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薛善 《中国电动车》2010,(4):47-47,46
本文针对现在混凝土地下室墙体易出现裂缝与渗漏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对相应问题提出一写解决方法,从而尽量减少混凝土地下室墙体产生的裂缝与渗漏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不便和我们对安全的担心.  相似文献   

2.
陈华 《中国电动车》2010,(11):30-30
分析了混凝土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混凝土墙体裂缝的预防措施,对混凝土墙体工程的正确施工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墙板出现裂缝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结合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墙板常见裂缝的特点,分析了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从设计、选材、施工等几方面讨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文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134-137, 185
通过回顾总结、分析对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和八十年代,建设工程地下室外墙建设情况,以及九十年代以来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情况,从原材料控制及施工工艺方面,提出如何避免或减少地下室混凝土外墙无害裂缝和有害裂缝的措施建议。其成果可供施工、原材料和混凝土供应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5.
砌体墙面渗漏可导致室内墙面、顶棚等部位发生潮湿、霉变,除影响室内装饰效果,严重还可引起电气短路,引发火灾及触电事故;或由于积水沿着墙体竖向裂缝向下渗漏,造成墙体湿胀开裂,影响房屋的结构可靠性。下面就墙面渗漏产生的部位、处理措施与监管浅议如下。  相似文献   

6.
苏洁 《隧道建设》2003,23(6):58-60
分析了地下室混凝土墙板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裂缝的措施及裂缝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墙体裂缝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从多个方面加以论述, 对裂缝控制起指导作用, 经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是地下室渗漏的薄弱部位,而地下室后浇带底板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后浇带内的垃圾清理及排水两大问题,地下室后浇带外墙板混凝土施工又要影响外侧回填土的及时回填,台州国际饭店工程在地下室后浇带底板、墙板施工中采取了一些处理措施后,较好的解决了在高地下水位的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路桥施工中十分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问题,不仅影响路桥工程质量、安全以及美观,严重时还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碳化、雨水渗漏、腐蚀路桥内部结构等危害,引发安全事件。主要分析了导致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并研究有效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1.
较全面地分析了超长地下室结构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控制地下室底板、侧壁及顶板裂缝的构造设计措施,并分析了深圳天安高尔夫珑园地下室顶板产生裂缝收缩裂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结构广泛用于路基工程、桥梁、隧道、房屋等建筑,而产生裂缝的现象也较普遍。裂缝的存在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使结构失去稳定性,需整治补强加固。有些裂缝的渗漏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需进行防渗处理。对于裂缝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程度认识不清,往往会造成认识上的误区,一旦发现裂缝,就认为是结构本身遭到破坏,盲目进行处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或者认为裂缝是小问题,不会影响结构使用和整体稳定,不做及时的整治加固,导致裂缝继续发展,以致酿成重大事故。只有正确认识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隧道敞开段墙体施工为背景,从技术角度分析隧道敞开段墙体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结构自防水和变形缝、施工缝止水三大重难点,并阐述详细的控制措施,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彭荣  姜冲虎 《公路与汽运》2023,(3):118-121+131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结构计算,分析某现浇连续箱梁桥施工期间顶板产生严重开裂的原因为低温施工期间养护不当导致裂缝产生,结构受力、混凝土收缩、车辆通行、裂缝渗漏等导致裂缝加剧,并提出封闭裂缝、桥面铺装补强、桥面设置环氧覆层等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下隧道开裂混凝土中水分渗透过程和影响因素,基于Richards方程和立方定律提出了外水压力下水分在开裂非饱和混凝土中的运动方程,根据水下隧道一侧承受外水压力、一侧接触大气的服役环境,设计了混凝土内部孔洞和裂缝承受冷却压力水的渗透试验,采用红外热像仪可视化研究水分入渗开裂混凝土的过程;通过红外辐射特性来分析裂缝几何特征、外水压力和初始饱和度对开裂混凝土中水分渗透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水分运动方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外水压力越大、混凝土初始饱和度越小,则开裂混凝土试块的内外温差越大,表面温度变化曲线越陡峭,说明水分流速相应地越快,入渗深度越大,证明外水压力和初始饱和度都是开裂混凝土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因素;裂缝宽度越大、裂缝长度越长,混凝土试块表面红外温度越低,试块内外温差越大,说明裂缝面积越大导致冷却水入渗流量越大和渗透深度越深,证明裂缝宽度与开裂混凝土的渗透性正相关;另外垂直裂缝方向相比平行裂缝方向的红外热图观测效果更明显。在进行水下隧道渗漏预测时不宜忽略裂缝几何特征、外水压力和初始饱和度,不然会低估水流速度和流量,影响水下隧道的长期安全和耐久寿命。  相似文献   

16.
墙体检查与处理以及找平层、门窗、屋面等的施工方法,墙体渗漏的检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面状渗漏问题在运营隧道中普遍存在,其特点为隧道结构表面存在大面积的湿渍,但观察难见明显裂缝。对于面状渗漏问题,注浆处理难度较大,采用渗透结晶型涂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模拟试验对常见的渗透结晶型涂料进行测试,提出隧道衬砌混凝土面状渗漏的反渗注浆技术。通过该技术的运用,可提高渗透结晶型涂料对隧道面状渗漏问题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渗漏问题的再次出现,为隧道运营阶段的渗漏水病害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杭州客运中心站地下室工程施工中,大体积砼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由于大体积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但由于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这将成为大体积砼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某建筑工程地下室局部上浮造成构件受损。根据该工程的构件受损评估,提出了地下室上浮事故中构件受损评估的方法与内容,并对该工程典型裂缝和损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的推广使用已有一个世纪,目前在现代工程建设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但收效甚微,裂缝仍然时有出现。该文指出,究其原因,人们对混凝土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应力注意不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对此,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