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YJ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对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方案比选、试铺路段试验等方法,对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拌合、摊铺、碾压作业等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得出其最优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该工程采用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平整度、强度等方面均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平整度、碾压工艺、测量评价、控制开裂等大厚度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问题,结合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K37+100~K37+300段主线路基左幅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实例,介绍了一次摊铺碾压成型的大厚度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并通过试验检测验证了该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刚度大、早期强度高、承载力高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城市道路施工中。鉴于此,结合施工实例,从底基层检测、测量放线、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城市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要点,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广西岑溪至梧州高速公路工程为例,介绍采用大吨位压路机,一次性摊铺碾压成型大厚度水泥碎石基层的施工流程,并通过对试验路段的钻芯取样实验,验证采用该施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层施工使得基层由设计中的整体受力变为两薄层受力,层间接触的存在降低了基层的路用性能,从而降低了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两种不同工况下(分层施工和全厚式施工)的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进行路表弯沉、面层底面和基层底面的最大主应力、土基顶部最小主应变及面层底面最大剪应力等指标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不同工况的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的荷载响应。  相似文献   

6.
大厚度半刚性基层层间结合技术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对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下层结合状态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下层浇筑间隔时间、养生时间及水泥浆用量对层间抗剪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是近几年新兴的用于高等级公路底基层、基层施工的一种半刚性路面结构型式。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承层,因其具有良好的板体性、水稳性和抗冻性,力学强度可视需要而调整以及整体承载能力强等优点,正逐渐受到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青睐。重点介绍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的材料控制、生产拌制、摊铺碾压等环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文章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原理、优势、应用要点等进行介绍,并阐述多孔玄武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相关内容,以期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为依托,介绍了全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中长距离的公路施工中,大厚度水稳基层对于提高公路的载荷能力和稳定性具有一定作用,但大厚度水稳基层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引发各种质量问题,使得摊铺施工的最终工程指标不合格,因此,研究大厚度水稳基层施工中摊铺质量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大厚度水稳基层施工要点,研究了大厚度水稳基层摊铺工艺与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托试验路工程应用,研究振动搅拌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效果、摊铺效果、碾压效果、芯样效果及强度指标均明显优于普通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相较于普通搅拌工艺,振动搅拌工艺可节约水泥剂量约0.5%;相比设备费用增长以及生产效率略微降低,振动搅拌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工程推广应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极易产生开裂,且缺乏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振动搅拌,能增强水泥稳定碎石的均匀性,并能大幅度减少施工耗用的实际水泥剂量,有效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备的抗裂性。文章介绍了振动搅拌技术研发历程及原理,浅析了振动搅拌技术的优势,探讨了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以期为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水稳基层干缩裂缝反射到沥青路面,造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解决水稳基层干缩裂缝反射路面,首先是预防,通过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来提高基层强度,达到降低水泥用量,使基层不出现或少出现干缩裂缝。其次,是在沥青路面摊铺前重点检查,对也出现的干缩裂缝粘贴玻璃纤维布防止反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粗级配配合比在工程中也已成功应用,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采用传统施工方法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及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病害,并结合广西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晨 《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3):9-10,13,56
针对崇启通道(上海段)工程建设需要,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指标体系设计、原材料要求、级配范围、混合料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详细介绍了工程中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过程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广西高等级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及实体工程应用现状,总结阐述了大厚度水稳基层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历程及技术的可行性;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2015版)与大厚度水稳基层施工进行对比解读,发现现行规范部分条例不能满足大厚度水稳基层施工要求,因此,区域性地推广大厚度水稳基层技术需要相应的标准或指南配套实施。  相似文献   

17.
在高原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常见问题,阐述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素,提出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评估,为优化高原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广西二级及以上高等级普通公路施工情况,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的广泛性,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组成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并结合那坡至隆平至那桑公路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祥周至龙邦二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为例,介绍采用旧路油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再生利用的大修施工方案,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碎石再生料下面层(AM-16)、沥青碎石封油层、水泥稳定碎石再生基层等方面阐述了路面各结构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有效避免裂缝问题,结合多个项目实践经验,对基层裂缝成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具体包括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化等,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