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高架桥下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加剧。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桥下停车场实施建设的条件、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与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2.
私人小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居住区历史配建不足,导致上海中心城居住区停车供需矛盾逐渐加重,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居住区环境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及时研究、探讨缓解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措施。分析了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的主要成因,结合国外城市应对居住区停车供需矛盾的主要经验,从提高配建水平、鼓励内部挖潜、规范内部停车、推动错时停车、增设夜间时段性车位等方面,提出缓解中心城居住区停车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高架桥下社会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心区高架桥下净空较大,使得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成为可能,并能部分缓解城市中心区域的停车难问题。通过对杭州市艮秋立交桥下公共停车场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停车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停车场规模、出入口位置及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此类项目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专题导读     
<正>"协同发展与交通实践"是2015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8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发展需要协同。城市交通面临的诸多问题,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交通运输的观点去看待。无论是交通资源配置、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还是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停车难等现实问题,都涉及城市社  相似文献   

5.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福州市停车问题的现状及停车难产生的原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停车经验,把停车问题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给出了解决停车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最终目的是通过发展“静态”交通完善“动态”交通,从而合理规划城市停车设施的布局,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30年中国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城市交通也得到快速发展,但面临严峻的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绿色出行环境差和停车难等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特性与成因,指出新型城镇化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和制定交通政策的新导向。基于旧城改造中优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交通需求管理、城市内外衔接交通设计等典型案例探讨现实问题的对策。从城市居民合理需求的满足和城市整体运行效率提升角度,引导学术界关注城市交通学的理论研究。最后,重点讨论大数据环境下城市交通网络构建和运行、特大及超大中心城市都市圈交通网络协同优化,以及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应用3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冯天军  丁超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5(12):124-124,126
分析了老城区的停车特性,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规划布局方案,并给出了停车策略建议。通过划分停车影响区域,均衡停车设施交通负荷,达到提高影响区域的交通运行效率、缓解老城区"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城市交通面临严峻考验,动静态交通之问的矛盾以及“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但一直以来静态交通规划均以满足停车需求为主,缺乏考虑与公共交通等方面的联系.本文对公交可达性水平分析方法在城市静态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介绍,该方法将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交通设施和交通管...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渐渐成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但城市车辆保有量的提高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最让每一位笃车者头疼的莫过于寻找停车位;同时,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改善城市静态交通,逐步解决大中型城市停车难这一新的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现代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因停车难、乱停车而造成的交通阻塞、绿化破坏、车争人道等现象越来越严重,社会反映非常强烈。规范和加强城市停车管理工作,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城市交通发达,各种车辆的保有量迅速增加,但由于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建筑不断扩张,城市中可利用的地域空间已越来越少,使"停车难"问题表现得愈来愈突出.于是,为解决这一矛盾,各国都在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车位紧张带来的交通压力并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2011,(4):102-105
南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本项目是江苏省内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同步编制的规划。在"两规"协调方面,对交通走廊与城市发展轴线、交通分区与城市功能分区、交通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专题研究,并反馈给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了城市交通规划与总体规划编制的有效互动。在综合交通系统构建方面,从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面展开:市域层面,以江海高效联  相似文献   

13.
城市核心区交通量大,交通拥挤程度高,停车难问题突出;而核心区停车设施布局基本固定,可调整空间有限。通过提出区域停车诱导系统三级诱导标志牌的布局策略,构建了以上层管理者和下层出行者成本均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广义"成本-效益"双层目标规划模型,确定三级诱导标志牌的布设数量;然后根据交通组织原则、对比不同点位的诱导信息量大小,提出了城市核心区域三级停车诱导标志牌的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4.
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交通系统。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静态交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静态交通信息化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促进排堵保畅,形成良好的经济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交通系统。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静态交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静态交通信息化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促进排堵保畅,形成良好的经济环境,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145-1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强劲,停车难问题随之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动态交通,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加强城区道路停车管理,规范临时占道停车秩序,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通过大量对城区临时占道停车管理和运营的调研,提出通过突破占道停车管理系统的三个关键技术来建设完善的自助交费占道停车管理系统,解决目前日益尖锐的停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高速增长 ,交通工具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有很大发展 ,传统城市停车场的规模、数量及品质等日显不足。停车场是静态交通 ,只有将停车场与城市交通规划、场地设计以及环境美学有机结合起来 ,综合考虑相互协调 ,才能创造有地方特色、环境良好的绿色静态交通设施 ,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 ,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美化城市市容。  相似文献   

18.
伴随汽车进入百万时代,交通拥堵、尾气污染、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经济腾飞所带来的交通和污染双重问题,困扰着政府.也直接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不仅是厦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何尽可能地改善环境和交通现状?怎样才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市民的舒适出行需求?定制商务通勤车.是解决良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许多城市,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与有限的停车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难停车”已成为城市交通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因为它不仅仅是静态交通问题,作为动态交通的起点和延续,也影响着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胡润州 《城市交通》2007,5(2):10-13
从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私人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不断加快的问题入手,对2006年武汉市城市交通状况进行了分析:城市公共交通虽然有了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城市停车缺口将继续扩大,2007年停车难将进一步加剧;重点地区如中心区、商业区与过江交通拥堵加剧,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交通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对策,从交通供给与需求、居住与就业、交通管理与公共交通策略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