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继2016年9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全线贯通后,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这意味着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具备了2017年年底通车的条件。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  相似文献   

2.
正10月8日,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完成了首节曲线段沉管E33的安装,这是从东人工岛安装的第一节沉管。至此,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实现了与东人工岛的成功对接。这是全世界首个工厂化预制的曲线段沉管,外海安装毫无经验可循,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团队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经过近两年的筹划,1年的科研,半年多的施工准备,成功攻克了曲线段沉管安装的世界级难题。10月8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33沉管安装到位。这项工程的基本概念是,在珠江口构筑两个人工岛,然后在这两个人工岛之间,用33个巨大的混凝土管子,次第对接起来形成一个近6公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7月12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直线管节——E28管节安装成功,对接误差仅3 mm,对接精度再创新纪录。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含28节直线管节和5节曲线管节,总长5 664 m。从2013年5月6日首节管节安装开始到E28管节  相似文献   

4.
<正>珠江门户,伶仃洋上,云卷云舒的海天之间,港珠澳大桥若蛟龙出海,气贯长虹。如伶仃洋上两艘相向而行的巨轮,港珠澳大桥东、西两座人工岛隔海相望,一条海底隧道在水面之下将其连接。远远望去,隧道口两端的减光罩状如皇冠,与清水混凝土墙交相辉映。记者乘坐电瓶车由西人工岛进入海底沉管隧道,只光线略微暗了一点,却并无传统隧道的"黑洞"之感。很难  相似文献   

5.
《西部交通科技》2009,(2):I0002-I0003
港珠澳大桥耐久性评估和耐久性混凝土试验研究近期启动。该大桥将超越目前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设计100年寿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提出其设计使用寿命等于120年的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了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和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厂的选址过程。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厂可供选择的场地有广州南沙龙穴岛及伶仃洋桂山岛。根据沉管隧道预制厂的概况、生产流程,及其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重要性,明确了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通过对比和分析南沙龙穴岛与伶仃洋桂山岛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以及地质与岩土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着工程安全为最重要因素的思路,选择了伶仃洋桂山岛作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厂厂址。  相似文献   

7.
建设愿望     
正江山如此多娇。这是一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连珠海和澳门由三地共同合作建设,创当今世界上综合施工难度之最。2015年11月,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即将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迹"的第三位。青州航道桥索塔结形撑顺利安装完成,"中国结"完美矗立在伶仃洋海域,成为港珠澳大桥首个标志性景观。外海超长桩基施工、索塔结形撑安装(中国结)、大节段钢箱梁吊装、小节段钢箱梁及斜拉索安装诸多创新的施工工艺及技术难题被——破解。2016年,祝愿港珠澳大桥更美丽!祖国更富强!  相似文献   

8.
<正>在国外顶尖桥梁专家眼里,港珠澳大桥无疑是"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项目"。作为该桥关键控制性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由东西人工岛、沉管隧道、结合部非通航孔桥组成,起于粤港分界线,沿23DY锚地北侧向西,穿越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止于西人工岛结合部非通航孔桥西端,全长7440.546m。其中,沉管隧道是我国首次在外海敞开水域建设的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断面最大、最长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16日至17日,港珠澳大桥工程顺利完成第二节沉管(E2管段)的海上浮运、沉放和对接,实现了E2管段与E1管段的海底对接。  相似文献   

10.
<正>12月31晚18时38分,随着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的宣布,在千余位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现场见证下,港珠澳大桥点亮全线灯光。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亮灯标志着全线供电照明系统施工的圆满完成,意味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具备通车条件。记者在现场看到,绚丽的烟花竞相绽放下,港珠澳大桥全线灯光亮起,九洲桥"风帆"塔与海岸线、城市高楼形成远近景,江海桥三只出水"海豚"灵动活泼、栩栩如生,嵌有"中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举行全线亮灯仪式,标志着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具备通车条件。作为世界首例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的超级工程,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在新年前夜点亮了伶仃洋。一个个大国重器是中国科研领域硕果累累的真实写照。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  相似文献   

12.
正港珠澳大桥建设可以说代表着当今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产品零缺陷,保大桥使用120年"是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的庄严承诺。水底隧道的防排水有别于越岭隧道,海底地下工程要"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是工程质量方面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沉管在水下成年累月经受富含氯离子海水的侵蚀,为达到120年的使用要求,较好地完成工程建设,建设者们不断创新,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采用了如钢圆筒围堰干法安装工艺、大节段钢箱梁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9月10日晨1:20,港珠澳大桥桂山沉管预制厂深浅坞顺利实现试灌水至+15.35m标高,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桂山沉管预制厂的前期建设工作完美收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工作全面转入沉管预制和浮运沉放的下一战役。正是:日照一山泓净,飞流直挂彩虹。三千尺碧波压顶,千钧闸下水无声,安稳如泰山。罐车川流往返,泵臂翻飞轰鸣。挑灯夜战飞汗雨,朝来筑就金汤名,笑看沉管生。  相似文献   

14.
"第一"到"百年",我们正在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中进行蜕变。泰州长江公路大桥连创五项"世界第一",吉茶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桥连创四项"世界第一",雅西高速公路干海子特大桥连创四项"世界第一"……而这一年,比这些"世界第一"更让人欣喜的,是行业上下对桥梁建设本质的理性思考,"建造百年大桥"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年伊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三工区二分区项目部顺利完成隧道止水带安装工作,为确保港珠澳大桥6.7公里海底隧道实现120年  相似文献   

15.
<正>9月5日,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毗邻澳门的国内第一大陆路口岸——珠海拱北口岸下,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暗挖段,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应用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大直径、长距离"曲线管幕+冻结法"施工技术,两台顶管机并驾齐驱顶进,精度偏差仅5毫米,标志着该技术又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3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巨型沉管——E30管节安装取得圆满成功,轴线、纵坡、艏尾高差等各项关键指标均满足设计标准。至此,33节世界最大体量沉管全部安装完毕,已建隧道总长达到5652米,距最终合龙仅差12米,广州海事局圆满完成这一"世纪工程"的33节沉管浮运和安装的安全护航任务。E30沉管位于隧道合龙口东侧,长171米,为异形曲线段管节,整体呈梯形。由于E29沉管已于2月中旬安装就位,最终接头已经制造完成,长度、位置均已无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施工新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主要介绍了其中沉管隧道工程的施工难点及所应用的新技术,如沉管隧道管节工厂化生产;粗挖、精挖及清淤的基槽开挖方法及设备;碎石刮铺处理基础的方法及设备;体外定位系统及管节浮运与沉放等.  相似文献   

18.
《西部交通科技》2012,(7):I0003-I0004
港珠澳大桥自主科技创新再获突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高水压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止水带(也称沉管隧道OMEGA橡胶止水带)研究”目前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技术与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月12日,该项目在湖南株洲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株洲市科学技术局主持的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9.
<正>在烟波浩渺的伶仃洋,一个横跨天堑的梦想正渐行渐近。这里,正在建设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世界最长的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一一港珠澳大桥。靠近香港侧的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项目三大通航孔桥中的唯一一座现浇混凝土索塔斜拉桥。青州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是港珠澳大桥桥跨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建成后将成为"中  相似文献   

20.
《西部交通科技》2011,(11):I0004-I0005
港珠澳大桥止水带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2011年11月8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课题“外海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第一阶段研究成果专家咨询会。与会专家肯定了由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止水带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要求有关单位考虑产品的可置换性,做好有关试验并制定施工工艺,加强市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