输送能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阐述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现状,结合单线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提出既有线补机牵引方案、既有线大功率机车动能闯坡方案、展线软化坡度方案及局部增二线方案4个扩能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与机车选型匹配性分析,经方案比选研究,得出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扩能提速改造方案,为我国单线铁路超限坡区间扩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宁西铁路线是一条在陇海线和长江之间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的东西大干线,其中既有宁西铁路南阳至合肥段为单线、内燃牵引,线路通过能力小,客货运输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客货运量快速增长竞争需要,必须对该段线路进行扩能改造。根据宁西线扩能改造项目运量预测及功能定位的分析,通过研究宏观建设方案、增建第二线建设方案及其主要技术标准、引入地区建设方案、牵引供电方案等,提出扩能改造方案推荐增建第二线、速度目标值宜采用160 km/h,引入各地区或枢纽、站后配套等尽量与既有设备相衔接方案,避免既有线大的改动,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中,通过组织专家对既有鹅山路立交桥进行检测评估,以数据证明该既有桥能够满足改造后的黔桂铁路运营技术标准,从而做出接长利用的优化设计方案,为铁路扩能改造如何利用既有桥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曹妃甸港区的发展,港区铁路的输送能力在吸引区范围内捉襟见肘.通过分析曹妃甸港区铁路在研究年度内吸引范围内的运量预测,确定曹妃甸港区铁路研究年度的近远期运能,结合港区铁路现状输送能力,对港区铁路进行扩能改造,以满足曾妃甸港区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大秦线2亿t重载扩能改造工程线路及轨道设计标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秦线2亿t重载扩能改造工程,分析线路平、纵 断面和轨道结构的关系,提出重载铁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或建议,结合大秦线现状及扩能线路轨道标准提出需要进一步 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横穿武夷山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通过对两处典型地段的选线分析,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经济技术、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线位选择方式。研究结论:(1)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地处闽赣交界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充分考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的情况下,结合利用既有线情况、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地方区域规划和长远发展等情况,进行经济合理的工程选线,是本线的主要特点;(2)扩能改造工程应尽量贴近既有铁路通道,便于接入既有车站,车站布置采用快速、普速分场并站方案,可充分利用既有站房和设备,方便运输组织管理,节约用地,减少地方市政配套建设。但对部分既有线路标准低,呈"弓背"线型地段,结合线路经由经济据点的比选及工程经济综合比较,可采用裁弯取直,结合地方城市发展规划,另设新站方案;(3)对细部线位的比选主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和风险,以工程可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4)宏观与局部,总体与细部相结合的选线方式,能做到线路方案服从大局,具体工程安全经济,技术方案合理,现场施工可行;(5)该成果可供其他既有线扩能线路方案比选和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为 《铁道勘察》2013,(4):72-75
针对既有白阿铁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不同速度目标值下线路的扩能方案。结合既有路基工程地质条件、既有路基病害整治及加固处理措施,比较分析既有线抬高路基与挖除换填方案。根据路网规划、项目的功能定位、既有线现状及工程情况,确定白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线路方案采用160 km/h速度目标值增建第二线方案,既有线路基病害段落采取抬高路基措施。  相似文献   

12.
白阿线白城至乌兰浩特段线路全长85.8 km,是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要运输干线和沟通内蒙古与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铁路的运能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进行扩能改造。从技术、经济、规划、地质、环保等角度,对该段增建二线选线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对铁路客货运输需求的增长,部分线路的运输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运输的需求,需要通过选取合适的扩能改造措施提升既有线运输能力。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出发,在技术、经济、环境等多个层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铁路运输扩能措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铁路运输扩能措施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进行测算与分析,弥补单类评价指标在实际评价中的不足,实现铁路运输扩能改造措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通过对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各种建设方案的分析,从线路设计能力、运输组织、提速效果、土地利用、与既有线的干扰、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的建设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对几条既有铁路各种单线扩能方案、新建单线扩能方案、增建二线并部分改造既有线方案、分步建成双线和一次新建双线方案等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一次新建双线方案具有工程投资省、经济效益好、运输质量高、施工对既有线干扰小,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路网建设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等优点。故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建设方案宜采用一次新建双线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成渝线的现状,分析了成渝线成都~内江段既有运营设施的特点,影响线路通过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和该扩能的必要性,提出了扩能研究的主要原则及扩能方案,推荐在平面,纵断面维持现状不变的情况下,以动力为主,加大机车牵引力,提高牵引质量,尽量减少土建工程投入,并根据运量增长需要,分期实施,逐步提高既有山区铁路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16.
滦港线聂庄—东港站间既有线路存在通过能力饱和、储备能力不足、与相邻线路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影响大秦线煤炭下水通道的畅通。分析聂庄—东港段的现状,提出增建二线的扩能改造方案。同时,对增建二线后聂庄—东港段的能力适应性、线路通过能力与需求能力、输送能力与运量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铁路通过能力受到线路区段基础设施和固定设备的影响,会限制铁路运输的发展,为提升铁路通过能力,需对线路进行扩能改造.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运用系统基模对南昆线扩能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运量增长的"成长上限"系统基模、扩能方案"舍本逐末"系统基模,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深入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前精霍线(精河—霍尔果斯)线路通过能力已经达到饱和,不能适应运输需求,亟需对精霍线进行扩能改造。在阐述精霍线既有概况和区域路网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客货运量特点,通过对包含增设会让站方案、软化坡度方案、改用大功率机车方案、改善信联闭方案等单线扩能改造方案,以及复线扩能改造方案等多方案之间的比选,提出精霍线精河至伊宁段扩能改造最终方案,即初期全部开放7个预留会让站,近期采用HXD2型大功率机车牵引,牵引质量由2 600 t提高至4 500 t,远期适时考虑增建二线,以彻底解决线路通过能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双线自动闭塞重载铁路的信号机从三显示分布改造至四显示分布时,列车追踪间隔距离的变化会引起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变化,从而导致线路通过能力发生变化。结合我国双线重载铁路宜采用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的发展趋势,依据既有线路允许速度及列车编组等现状运营情况,对朔黄铁路既有信号机的三显示分布进行四显示分布改造,并根据改造后四显示信号机的分布结果,研究改造前后列车追踪间隔距离及追踪间隔时间的变化,以此分析改造前后线路通过能力的变化情况,为线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发展适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既有铁路扩能改造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根据新的技术政策、新的标准规范等要求,通过对既有线扩能改造中出现的与新的标准规范不相适应的若干问题的分析研究、对既有线通行双层集装箱的合理性及增建二线后改变维修体制的探讨,提出了觖决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若干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结论:对于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的一些问题,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在本着避免既有线大拆大改、节省工程投资的原则下,结合铁路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新的标准规范要求,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新建线路应不折不扣地执行新的标准规范,对既有线改建则应充分考虑到既有线的现状特点,在满足项目功能需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与新的标准、规范相适应,并应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