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证明使用BMA制备SMA-13混合料是否具备可行性,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示范路铺筑和资料调研等手段,研究BMA改性SMA-13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总结示范道路的铺筑过程与检测结果,并分析该混合料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BMA改性SMA-13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示范道路的铺筑进一步验证了使用BMA配制SMA-13混合料的可靠性;BMA改性SMA-13混合料的生产成本比SBS降低30元/t,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罗长高速公路B2合同段为例详细介绍了无纤维SMA-13改性沥青表面层的生产与施工过程,提出了无纤维SMA-13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并对铺筑路段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实践表明,只要施工管理得当,无纤维SMA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大风、大温差地区沥青路面降温特性,文中探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并通过红外热成像仪监测现场施工时AC-20C和SMA-13在铺筑过程中的降温曲线,分析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风速、不同混合料类型下各混合料的降温特性,并计算有效碾压时间。结果表明,2种类型混合料降温速率随着风速的增大和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增大,有效碾压时间也随之减少;相比于AC-20C沥青混合料,SMA-13受风速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风速、环境温度作为变量的2种沥青混合料有效碾压时间的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4.
3 沥青混合料铺筑 (1) 施工环境条件 普通沥青混合料铺筑时,气温与路床温度均应高于 10 ℃,且应在干燥、清洁并经整平的下卧层上铺筑.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1,(5)
依托广东某高速公路项目,根据SMA-13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实测温度数据和工后实测抗滑特征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SMA-13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和SMA-13抗滑特征指标的敏感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施工环节、施工温度与不同抗滑特征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施工环节、施工温度对不同抗滑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5遍碾压是SMA-13施工过程中温度快速下降的拐点时间;0°~45°轮廓峰顶夹角比例是SMA-13沥青混合料最敏感的抗滑特征指标;不同抗滑特征指标受不同的施工环节和SMA-13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确定SMA-13沥青路面在不同施工环节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高黏度改性沥青SMA-10混合料在道路超薄罩面养护技术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实际工程,主要从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性能检验、现场施工等方面展开。结果表明,高黏度改性沥青作用于SMA-10沥青混合料展现出优异的道路使用性能,且工程效果显著,可为道路超薄罩面加铺养护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SMA-13抗滑表层的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问题,根据206(烟黄段)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所进行的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合当地气候的SMA-13生产配合比,并且成功进行了15 km试验路段的铺筑.  相似文献   

8.
依托新沂河大桥桥面铺装改造工程,介绍U-PAVE10沥青混合料胶结料与级配的特点。通过室内试验验证其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常温疲劳性能,并与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U-PAVE10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均优于SMA-13沥青混合料。另外,现场施工检测结果也显示U-PAVE10沥青混合料能够保证混合料在温度散失较快,且碾压不能开振条件下的压实效果,且密实不渗水,表面抗滑性能良好,表明U-PAVE10沥青混合料作为超薄罩面技术应用在混凝土桥面铺装改造工程中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结合水界高速公路SMA-13混合料设计与施工的实际情况,对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SMA-13抗滑表层的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问题,根据206(烟黄段)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所进行的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合当地气候的SMA-13生产配合比,并且成功进行了15km试验路段的铺筑。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广东惠清高速公路工程路面的使用性能,采用一种间断级配的骨架嵌挤型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层SMA-10,通过材料的比选、配合比设计优化、路用性能验证、实体工程的铺筑及检测,探讨了该超薄磨耗层SMA-10作为上面层铺筑的应用效果。研究中通过选用坚硬、耐磨的辉绿岩集料并进行级配优化设计,确定了油石比为6. 4%的超薄磨耗层最佳配比;经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以及抗滑性能等试验验证,设计的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路面上面层具有较优的路用性能;广东惠清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采用3 cm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SMA-10的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在全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过快及行车安全问题,以SMA-05、AC-05、OGFC-10作为超薄罩面层材料,采用马歇尔法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通过车辙试验和加速磨耗试验,评价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性能。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结构SMA-05的高温稳定性最优;随着加速磨耗次数的增加,3种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演变规律一致,OGFC-10混合料摩擦系数衰减最快,AC-05和SMA-05混合料的摩擦系数衰减幅度较小,其中SMA-05混合料的持久抗滑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3.
低温环境下温拌沥青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夏(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贵州境内毕节至生机段路面的冬季施工项目,添加Sasobit温拌剂分别铺筑上面层SMA-13、中面层AC-20C和下面层AC-25C路段,运用红外热像仪和无核密度仪监控温拌沥青混合料温度及压实效果。实践证明:温拌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冬季施工中的成功应用,显示温拌沥青技术能在低温环境下降低施工粘度、延长摊铺碾压时间,同时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且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谢丽  吴旻 《上海公路》2013,(3):12-15
SMA-9.5薄层罩面能够有效改善路面行驶质量、车辙性能及抗滑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以江苏省苏南某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进行了薄层罩面混合料SMA-9.5配合比设计及性能验证,分析了薄层罩面前老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及处治标准,同时结合现场施工总结了SMA-9.5混合料施工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实践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国辉  关长禄  陈波  郭宏斌 《公路》2003,(10):95-99
运用美国Superpave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理念,采用旋转压实仪(SGC)方法,通过对改性沥青结合料、SMA-16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及各项指标分析,综合评定长余高速公路SMA-16结构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指导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16.
郑传峰  马新 《公路工程》2009,34(4):73-76
车辙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评价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进行,其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大量实例验证.但是不同类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的评价结果准确性存在差异.针对AC-10、 AC-13、 AC-16、 SMA-13、 SMA-16、 SMA-20等6种沥青混合料,采用不同压实荷载成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检验采用动稳定度DS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判定的准确性、适用范围并提出采用相对变形进行骨架密实类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辅助判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颗粒状和絮状两种木质素纤维在SMA-13沥青混合料中的室内试验研究情况,同时介绍某进口品牌公司生产的颗粒状纤维首次在甘肃省某条高速公路上的试验路铺筑情况,意在积累经验,为今后国内相关工程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桥沥青铺装结构对桥面铺装性能有显著影响。文章在对混合料原材料性能检验、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对铺装组合结构的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开展了研究,并推荐上面层SMA-13加下面层SMA-10的沥青混合料组合结构作为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  相似文献   

19.
浅谈SMA-13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材料组成及结构,结合湖南衡枣高速公路SMA-13施工实践,阐述了SMA-13路面的材料选择、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要点,为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常温温拌沥青混合料SAC-10的材料特性、施工特性出发,依托甘肃省农村公路养护建设项目的实施范例,分析常温温拌SAC-10沥青混合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上铺筑的施工技术,并对试验路段进行检测,其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最后,SAC-10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可用于农村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工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