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8年9月8日,历时100天,国内15家品牌参加的2018中检西部杯中国摩托车年度评选十佳车型等各项大奖,在风景秀丽的西安长安码头揭晓。2014年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和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手启动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今年,中检西部(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冠名并技术支持。作为摩托车行业最顶级、最  相似文献   

2.
正9月16日,2017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评选颁奖典礼在江苏大丰港体育场落幕,。出席本次会议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丰港务区的相关领导,以及各大社会和摩托车专业媒体、整车企业代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迷共计2 000多人见证了本届各项摩托车大奖最终揭晓。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首届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手打造。从此每年一届,今年已是第6届。9月8日,"中检西部杯2019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评选"评审会隆重举行,十佳燃油摩托车、十佳电动摩托车以及各奖项在西安大都荟机车节期间揭晓……  相似文献   

4.
李娜 《摩托车》2014,(9):134-134
8月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年度车型评选”活动在古城西安拉开帷幕。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袁森柱、摩托车行业十余家权威主流媒体及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主办、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支持的"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以下简称年度车评活动)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通过前三届的不懈努力,年度车评活动成为目前摩托车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品牌影响力的产品评价和传播平台。今年的年度车评活动共有国内14家摩托车企业参加,参加年度十佳大奖、以及年度创新、年度时尚、年度动力、年度新能源等单项奖评选。8月以来,参选样车陆续到达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接受节能、动力、安  相似文献   

6.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这暗香浮动、红梅绽放的时刻,今天,一年一度的"中国摩托车行业白皮书发布会暨年度颁奖盛典、及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再一次隆重举行了。在此,我谨代表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和摩信网,向一直以来给予这一行业重大活动以大力支持的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西安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更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的两轮行业、三轮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车企业代表、供应商代表、经销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技术》2014,(9):30-31
<正>8月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年度车型评选"活动在古城西安拉开帷幕。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袁森柱、摩托车行业10余家权威主流媒体及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摩托车产销市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摩托车的功能定位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以运动、休闲、娱乐为目的的高品质摩托车消费市场悄然出现,并发展迅猛,销量倍数激增,这让中国摩托车市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很多国际大品牌开始觊觎中国摩托车市场旺盛的消费能力,这些均会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1月7日,中国摩托车行业开年以来的首场盛会——"2019中国摩托白皮书发布会暨年度颁奖盛典"在摩托之都重庆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由国内摩托车行业最具权威、专业、影响力的媒体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与摩信网联袂主办,并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国家(天津)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西安)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新街火JH200-8,是嘉陵在业内开创性地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全方位人机评价设计,进而推出的一款追求操控极致且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全新运动型街跑车.该车投放市场后美誉度极高,特别在近期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主办,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支持,《摩托车信息》、新浪摩托等11家国内主流媒体联手打造的2014年度中国摩托车行业车型评选活动中,“新街火”自16家企业59款参评车型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2014年度最佳车型桂冠,彰显了嘉陵“新街火”的绝对实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月12日下午,在盛大的"2017中国摩托白皮书发布会暨年度颁奖盛典"之后,"2017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再次将盛会引入高潮。此次论坛主题为"培育产业新动能,打造高端价值链——从摩托大国向摩托强国的转型之路"。论坛由国内摩托车行业最具权威、专业、影响力的媒体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天津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安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  相似文献   

11.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被评选为"中国三轮车工业40年十大风云人物"之一,我倍感荣幸,也略表惶恐,毕竟在中国摩托车行业还有许许多多可获得这一殊荣的同志们,在此我对主办盛会的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以及摩托车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天津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安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中国摩托车界的各位元老以及同行们,才能在摩托车行业发展40年后的今天,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和见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5日,第11届中日摩托车标准认证交流会在海南三亚顺利召开。出席此次交流会的中方代表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标委)以及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4家检测机构和主要摩托车制造企业的代表,出席交流会的11名日方代表分别来自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及本田、雅马哈、铃木等摩托车企业。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技术》2010,(6):24-24
<正>为配合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做好我国摩托车行业首次前照灯灯光检测能力验证工作,4月12日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协助CNAS能力验证处召开了摩托车前照灯灯光检测能力验证宣贯会,28家实验室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3月24日,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西安主持召开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阶段)》研讨会。来自国家环保部、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及五羊本田(广州)摩托车有限公司、江门市大长江摩托车有限公司的专家和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2月20日,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西安举办了2013巴西摩托车认证及排放Ⅳ阶段标准培训交流会,全国32家摩托车和零部件企业的41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交流。会上,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段保民做了重要讲话并就巴西认证的认证要求和市场形势以及中心在巴西摩托车认证工作中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郝娟 《摩托车技术》2010,(12):57-57
<正>10月22日,一年一届的"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大奖在江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上隆重揭晓,摩托车行业9家企业的9款车型获得2010年度车型大奖。"中国摩托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了5届,该评选活动始终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评选原则,以产品价值为评选标准,并通过不断创新提高评选的适应性,通过不断改进提高评选的公平性。本届年度车型评选历时4个月,先后经过企业自荐、入围评选、专业测试、专家评审4个阶段的严格评选。为了保证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性,本次活动邀请了摩托车行业相关的技术专家、市场专家和产品专家参加评选,在测试阶段则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测试评委,其中包括设计师、维修技师、赛车手、车迷、普通消费者等多种身份。该评选活动自6月份开展  相似文献   

17.
4月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全地形车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地形车委员会)2011年会在南京召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全地形车委员会执委会主任委员、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董事长陆海民,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叶正茂,北汽集团北汽摩公司副总经理周云龙以及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19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的关心和指导下,来自全国的14家摩托车减震器骨干生产企业云集一堂,在哈尔滨召开了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减震器行业组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9.
6月1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三轮摩托车行业组(下简称:行业组)成立大会在山东诸城市隆重召开,诸城市副市长及摩托车分会刘新通、王芳副秘书长等领导莅临大会进行指导,行业组的16家成员企业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1月8日,中国摩托车行业开年以来的首场盛会——"2020中国摩托白皮书发布会暨年度颁奖典礼"在摩托之都重庆盛大召开。本次盛会由国内摩托车行业最具权威、专业、影响力的媒体——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摩信网联袂主办,并得到了重庆市经信委、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天津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西安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