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宣杭铁路DK199 853~ 936段软土深17~22 m,路基设计填高7.2 m,因工期紧迫,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加固地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东北寒冷地区塑料排水板法处理软土路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粤海铁路湛海段K61 557~ 786软土路堤经原处理措施粉喷桩和塑料排水板加固后,仍出现的不正常下沉病害的病因以及采用单向阀管注浆、支撑渗沟和生石灰桩等对症措施进行再整治的工程实例,对软土路基病害整治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地质情况,软土地基是常见的地质问题之一。城市道路的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应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由于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和抗剪强度很低等特点,当遇到软土作为路基基础时,应采取各类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得城市道路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以湖南省益阳市经济开发区团圆南路道路工程为案例,通过FLAC3D数值计算,详细介绍了建立软土路基堆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复合加固有限差分法模型的步骤,通过数值模拟得到软土地基在堆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作用下的响应情况,并得到预压荷载施加后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揭示了软土路基在堆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固结沉降分布特征,最终,获得了软土路基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各层总沉降、各层的分层沉降随着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对软土地基处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云 《路基工程》2001,(5):46-48
介绍桥头软土路基加固采用粉喷桩与塑料排水板相结合方案设计、施工情况,以及检测手段和效果,对类似软土路基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为工程实例,根据沉降观测的结果,比较了采用预应力管桩与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说明采用预应力管桩处理的复合地基,其地基的总沉降量及工后沉降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对工后沉降量要求较为严格的桥头、结构物地基,以及软土深厚的段落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固处理某码头软土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综合分析地基的土质条件,结合塑料排水板的特点,应用插打塑料排水板法加固处理软土地基。通过对塑料排水板法处理软基的设计参数、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过程质量监测等几个方面全过程的跟踪与分析,发现软基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高速公路高填软基的特殊土质,结合塑料排水板和土工格栅在地基加固中的作用特点,提出用塑料排水板与土工格栅联合加固的方案来处理软弱路基,并利用MIDA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塑料排水板与土工格栅联合加固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土工格栅在其中起到类似抗拉膜的作用,从而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减小路堤坡脚附近的侧向位移,增加路基的极限承载能力,但土工格栅对路基沉降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5,(4)
针对场地内夹杂岸堤、塘埂和人行道路网的软土地基处理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大面积复杂深厚海相软基的方法。为克服塑料排水板施工回带问题,提出了一套针对夹杂人行道路网的深厚海相软土区域地基的塑料排水板打设工艺和桩靴。根据现场区域试验监测得到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联合处理地基的沉降数据,指导大面积地基处理施工,提出区域试验与大面积施工并行的施工决策技术。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土体在竖向得到充分排水固结,大部分地基沉降在施工期基本完成,有效控制了场地的工后沉降和施工工期,达到了超载预压目的,可为沿海深厚复杂海相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