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风积沙地质表层、浅埋、软弱围岩的沙漠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特殊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所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软弱围岩爆破技术等施工方法,对类似地质的隧道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软弱围岩隧道快速施工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我国,由于工装设备落后,只能通过改变施工方法加以解决。实践证明,微台阶施工方法是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较好方法。武广客运专线吊沟岭隧道位于湖南省衡阳和郴州市境内,具有设计标准高(350km/h)、开挖断面大(150 m2)、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围岩段长、断层多、岩溶发育充分)的特点,以XXTJⅣ标第二长隧吊沟岭隧道为例,探讨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快速施工的方法及配套技术,给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以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软弱围岩中结构面产状对隧道施工的不利影响,即使在大倾角的情况下,受软弱围岩岩石抗压强度低、胶结程度差等不利影响,隧道开挖受到地质构造的非对称围岩压力,在隧道拱腰易造成大变形及侵限的危害;结合隧道大变形及侵限的原因分析,对隧道的支护参数、开挖方法、施工工序等制订专项处理措施,对锁脚锚杆的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经工程实践证明,处治效果良好。结合工程实践和分析,对隧道勘察及围岩划分、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动态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提出建议,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勘察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某高速公路隧道所处地层为软弱围岩。围岩节理、层理发育,围岩强度低,地质条件复杂,导致其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隧道开挖过程中施工安全、进度和质量,基于有限元软件FLAC 3D分阶段对隧道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在隧道施工现场布设变形和压力测试元件,得到顶拱下沉、周边收敛、围岩接触压力、二衬压力等测量结果,并将现场监测结果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相结合,从而为隧道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实际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此工程中穿越浅埋地段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粉质黏土层与软弱破碎V级围岩,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台阶法动态施工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留核心土台阶法的台阶高度与初期喷锚网支护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的上台阶开挖高度、锚杆长度、网喷混凝土厚度情况下围岩的力学特征。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及规律,提出该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隧道的合理的设计支护参数及施工对策。研究结果直接指导该隧道施工过程和支护措施的改进优化与设计控制措施,较好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可为隧道后续设计和施工或类似穿越浅埋软弱围岩等复杂地层条件下隧道施工过程及超前注浆孔的合理布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超大断面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跨度大、埋深浅、施工步骤多、中间岩柱受力复杂、围岩稳定性差.为了研究适合于浅埋软弱围岩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的工法,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研究8车道超小净距隧道V级围岩条件下的双侧壁法、三台阶法和CRD法施工过程,揭示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规律、中间...  相似文献   

7.
双洞6车道连拱隧道由于跨度大,断面扁平率小,施工工序复杂,隧道围岩在施工期间经历多次扰动,故使其受力条件极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受力特征与双洞4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双洞6车道连拱隧道洞口软弱围岩段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其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应力、位移、屈服接近度等发展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厦蓉高速公路高尧隧道施工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浅埋段软弱围岩、岩体破碎带、软弱夹层、地下水等,致使隧道施工难度及风险性大大增加,隧道施工中多次出现变形坍方。针对隧道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期应用适合的地质预报方法,较好地预测了该隧道的围岩地质情况,保障了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隧道开挖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土体的原有平衡,使土体应力释放,土体颗粒位置重新排列,导致围岩变形,特别是在软弱围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围岩变形过大,工程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选用合适的开挖方式对于特殊地段隧道的安全施工意义重大。文中结合龙永(龙山—永顺)高速公路大干溪Ⅰ号隧道,分析了山岭隧道浅埋段采用三台阶法和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对软弱围岩变形的影响,为施工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吕哲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05-107,111
基于隧道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十分困难。经长期对本软弱围岩隧道的现场施工管理,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控制提出些许见解,并用工程实际情况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条件的东楼隧道出口段2个阶段的病害处理,从设计、施工上论述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隧道施工,如何避免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类似G7高速公路金盆湾隧道这样全程Ⅴ级软弱围岩大断面特长隧道工程,在国内外还是比较少见。金盆湾隧道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成洞难,因而该隧道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安全风险极高。文章结合金盆湾公路特长隧道施工实际,对大断面软弱围岩施工方法及施工控制要点进行总结,为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隧道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十分困难.经长期对本软弱围岩隧道的现场施工管理,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控制提出些许见解,并用工程实际情况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4.
王才业 《路基工程》2013,(5):185-190
以贵广高铁上寨隧道岩溶工程地质特征及隧道结构加强措施为例,对采用大管棚支护穿越坍方地段、堆积物充填大型溶洞段等软弱破碎围岩施工方法和旋喷桩对岩溶发育地段隧道底部进行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由于岩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根据围岩地质条件进行动态设计,可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及隧道结构安全风险;大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是穿越坍方地段、堆积物充填大型溶洞段的有效手段;且隧道底部较大较深溶洞采用旋喷柱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梁海青 《隧道建设》2010,30(5):600-607
结合翔安隧道工程实践,对高风险海底隧道施工中如何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如何设计减震爆破技术,如何处理软弱富水围岩,如何预防及应对突泥、涌水等突发事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高难度、高风险隧道施工的安全掘进方法,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稳定,降低施工风险,以鄂北砂岩和粉砂质泥岩软弱围岩条件下浅埋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地质条件分析了施工难点,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重点对超前地质预报、开挖方法、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施工方案要点进行讨论,通过MIDAS/GTS数值计算结果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为此类工程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友  赵勇  过燕芳 《隧道建设》2011,(Z1):381-387
软弱围岩的力学特征及其变形规律是实现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理论基础。强度低、变形大、变形时间长、变形速度快是软弱围岩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围岩应力调整的特征及其变形规律,合理选择开挖分部和开挖进尺,切实做好超前支护,加强施工管理,按照"预支护、快挖、快支、快封闭"的施工原则,实现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8.
软弱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隧道开挖后由于地应力重新分布,使隧道周边产生较大的松动圈,若施工方法和工程支护措施不当,易发生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甚至坍方等安全事故。根据隧道实际地质条件,在对掌子面采取有效预加固措施的情况下,实现大断面甚至全断面非爆破开挖,使用先进专业设备,能够有效克服目前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文工  王洪兴 《公路》2015,(2):248-251
塌方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能够有效地对隧道塌方进行预警。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地质情况,为施工方采取合理施工方法通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提供依据;监控量测工作实施监测围岩动态变化,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判断围岩变形发展趋势。结合岗上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依据监控量测数据来指导施工进行详细分析,并成功提出大变形预警,确保隧道正常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杨鹏  张伟 《华东公路》2012,(1):75-77
厦门海底隧道是中国大陆修建的第一座海底隧道,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6 050m。本隧道需穿越长距离的浅埋软弱围岩、海域段多处全分化深槽以及与海水连通的含水沙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结合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设计与施工实际状况,对该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