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喷砂除锈是当今世界上修船用得最为普遍的船舶钢板表面清理工艺,目前使用较多的磨料是钢质磨料。从施工工艺流程调整、设备装备改进、节能降耗和污染控制等方面探讨在修船涂装施工中采用钢砂磨料替代铜炉渣磨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日本船厂船舶二次除锈技术现状的专题考察,较全面地介绍了船舶二次除锈的工艺方法、质量管理、除锈用磨料的种类以及磨料回收处理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特涂舱室铜矿砂喷砂除锈技术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效率、环保方面弊端,文章以钢砂除锈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发适用于船舶特涂舱室的全循环喷砂系统技术,研发一款具有成本、效率优势和环保性能的船舶特涂舱室全循环喷砂装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满足公司修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船艇》1989,(2)
该除锈机是一种新型可移动的喷丸除锈设备,主要用于船舶舱室内部的除锈及磨料回收工作,也适用于其他行业的金属结构件及铸锻件的除锈或表面清理工作。采用该机  相似文献   

5.
针对绿色造船技术发展对船舶分段清理除锈的工艺需求,研究船舶分段激光除锈技术。对不同表面状况的船舶分段试验样板开展激光除锈试验,在清洗效果、作业环境和投资运营成本等方面,与传统的喷砂除锈进行对比,分析激光除锈效果及适用性。结果表明,激光除锈技术应用于船舶分段除锈,具有能耗低、污染小、工作环境好等优点。激光除锈可为船舶分段除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高压磨料流为对象,基于Mixture两相流模型,用商用RANS方法对新型钢板除锈装置研发中磨料冲刷钢板的流场进行了模拟,在验证CFD模型及数值方法的适用性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流速和磨料搭配比例的变化对钢板冲击力的影响,并根据影响规律找到了最佳的流速和磨料比例组合,为新型除锈设备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吴世成 《中国修船》1990,(2):69-69,37
日本卡斯帕公司生产的KM-25H型抛丸除锈机系船舶和大型储物箱柜涂装前表面处理而开发的高性能封闭式除锈设备。与一般直压式空气喷砂机不同的是它采用了由离心抛射装置通过其叶轮把钢丸或其它磨料以高速抛射的方式,因而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能。由于设置了能把钢丸或磨料回收循环再供给的装置、集尘装置,因此该机具有全自动抛丸处理、磨料回收、集尘以及磨料循环再使用的多种机能。从而具有良好的作业环境,同时省去了对常规喷砂后对废砂的清扫回收作业,因采用全自动遥控式仅需1人控制,省去了拆脚手架,并将作业人中从危险的高空作业中解放出来,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安全、省时、省工而降低了成本。由于该为悬挂式,只要有起重设备,从中小型船舶到大型船舶均可适用,尤其是大面积表面“出白”处理、SPC涂装和改装SPC涂料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8.
冰丸除锈     
船舶除锈是船舶在制造和维修保养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除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使用寿命。目前的船舶除锈方法有喷、抛铁丸除锈,喷砂除锈,高压水除锈,机械敲击除锈,手工拷铲,化学酸洗等等。近年来,国外正在研究爆炸震动和二氧化碳干冰除锈等新方法。由于船舶的体积大,线型复杂,因而给除锈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上述各种除锈方法虽各有优点,但都存在着不够理想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造船行业中船体分段的除锈由涂装车间完成,而涂装车间的磨料净化是关系到分段涂装质量的一道重要工序.为此,对涂装车间的磨料净化方法及磨料净化设备选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喷砂除锈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晓君  韩延峰  王法永 《船舶工程》2008,30(1):66-68,29
根据流固两相流理论分析了磨料在喷枪中的运动规律,得到了喷枪长度的计算式;定义了喷砂除锈效率的表达式并利用该表达式分析喷枪内径对除锈效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喷枪内径的计算式;从锈渍受力的角度分析了喷射倾角对除锈效率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当喷射角度为54.7度时,除锈效果最佳;分析了喷砂机与喷枪之间的软管对除锈效率的影响,分析表明,采用小长径比软管,减小入口喷枪夹角有利于提高除锈效率.  相似文献   

11.
液压油中污染物监测分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敬军  张佃惠 《中国修船》2011,24(2):35-37,45
油料光谱分析、铁谱分析、污染度分析和LNF—C磨粒形状分类分析等油液监测技术用于研究在用液压油中的污染物,判断液压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对所测的油样进行数据对比,这些监测技术对在用液压油中磨粒监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搞清船闸运转件材料的表面状态、磨损性能与润滑之间的关系,采用模拟磨损实验的方法,找到提高运转件材料磨损性能的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对船闸摩擦副材料及硬度值进行合理的匹配,提高船闸运转件摩擦副零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以及运用正确的润滑方式对摩擦副进行润滑,能显著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能,较大地延长了船闸运转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研制的新一代的耐高温车间底漆性能优良,特别在耐高温性能上优于现有的普通的车间底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船厂钢材预处理流水线,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船体外板大拼接焊缝大范围高效环保喷砂除锈,开发大腔室多枪旋转高效无尘喷砂器,并对其气固两相流特性进行研究.将整个喷砂过程置于一个直径100.0 m m以上的密闭腔室,采用单/双喷砂枪通过电机高速旋转喷枪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并基于真空负压对反弹的磨料和冲蚀掉的铁锈、油污、粉尘等进行回收、分离和循环再利用.采用基于欧...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造船、修船行业钢材喷射清理用铸铁丸的化学成分、密度和硬度,观察了金相组织。用100%替代法测定了ERVIN寿命,用面积法表征了铸铁丸的磨损过程。表明ERVIN寿命试验机可以用来标定实际喷射清理中所用喷射磨料的寿命,为正确选用喷射磨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某轮主机缸套异常磨粒磨损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祖锋  王根继 《中国修船》2010,23(5):12-13,19
文章基于某轮一次主机缸套异常磨损伴随燃烧恶化故障,着重介绍轮机部人员对主机缸套异常磨粒磨损常规定位思路及此次故障根源所在,介绍了故障的排除过程,并对其日常维护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邵堃  潘卫彬  马永生 《中国水运》2007,7(4):135-136
简要讨论了采用直线过渡方式和圆弧过渡方式进行工件轮廓尖角过渡处理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深入分析了两种尖角过渡形式对工件转角处的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刀具耐用度等的影响和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原位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磨粒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在普通碳钢的熔炼过程中加入钛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成分的原位自生TiCP/Fe复合材料,在观察显微组织和测定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磨粒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简单的熔铸法可以制备不同体积分数的TiCP/Fe复合材料,材料中TiC以细小的规则多边形状存在.高硬度TiC的形成使得复合材料抗磨粒磨损特性得到提高,其性能总体上随TiC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提高,在5~35N载荷范围内,载荷越大,TiC含量越高,表现出越优异的耐磨性能.当制备复合材料时添加过量的Ti使基体中Fe3C消失时,材料宏观硬度降低,但复合材料耐磨性仍得到提高.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以犁削和磨沟为主,形成一次磨屑.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船舶制造业中人工打磨或砂带磨削等磨抛作业难以满足智能制造需求的现状,提出一种面向船舶磨抛机器人的气电混合式力控末端执行器,采用自适应变参数PID控制器对非对称气缸的气动力与大推力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电磁力进行协调控制,实现作业接触力的实时补偿与精确控制。通过对气动系统、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系统、环境工件、力和速度控制器等进行建模与数值仿真,研究其负载波动响应与抗负载冲击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气动力控系统,气电混合式力控系统可消除气动系统振荡特性的影响,在35Hz范围内振动负载作用下的最大力波动幅值由138N(约为稳态值46%)减小至25N(约为稳态值8.4%);在阶跃负载作用下气缸活塞杆位移振荡和接触力冲击次数显著减少,调整时间分别仅为前者的32.3%和27.3%,有效提高了抗负载波动与冲击特性,可提升船舶磨抛机器人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深圳到中山预投标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工程为例,针对钢壳混凝土沉管的组成形式,借鉴已有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收缩和徐变作用下的变形研究成果,对钢壳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研究,采用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对沉管横向结构在长期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徐变和收缩的影响,混凝土最终将近退去一半的应力值;钢壳的受力随着徐变和收缩的发展趋于均匀;随着收缩徐变的发生钢壳所承担的弯矩逐渐减小;由于徐变和收缩导致挠度增量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