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福建省泉厦高速扩建工程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使用的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温度敏感性与水稳定性,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泥用量会对水泥稳定基层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探索不同水泥用量下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含有不同水泥剂量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别进行劈裂强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干缩试验,分析并评价水泥用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当水泥用量为1.0%~1.5%时,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形成速率以及水稳定性提高速率较快;当水泥用量为2%~3%时,再生混合料的强度以及刚度增长较为缓慢,同时混合料的干缩性能显著降低,容易引起混合料干缩裂缝的产生。因此,建议控制水泥用量在2%以下。  相似文献   

3.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公路路面修复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石料、沥青、水泥的需求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与热再生技术相比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量。配合比设计是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某公路沥青路面修复工程为例,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研究,以加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以沥青膨胀率和半衰期为评价指标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和最佳拌和用水量,以间接抗拉强度(ITS)为控制指标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并通过对该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检测分析,验证了该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运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新建或大修路面中采用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将RAP再生利用,不但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降低工程造价预算。文章结合湖南某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介绍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施工工艺与操作要点,并通过路用性能指标检验,提出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施工工法,可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基层与面层原材料分析与级配设计,确定最佳含水率与最佳沥青用量,并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试验评价掺加基层废旧料的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性能。  相似文献   

7.
结合具体工程对旧沥青路面铣刨料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铣刨料的级配进行分析评价。其次,确定了掺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并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同时对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8.
赵宝心 《人民交通》2021,(22):52-53
采用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应用技术,对路面维修铣刨下来的废旧混合料进行归集,运输至拌合厂经过冷再生技术加工后,可成为新的沥青混合料,这种冷再生后的新混合料可用于路面的中面层和下面层.此技术在满足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节省建设资金;二是节省石油和矿产资源;三是无热源生产,节省燃油和燃气资源,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了打破外国厂商对泡沫沥青技术的垄断,促进泡沫沥青技术国产化应用,在全面了解常温环氧沥青材料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常温环氧沥青的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的性能,对常温环氧沥青的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的技术优势进行了探讨。同时,总结了常温环氧沥青的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的影响因素与技术要求。基于上述背景,研究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构成、路面结构与路用性能的基础关系,最后,总结了常温环氧沥青抗滑复合封层特点与此项技术的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表明:通过路面结构与新型材料的综合研究,根据结构需求开发具有抗裂性能的“功能型”柔性混合料,对于减少交通管制的困难,加快通车时间,降低路面的建设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废旧路面材料的大比例、有效利用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针对热再生生产及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项目研究单位以大比例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材料设计、热再生混凝土长期性能、生产及施工工艺为突破口进行研究。该项技术已先后在北京的二环路大修工程、韩西路大修工程、南六环大修工程等工程中得到应用,应用里程大于35 km。针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中的难点,项目研究单位以乳化沥青自主生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含有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新建道路及大中修道路结构优化、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施工技术等问题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该项技术已先后在北京地区进行了十余项工程应用,共铺筑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5.3万吨,消耗旧料近5万吨,应用里程大于32 km。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为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掌握水泥、RAP料等对其影响规律,利用重型击实方法成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析水泥用量、RAP用量的变化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抗压回弹模量及粘聚力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干湿劈裂强度比和残留稳定度值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二者存在最佳用量范围,而稳定度值呈增加趋势;随着RAP用量的增加,劈裂强度指标、抗压回弹模量指标和粘聚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稳定度指标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综合分析可知,通过掺加适量的水泥能够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RAP料的最大用量需要依据相关试验进行优化确定。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依托实际工程,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高温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得出,随着RAP掺量增加,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逐渐降低,水泥掺量为2%,混合料力学性能最佳;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试验结果得出:随着RAP掺量增加,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分别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和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扩建,针对废旧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材料铣刨工艺、回收路面材料性能、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编制了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规范和沥青路面再生施工技术指南,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冷再生技术的发展及实施状况,并分析了目前冷再生技术所遇到的困难,结合青海独特的高寒干旱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及砂质土质条件分析道路基层冷再生可行性,分析了基层旧料混合沥青面层旧料冷再生形成基层的强度形成机理。结合青海目前公路建设及未来规划情况分析冷再生在青海公路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消石灰、矿渣两种材料作为改性剂,通过流变仪对改性的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进行流变性测试,研究改性剂对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同时对掺上述改性剂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水稳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掺加矿渣粉对阳离子乳化沥青的表观黏度提高不明显,消石灰-矿渣组合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表观黏度提高明显,且屈服强度也有提升;掺加消石灰-矿渣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性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为例,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最佳含水率、水泥掺和量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阐述其施工应用方法,为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是一种充分利用沥青旧料再生的低碳环保再生技术,适用于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旧路翻新、大修或改扩建项目。以广州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路面大修项目为依托,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强度形成机理、路面维修方案、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节能减排效果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实施效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工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具有材料性能好、造价低、开放交通早和低碳环保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作为一种路面废旧材料再生利用新型冷再生技术,其混合料除了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施工中还可以起到明显的节能减排作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通过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节能效益分析,了解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降低造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旋转压实方法成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析旋转压实次数、拌合物用水量及乳化沥青用量的变化对空隙率、干密度和劈裂强度等指标的影响,验证了旋转压实方法在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参数指标,介绍了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案,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厂拌RAP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AP使用量的增加,抗压回弹模量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破坏劲度模块、弯拉应变和弯拉强度等都呈下降的规律,但是随着RAP用量的增加,动稳定度却随之缩减,且渗水系数也随着RAP的缩减而呈现二次多项式增加;TSR随着RAP用量的增加而处于稳定的状态中,即冻融劈裂强度比在此环境内必为定值,然而却远远低于规范的技术标准;在同一温度下,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之间呈幂函数的关系变化式,最终需要根据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将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区分为主要的四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