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轮胎花纹为安全行车保驾护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晓青 《城市车辆》2008,(1):52-57
1 概述 汽车大多使用有内胎的充气轮胎,它由外胎、内胎、垫带组成。外胎是轮胎的主体,由胎面、胎体和胎圈组成。胎面是外胎的外表层,用耐磨橡胶制成,包括胎冠、胎肩和胎侧3部分。  相似文献   

2.
车轮是由轮胎总成和轮辋总成组成(图285~286)。它的功用在于支持整车重;传递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确定前进方向以及吸收由于地面的凸凹不平而产生的振动等。第一节轮胎总成轮胎总成包括外胎、内胎和垫带等。外胎一般由胎面、缓冲层、帘布层、胎侧、钢丝圈、胎趾踵组成(图287)。一、轮胎的分类轮胎一般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1.按用途分(一)小客车轮胎(二)载重汽车及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胎;(三)矿山、建筑等车辆用胎;(四)特种车辆用胎。如行驶于无路面或雪地,沙漠等高越野轮胎;  相似文献   

3.
<正>一、子午线轮胎的基本结构及受力分析(一)子午线轮胎的结构和组成轮胎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承受着车辆行驶时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的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滚动阻力与低生热性。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3部分组成,也有不需要内胎的,其胎体内层有气密性好的橡胶层,且需配  相似文献   

4.
陈应国 《驾驶园》2006,(7):44-45
垫带也叫轮胎衬带,是汽车轮胎的组成部分之一.轮胎衬带,可以起到保护内胎的作用,避免内胎与轮辋的接触和摩擦.同时,还可防止内胎被外胎的胎缘卡住.  相似文献   

5.
正1每次补好内胎,刚装回去又瘪了如果内胎上的洞在内侧,垫带也许错位了,导致内胎被辐条割破;如果洞在外侧,外胎里可能有一些细小而锋利的异物。可用手指小心摸索外胎内侧,找到异物并取出来。2经常爆胎多给轮胎打点气。3重新安装外胎,却无法正常装入车圈。把气放掉,来回扭动安装不正确的位置,重新充气到大约30 psi,徒手将外胎揉进正确的位置。把外胎推向中间,检查是否有内胎露在外面。确保内胎完全进入外胎后再重新打气。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滦平县摩托车手把电热器制造有限公司赵瑛研究发明了一种适合各种充气式车轮使用的“备胎式内胎”新技术,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权。“备胎式内胎”由内、外两层胎组成,外层为内胎、内层为备胎。正常使用时给内胎充气,备胎在气压的作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在行驶和车辆勤务中做到以下几点,便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1、轮胎气压要适当,应保持生产厂所要求的气压标准.因为轮胎胎压低于标准胎压是造成轮胎脱皮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轮胎气压低于标准值10%,则行驶里程将降低15%.另外,低于标准胎压的轮胎负荷后,遇坚硬障碍物时,将会使外胎内侧早期出现裂纹.这样,杂质便会乘机钻入裂纹之中,易使胎顶和胎肩起鼓包,发生脱皮.胎压过高,外胎易磨损,内胎易出现突爆,发生恶性炸胎,引发行车事故.  相似文献   

8.
轮胎是摩托车的一个易损件,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要正确使用轮胎就必须要了解轮胎的构造特点。轮胎是由内胎和外胎组成的,外胎承受着很大的摩擦力和承载力,因此,其构造比较复杂。它由很多层组成,有帘布层、钢丝环带层、胎面胶层,它们可有效地保证轮胎有跑的强度和较强的耐磨性。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轮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斜交胎,其帘布层是交叉的。另一类是子午胎,又称辐射纹轮胎,其帘布层是与轴线垂直布置的。斜交胎的优点是;适应低速和  相似文献   

9.
一、汽车轮胎花纹的功用 轮胎的花纹块与路面产生的摩擦力产生汽车驱动、制动和转向需要的动力,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胎面与路面间的摩擦力,以防止车轮打滑.经过与地面长期的摩擦,花纹逐渐变浅,当磨损到更换标记时,就应停止使用.轮胎花纹具有提高胎面接地弹性的性能,在胎面和路面间切向力(如驱动力、制动力和横向力)的作用下,花纹块能相应产生较大的切向弹性变形.切向力增加,轮胎的切向变形随之增大,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也就随之增强,进而阻滞了胎面与路面打滑或打滑趋势.这种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无花纹轮胎易打滑的弊病,以保障车辆动力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和行驶稳定性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度和汽车行驶速度对轮胎磨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汽车轮胎胎面的磨耗速度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有3个:行驶里程、轮胎工作规范和环境介质(空气)的温度。而且,轮胎工作规范和空气温度是通过胎面上与路面接触处的温度来产生影响的。 各个因素彼此按以下的关系参与在轮胎磨耗之中:胎面温度—2.25;汽车行驶速度—1.75;轮胎压力—1.5;转向轮前束和外倾—1.37;车轮负荷:1.2。换句话说,它们的比  相似文献   

11.
张建中 《汽车维修》2002,(12):28-28
汽车是一个运动的整体,轮胎在地面上滚动会产生热量,有时热量过大会使汽车的内胎、外胎及垫带粘在一起,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维修工只好用手去撕、去拉,这样很容易将内胎和热带弄破,无法修补,只能换新,造成经济损失和时间浪费.  相似文献   

12.
<正>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它承载着汽车的重量,减缓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车轮与路面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行驶平顺性。它直接影  相似文献   

13.
桑塔纳轿车采用185/70SR13无内胎子午线低压轮胎,其中185表示轮胎宽度为185mm,70表示高度比为70%,SR表示用于车速小于180km/h的子午线胎,13表示轮辋直径为13英寸。 无内胎轮胎只在其爆破时才会失效,而穿孔时压力不会急剧下降,仍然能安全地继续行驶。在无内胎轮胎中,不存在因与外胎之间摩擦和卡住而损坏,与有内胎相比,其气密性好,可直接通过轮辋散热;工作温度较低,使用寿命长,此外结构简单质量小。穿孔后处于压缩状而紧  相似文献   

14.
田越 《汽车杂志》2004,(4):108-111
有内胎轮胎的构造。外胎和轮圈的结合并不十分紧密,一旦内胎被尖硬物刺破,因为外胎本身并不具有封气作用,空气就会从胎口和圈口的结合部位突然流失,车速慢时可能会碾断轮胎胎侧帘布,使整个轮胎报废,车速快时,如果后轮爆胎可能会造成翻车等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15.
无名 《摩托车》2006,(3):39-39
随着国产摩托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已广泛地应用于摩托车上,特别是高档的骑式车和踏板车,大部分都有标准的无内胎轮胎装备。一、无内胎轮胎的特点无内胎轮胎常称“低压胎”、“真空胎”,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线轮胎两种。无内胎轮胎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磨性,并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散热性能。特别是子午线轮胎,由于胎冠角为零,在车辆高速前进时变化量小,并能保持较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较小的摩擦,有利于震动冲击的吸收和车速的提高。无内胎轮胎比一般有内胎式轮胎厚得多,且表面又有一层优质橡胶,充气后外表张力增大,在内表面形成一…  相似文献   

16.
1895年,法国人安德烈.米其林发明了汽车充气轮胎。1903年,固特异(Goodyear)轮胎公司的利奇菲尔德获得了无内胎车轮的专利,这个专利就是把空心的内胎和起保护作用的外胎合并成一个整体。1949年,固特异轮胎公司将无内胎轮胎用在汽车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产摩托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已广泛地应用于摩托车上),特别是高档的骑式车和踏板车,大部分车型均有标准的无内胎轮胎装备。一、无内胎轮胎的特点无内胎轮胎常称“低压胎”、“真空胎”,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线轮胎两种。无内胎轮胎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磨性,并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散热性能。特别是子午线轮胎,由于胎冠角为零,在车辆高速前进时变化量小,并能保持较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较小的摩擦,有利于震动冲击的吸收和车速的提高。无内胎轮胎比一般内胎式轮胎厚得多,且表面又有一层优质橡胶,充气后外表张力增大,在内表面形成一定的压  相似文献   

18.
轮胎的损坏原因汽车轮胎的使用性能是以利用压缩空气的性质和轮胎的弹性为基础的。汽车轮胎随和传递汽车与路面的全部作用力,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复杂的变形。因变形发生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使轮胎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因此,轮胎的损坏基本上是力和热作用的结果。轮胎损坏的主要形式有胎面磨损、帘线松散或折断、帘布脱层、胎面与胎体脱胶以及由上述结果引起的胎体破裂。胎面磨损的原因是轮胎与路面间的相对滑移和摩擦。汽车行驶时,胎面除了承受来自地面的垂直反力外,还承受轮胎变形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切向力和横向反作用力,使得轮胎与地面…  相似文献   

19.
<正>高速公路行车爆胎原因分析引起高速公路上爆胎的主要原因是轮胎温度过高,使轮胎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由于轮胎在旋转过程中快速反复变形,材料内部因摩擦生热;同时,外胎与内胎之间、轮胎与轮辋之间以及轮胎与路面之间也因摩擦而生热,使轮胎升温。  相似文献   

20.
<正>无论是几万元的微型车还是上百万元的豪华轿车,转向、加速和制动等驾驶动作都要通过轮胎执行,而每条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却只有巴掌大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轮胎是否可以用10年?一般情况下,轮胎的使用时间不超过5年,或在综合路况下的行驶里程不要超过6万km。若平时以非铺装路面行驶居多,则建议提前更换。在上述时间周期或行驶里程内,若轮胎出现以下信号,建议立即更换:·胎面厚度接近胎面磨损标记;·轮胎出现鼓包、胎面变形等受损情况,且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