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外船舶科技》2006,(3):45-45
由于韩国造船企业拥有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超群,所以预计韩国造船企业今后二十年将继续保持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韩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造船强国,它的建造量对国际船市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称作后起之秀的中国造船,在发展过程中与韩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韩国造船的发展历史及其相关数据对该国造船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作了概括分析与总结。这对于正在努力发展中国造船工业的我们来说,或许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2006,23(1):27-28
世界最大的造船企业-现代重工日前已开始在韩国浦项市迎日湾内建设一个新的造船基地。由此,在韩国的东南部沿海一带将形成以蔚山市和浦项市为轴心的造船工业区。  相似文献   

4.
《船艇》2008,(4):47-48
最近,韩国产业资源部和教育人才资源部决定在韩国船企比较集中的庆尚南道的两所大学——庆尚大学和庆尚昌原大学分别设立一个造船工程系,自2008年开始,每年各招30名新生,学制4年。  相似文献   

5.
《水运文献信息》2002,(10):18-18
《韩国经济新闻》日前报道说,中国的造船企业已开始建造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韩国的现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等3大造船企业闻讯后,深感紧张。  相似文献   

6.
张远平  刘昌荣 《船舶工程》2005,27(4):i0002-i0002
近日,青岛现代造船有限公司在胶南市灵山卫镇举行成立仪式。该公司由韩国现代综合商社与青岛灵山船厂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中韩两国企业间合作正式建立的第一座造船企业,也是韩国企业在中国正式投资建立的首家船舶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7.
杨槱 《上海造船》2008,(4):24-24
今天来参加上海造船工程学会复会30周年的庆祝活动感到非常高兴,我和学会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渊源,我把自己参加学会的活动梳理了一下,1958年开始担任学会的常务理事,1978年复会时担任副理事长,以后有幸连续担任名誉理事长和荣誉理事,亲身经历了学会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回忆学会的往事倍感亲切,对比学会30年来的变化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5,(1):70-70
尽管年初以来新船价格持续上涨,但韩元兑美元升值9%基本上抵消了船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近几个月来,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和韩元兑美元汇率的持续走强,部分韩国造船企业收益大幅下降。去年第三季度,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和三星重工均出现经营亏损。为弥补美元贬值给船厂带来的损失,韩国造船企业准备提高新船合同价格。据有关人士披露,韩国船厂准备将2007年交船的新船合同价格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9.
2004年海运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新船需求的增长.尽管日本、韩国和中国等造船大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造船能力,但造船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上造船成本急剧上升,美元持续贬值.多重因素导致2004年新船价格全面上涨。  相似文献   

10.
据全球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最新发布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韩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超越中国和日本,跃居全球第一。作为韩国工业化以后最具指标性意义的产业,这是韩国造船业时隔3年再次抢占世界头把交椅。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造船业新接订单量为562万修正总吨(CGT)、211艘,比去年同期的1619万CGT、832艘大幅减少,显示出全球造船市场的整体不景气。其中,韩国造船业新  相似文献   

11.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9):I0009-I0009
尽管造船领域受运力过剩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韩国造船业仍然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据韩国知识经济部统计,今年1至6月份.韩国船厂赢得的新造船订单达330万总吨.占全球上半年造船总数877万总吨的377%。韩国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造船地位.  相似文献   

12.
谢琦 《上海造船》2001,(1):30-30
值此上海造船学会成立50周年之际,忆学会工作一二事,以表庆贺!  相似文献   

13.
《海运情报》2006,(1):11-11
根据韩国造船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韩国造船企业获得了全球大部分LNG船的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14.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受造船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韩国一些造船厂从去年开始正式采用各自独特的新造船法并申请专利。它们旨在花费比新建或扩建船坞少得多的投资,达到提高造船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11,(16):4-4
韩国国内造船行业今年上半年订单量赶超中国,位列全球第一。知识经济部和韩国造船协会17日表示,韩国今年1-6月订单量为892万CGT,赶超中国的517万CGT,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17.
《中外船舶科技》2006,(3):46-46
在韩国造船企业接获的新船订单占全球的份额将近35%的情况下,现代三湖重工重新夺回世界造船第五的宝座。  相似文献   

18.
致辞     
首先我代表上海市科协热烈祝贺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复会30周年。 造船学会是上海市“311学会建设工程”的首批试点学会之一,连续几届被上海市科协评为三星级学会和中国科协的学会之星,我们与造船学会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你们的发展历程和有关领导也是比较熟悉的,今天有机会参加这个隆重热烈、继往开来的座谈会,我感到很高兴,在由衷祝贺你们这些年来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也简单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韩国造船厂发展现状的分析,对未来国际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势作了介绍,提出了国内造船工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译者1985年9月在日立有明造船厂考察时,工厂作为大型造船厂的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规划的内容而分发的材料,该材料是当时的厂长西冈富仁雄先生在日本造船学会第554期上写怕文章。现将其译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