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交通站点与 空间形态发展耦合不足、步行环境欠佳、功能适配性存疑等问题,以广州珠江新城、公园前和长寿路 3 个地铁站 点为例,借助空间句法比较分析站域空间网络的组构特性及其与站点布置、步行人流分布、建设强度及功能布局 等的关联,考察 TOD 模式下站域空间形态发展的特征及规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厘定。结果显示:珠江新城 站域街区网格化程度不足,站点与空间组构耦合互动不足;公园前站域街道网络可达性强,集聚人群活动效应明 显,但当前功能布局与空间组构存在不匹配现象;长寿路站域背景网络结构连续均匀,对步行交通出行有利,但 商业功能布局对小尺度组构所牵引的人流利用不足。因此,我国未来轨道交通站域建设应关注空间组构对人车流 的基础决定力量,提高交通站点、功能布局与空间网络形态之间的协同。  相似文献   

2.
应用计算机三维人机互动设计软件CATIA对地铁列车司机室空间布置进行人机工程学仿真分析,包括司机脚踏板高度分析、司机室控制台下腿部活动空间分析、控制台布置分析、信号灯视野分析、紧急制动杆操作舒适度分析。经试验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满足产品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郑州市桐柏路、西三环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区位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对轨道站域综合体进行分类;从轨道站域综合体的出入口近邻周边人流集散点、功能布局融合周边功能主体、空间界面巧借周边空间要素3个方面,探讨轨道站域综合体应对周边环境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地铁换乘站主要布置形式进行分类介绍。结合青岛地铁8号线各换乘线路的功能定位、建设时序、换乘站周边环境等因素,分析换乘站不同布置形式的适用性,为地铁线路前期研究中换乘站的布置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压电器箱的设计需要考虑电气功能与安装维修的便利性,还需对箱体的疲劳寿命进行校核.以地铁牵引系统用高压电器箱为例,介绍电气原理与功能、关键器件选型与计算、内部器件布置和对外连接,并运用ANSYS软件进行了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方法与结果对高压电器箱的产品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国内铁路枢纽车站站场布置及作业办理现状,为减少行车办理中间环节,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通过研究枢纽车站信号集中控制设计方案及相关技术,对比分析了3种联锁和控显方案,探求枢纽内车站(场)行车作业办理安全、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为涉及枢纽车站信号集中控制有关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辆检修中应用机器人技术,将改善作业环境、提升检修质量、优化工艺流程。文章通过分析地铁车辆检修作业内容及作业特点,梳理出机器人技术在地铁车辆检修作业中适用范围及技术难点,结合地铁车辆检修关键工序作业特征,提出检修作业机器人选型原则,并对典型机器人设备选型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站场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客运专线不同类型车站内作业的不同情况,总结、分析适合于各类车站的布置图型,探讨到发线有效长的确定方法及客运专线的道岔选型、布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地铁站域的概念和形式.结合国内外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实例,根据独立站点地下空间的设计特点、相邻站点地下空间的连通设计特点、多站点地下空间的协同设计特点,归纳总结出了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的点、线、面三种布局模式的特征及其适用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布局模式的适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位于重载运输铁路上的编组站,因其作业和需求有其特殊性,其车站布置及图形同普通铁路编组站亦有所不同。从铁路生产力布局和实际需求入手,结合海勒斯壕南站设计实例,对重载运输铁路编组站站址选择、图形的确定、车场布局及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对重载铁路编组站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