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能 《工程科技》2010,(1):53-60
本文简要叙述了路面基层(级配碎石垫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并对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高原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常见问题,阐述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素,提出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评估,为优化高原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有效避免裂缝问题,结合多个项目实践经验,对基层裂缝成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具体包括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化等,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不易压实的问题,文章以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为例,针对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成型后崩边、边部线形不顺直、底部不密实、平整度较差等问题,介绍了29cm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并从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合料生产、摊铺、碾压等方面介绍质量控制要点。经现场检测表明,该型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效果好,各路用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作为一种透水性基层应用于旧路加宽改造,解决了路面内部的排水,其应用前景广阔.从施工前期准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控制四个方面,对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在G104旧路加宽改建工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广西水南路第三合同段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施工,详细介绍了基层配合比的设计、控制及验证过程,并提出了水稳级级配碎石的优缺点及减轻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托灌阳至凤凰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分析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含水率不稳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强对拌和站管理人员的施工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控制不同批次碎石尺寸、为料仓搭设顶棚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含水率稳定性的控制措施,并阐述了该工程实例所取得的含水率稳定性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干缩特性是其最重要的路用性能之一,关系着路面的使用寿命.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含水量、压实度等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干缩特性的影响,为其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部二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西部地区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结合广西富川麦岭二级公路施工实践,探讨西部地区二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特别是容易产生收缩开裂,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广西南友公路工程试验实例,介绍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提出了施工控制的要点,为确保施工过程中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排水顺畅,解决沥青剥落及粗集料离析等相关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泥稳定碎石运用EDTA(乙二酸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水泥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不同版本试验方法、不同测定时间、不同混合料含水量等对水泥含量结果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2009年出版规范要求的溶液加入顺序和静置时间,方能使试验结果精确、可靠;对超出水泥终凝时间,EDTA滴定法测定水泥稳定碎石中水泥剂量需作龄期效应校正;标准曲线的制定过程必须与现场的施工情况相吻合,且标准曲线的过筛尺寸要和滴定试验的过筛尺寸相一致;在同一标准曲线下,滴定测得的水泥剂量随着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技术在公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玮 《西部交通科技》2013,(11):9-12,20
文章以国道G324线岑溪至容县(容县段)一级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为例,总结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施工工艺,分析其应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结合工程应用的效果,评价稳定碎石冷再生技术是一种经济合理的路面改造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的作用原理及形成过程,阐明了在二级公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要点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乳化沥青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对比试验,分析采用不同的乳化沥青剂量,以及采用掺加2%水泥和不掺水泥两种类型混合料对乳化沥青稳定再生集料的稳定度、流值、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等性能指标的影响,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再生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泥搅拌桩作为一种较好的地基加固技术,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水泥搅拌桩的适用范围,设计前期准备工作、设计参数等水泥搅拌桩设计关键技术和施工成桩试验、施工参数设计等水泥搅拌桩施工关键技术,并介绍了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方法,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夯实水泥土桩的内容、特点,着重介绍了夯实水泥土桩的设计方法,以及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法,分析了夯实水泥土桩在道路工程中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描绘了夯实水泥土桩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祥周至龙邦二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为例,介绍采用旧路油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再生利用的大修施工方案,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碎石再生料下面层(AM-16)、沥青碎石封油层、水泥稳定碎石再生基层等方面阐述了路面各结构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车速、轮胎接地应力、结构层厚度及模量情况下的水泥稳定基层进行了疲劳寿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车速的增大,基层疲劳寿命不断增大;(2)随着轮胎接地应力的增大,基层疲劳寿命逐渐减小;(3)基层疲劳寿命随基层和面层厚度的增大均呈增大趋势;(4)基层疲劳寿命随基层模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随面层模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