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是我国“数字生活推广年”,数字化生活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我们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信息革命。今年,还是公安机关全面实施“金盾工程”,加快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年,“金盾工程”即公安信息化工程,其目标就是要实现“数字化”警察,大力发展“数字警务”,最终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面  相似文献   

2.
一、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优先建设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交通管理业务信息化 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实施以公安业务信息化与计算机网络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金盾工程”,机动车/驾驶人数据库被列为重点建设的基础资源库。我们在组织开展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管理两个核心系统建设的同时,还开展了交通违法处理、事故信息统计等系统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和公安部“金盾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开展,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愈演愈烈,至今为止,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违法、道路交通事故等信息库都已经实现全国统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部交管局和安徽省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省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金盾工程”的总体部署,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初步建成了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民警执法水平的提高。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形势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要求相比,安徽省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基层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基层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较低,数据更新不及时,尤其是已建的各级交通管理信息应用系统自成体系,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问题突出,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效益还未充分显现,信息化警务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5.
交通管理信息化是大公安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交管信息系统是“金盾工程”建设和应用最早、取得效益最明显的系统之一。经过十多年努力.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单一到集成的过程。总体上可概括为五点:一是建立了部、省、市三级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二是大规模开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交管主要业务全面实现信息化,机动车登记、  相似文献   

6.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简称PGIS平台)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是国家信息化建设战略性重点工程"金盾工程"的有力支撑,2008年开始由公安部组织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PGIS平台具有统一标准规范、基础数据、共性技术、应用模式等特征,采用部、省、市多级分布式部署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工程信息资源传输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河北省大广高速公路衡大段筹建处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中,并把信息化技术、项目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三者相结合,以动态管理平台为工具.实现全体参建单位在同一平台上开展管理工作。结果表明,该平台借助专业技术服务.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是公路建设管理中一项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公安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三低”现象 信息化建设的“自闭性”,主要表现为“三低”现象,即共享程度低、实战效率低、白愈能力低。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建设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所在。要以电子政务为龙头,带动交通行业信息化。阐述即将建设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信息化基础工程平台和交通业务系统等。到“十五”末基本建成江苏省交通行业统一的宽带高速互联网络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和中心数据库平台。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是公路建设过程中,从项目立项审批到工程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路造价管理的发展过程、我国公路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和目前运行情况出发,对我国公路造价管理现状、影响公路造价的主要因素以及目前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阐述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造价管理模式由计划模式逐步过渡到以造价咨询协会或造价行业协会管理模式的必然性,提出在新形势下我国造价管理部门该怎样加强和深化造价管理工作,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10,(3):22-22
全国首创的绿色地铁,到底是什么颜色?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日前发出公告,将在轨道交通的全过程引入绿色建设概念,并针对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和1号线一期工程的绿色轨道交通建设技术研究项目进行国内招标。  相似文献   

12.
建“两型高速”是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汝郴高速公路建设以和谐为指导思想,提出“两型高速”理论,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在保护自然环境、构建路地和谐等方而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的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汝郴高速公路在追求“两型”高速建设中所运用的一些理念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际快讯     
《轨道交通》2014,(4):18-18
土耳其中国制造高铁即将通车中国首条海外高铁“安卡拉一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工程”目前已进入工程收尾和测试阶段,即将全线通车。这条中国在海外第一个“走出去”高铁,彰显了中国高铁制造业纯熟和专业的实力。安卡拉一伊斯坦布尔高铁项目是土耳其目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全长533公里。一期工程至埃斯基谢希尔,已于2009年通车。二期工程项目里的158公里由中国铁建牵头承包建设,合同金额12.7亿美元,设计时速250公里。高铁通车后,两地的运行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  相似文献   

14.
黄得承 《轨道交通》2010,(11):70-72
在这《解密港铁》专题系列的前五篇文章中,我们探索了“港铁”如何管理地铁建设项目,分析它们管理项目范围、成本、工期、和质量等的机制。同时我们提出了成功管理项目的五项基本原则:流程、计划、控制、沟通、和信息化,又称“理念圆环”,用它来解读国际先进的企业项目管理秘密,相信值得中国轨道界参考和借鉴。本篇以实际案例作为这专题系列的结尾篇,简述“上海地铁”在推进建设项目管理业务全面提升的进程中,坚持以流程为侧重点的信息化策略,先抓住流程的关键,并据此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建管平台”,把规范化的计划、控制、和沟通工作落到实处,为上海地铁实现大规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快浙江省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通作为基础产业、先行产业,为保障全省目标的实现,省厅提出要在2015年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交通现代化的“两个率先”。经省政府批准,本届政府实施交通“六大工程”。交通信息化是交通现代化的标志,是交通“六大工程”的技术保障和有力支撑,是“三高”精神的有效载体和直接表现,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交通中心工作,促进交通中心工作,实现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底,中央将货币政策由以往的“适度从紧”转变为“从紧”,2008年央行货币政策的最新基调是“货币从紧+信贷调控”。而我国在2005~2020年间将新建高速公路5.1万km,交通部又制定了“十一五”建设农村公路“五年千亿元”的规划。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都进入了建设高峰期。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从紧货币政策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问题,研究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创新,适时、合理、经济地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7.
城轨资讯     
《轨道交通》2013,(8):18-19
深圳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坪山线”力争2014年6月提前动工 据悉,目前深圳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坪山线”线站位及车辆段方案基本稳定,并于近日向市规划国土委坪山管理局进行专题汇报,力争2014年6月提前动工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十五”期仅上海港和长江南京以下沿江港口就建成了9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2亿吨,其中建成专业化集装箱泊位32个,新增通过能力1000万TEU。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性起步工程,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用3年时间就优质高效地建成了5个集装箱泊位和东海大桥、芦潮物流园区,并顺利实现了开港运行。此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相继完成,使长江口航道水深由7米增深至10米,三期工程即将开工,预计2009年达到12.5米水深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将达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09,(11):32-32
近几年,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在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在本届“高速铁路国际峰会·中国2009”上,围绕“深入高铁市场发展,加强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小组讨论,研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快加强高铁技术体系建设,如何将技术与市场深入结合,为中国高铁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小组讨论由本届峰会主办方鸿与智《轨道交通》杂志主编邓艳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  相似文献   

20.
国防工程不但是国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我国国防工程项目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的基础上,参考地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国防工程设施建设管理给出指导性建议:改进国防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引进国防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国防工程资金风险控制和构建国防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