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因为口头传唤简化了程序,缩短了时间,有利于提高案件办结效率,而为基层公安民警普遍接受和采用。又因为道路交通违法案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现场发现”,完全适用口头传唤,口头传唤也成为公安交警最常使用的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立法规定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主要有两种 :一是实质标准。它是指经证明的案件事实达到何种程度 ,是何种性质的事实 ;二是形式标准。它是证明标准的外在标准 ,它是指证明标准表现在立法上的具体规定。在这两种证明标准中 ,实质标准决定了形式标准的内容 ,而形式标准则反映了实质标准的要求 ,二者相辅相承 ,统一在诉讼证明标准中。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 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第 6条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 ,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第 1 62条规定 :“在被告人陈述后 ,审判长宣布休庭 ,合议庭进行评议 ,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 ,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 )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 ,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上述规定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即排他性标准。其实质标准是达到案件的“客观真实”,形式标准为“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是司法层面上的理解与操作问题 ,是刑事证明能否达到实质标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着轿车走进家庭的飞快步伐,有车族骤然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保险合同与损害赔偿争议成倍增长.笔者在办案中发现,在诸多车险理赔案件中,因“霸王条款”引发纠纷的案件约占这类案件的三分二.常见的“霸王条款”有哪些?该如何依法破解?下面案例会给你维权提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削足适履     
岱岩 《驾驶园》2009,(9):84-85
任何审判都要依据法律法规,法院是审判机构而不是立法机构。然而宁夏灵武法院的判决书,竟把审判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修改了。经他们“修改”后的条文,有力地支持了案件被告——灵武运管所。案件中的原告——被罚的出租车司机认为:法官若想支持运管所,也应该先向立法机关建议修改法规,而不能自己来“修改”法规条文。  相似文献   

5.
金融海啸后香港股市上窜下跳,几只香港人“吃定”的稳实股也开始摇摆不定,变得让人“没有安全感”,近期电讯盈科私有化事件就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一私有化案件从通过到再聆讯被否决一波三折的过程吸引了不少关注。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8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在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217件驰名商标,湖南恒润高科有限公司“恒润”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7.
近期,交通民警在交通管理中,频频遭遇某些“强权”侵害的案件多次见诸报端,他们挥舞“特权”的“大棒”,向代表国家行使交通管理职权的民警屡屡出手,表面看来虽找回了他们注重的“颜面”,打出了他们固守的“官威”、“权威”,但我们的党和政府却失去的太多、太多。这种现象值得思考,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部队安全稳定工作,防止案件、事故发生,72965部队近期利用20天时间,扎实开展了“四项检查清理”工作。通过听取汇报、现地检查、查阅资料、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买来骑了不到两天就坏了,“三包”期内不“三包”,店主偷梁换柱欺骗用户……骤然而起的摩托车纠纷成为湖州市消费投诉新热点。据湖州市消费者协会统计,1996年以来,该协会已受理各类摩托车投诉案件68起,除了摩托车本身质量问题外,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08,(10):65-65
“十一”黄金周出游人员较多,是长途车、公交车盗窃案件的多发期,因此警官提醒大家出门旅行要注意防范以下盗窃伎俩: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小延误费用的可变车道数调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在“潮汐式”车流条件下道路的双向流量不平衡,研究以用户最小延误费用为目标的可变车道变换调整方案。将可变车道数作为决策变量建立模型,并给出模型的求解步骤。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结合具体算例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可用性,并计算出合理的可变车道数。结果证明当方向分布系数大于等于2/3、道路交通条件允许时,设置可变车道可降低所有车辆的延误时间和延误费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的推进速度加快、交通量与日俱增,城市道路中主辅道出口与相交道路位置对区域交通组织有较大影响,以两条道路的主辅道出口的实际案例,通过不同的交通组织形式及实测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并采用VISSIM仿真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对不同流量、不同交通组织状况下的主辅道出入口通行能力及通行效率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不同流量、出口与相交道路的间距等参数情况下的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多用户多准则城市交通网络非稳定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反映现实中交通出行者实施出行与否的决策过程,通过对实际城市交通网络状态的分析,引入了非稳定均衡网络状态的概念。同时通过对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的深入分析,引入了多用户多准则非稳定均衡网络状态的非线性互补问题模型和变分不等式模型,并利用超级网络的概念证明了两者的等价性。新模型能够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决策、目的地选择决策、出行方式选择决策以及出行与否决策合理的整合在一起,从而可完整的反映城市交通流的形成模式。给出了求解多用户非稳定均衡态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的修正投影算法,并通过一个数值例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论部分给出了多个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交通组织概念及发展历程,介绍了交通组织设计理念、方法与实践应用案例,指出交通组织设计是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功能和体现交通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基于交通科学规律来应对交通问题的方法和抓手,提出建立规范流程与形成长效机制,使其成为保障城市交通功能与品质的技术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路线、立交线形设计中,常常因某些控制因素的制约,对线形的几何设计有特殊要求.该文结合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实例中遇到的视距设计不足的具体问题,重点阐述线形指标提高受限制时,可采取的保障视距的某些特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瓶颈点,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所在。交通控制是调控交通流、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的关键策略,在效费比上具有较大优势。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常规车辆(Regular Vehicle, RV)、网联车辆(Connected Vehicle, CV)和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 CAV)组成的智能网联新型混合交通流,推动着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对象、数据环境和控制手段的变革,为交通控制提出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交通控制理论方法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交叉口控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根据路权特征,先从单点交叉口、干线交叉口和路网多交叉口3个层面梳理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共用设施交叉口控制研究,包括交通信号配时、车辆轨迹/路径规划以及车辆轨迹-信号配时协同控制。然后介绍自动驾驶专用设施交叉口控制研究,包括CAV专用车道、CAV专用路段、CAV专用区域和快速公交-CAV混合专用车道。通过对现有成果的梳理发现:虽然新型混合交通流交叉口控制研究取得了部分进展,但RV驾驶行为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多数跟踪算法对车辆等交通目标在行驶过程中的尺度变化、姿态变化的适应性差及在跟踪过程中使用固定尺度的跟踪框,导致所构造的目标模板包含大量背景信息,引起跟踪漂移甚至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与超像素目标性度量的尺度自适应多示例交通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对多示例学习中的特征维数进行降维,减少算法计算的复杂度。其次,采用超像素目标性度量进行局部尺度自适应调整,解决多示例跟踪算法中的尺度适应问题。此外,引入基于目标判别机制的分类器更新,利用连续帧中目标的相似性判断跟踪目标是否存在遮挡或漂移问题。依据目标判别的结果,实现变学习率的分类器参数更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良好的跟踪鲁棒性,在车辆目标发生遮挡、尺度变化、三维旋转等情况时均能较好地跟踪目标,通过对不同的交通视频序列进行测试,算法的平均中心位置误差远小于对比算法,仅为3.92像素,其对比算法CT跟踪、MIL跟踪及WMIL跟踪算法的平均位置误差分别为56.96像素、35.36像素及58.54像素,平均重叠率达80.1%,较CT跟踪、MIL跟踪及WMIL跟踪算法分别高44.9%、45.3%和45%,满足智能交通监控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应急物资需求的预测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而能否做出准确的预测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考虑时间对特征因素的影响,采用了熵值法确定特征因素权重系数,运用灰色关联度算法计算案例间的相似度,使用了基于时间因素影响的权重调整的方法,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物资需求预测模型,从而求得相似案例,以解决灾区应急物资需求问题.通过对5个源案例与目标案例各个特征因素的相似度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城市最大乘用车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城市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预测城市内可容纳的最大乘用车保有量。预测模型是一个双层优化问题,其中上层是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最大乘用车保有量模型,以交通小区的乘用车保有量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各路段的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下层是道路网上的用户平衡分配模型,模拟乘用车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预测交通需求在道路网上的分布及行驶特征。开发了一个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算法用于实现上下层模型间的反馈及同时求解两个优化问题。利用实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小半径曲线路段的各种交通事故形态,对事故的成因作了分析,并指出现行相关规范的不足,提出了长直线及小半径曲线的界定方法;结合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交通事故的实例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通过适当的措施和手段,可以大大减少这种路段上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