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方向感的地铁站地下空间可识别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地铁站的地下空间特点,从方向感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阐述了作为汇集大量人流的快速轨道交通方式的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对城市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库,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分布现状,不仅可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更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洪雷 《北方交通》2021,(1):79-82,87
现代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空间需求急剧增长,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是缓解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依托南京市横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研究不同工况下城市明挖隧道与地面夹空层空间的高效利用措施,同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埋深较大的明挖隧道,建设地下停车场、平行于隧道的辅助道路或地下空间出入口,能够在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十分重视城市道路设计。本文以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子夜路的道路设计为例,主要从车辆行驶空间、地下管线空间、绿化景观空间,以及人行体验空间等方面对道路体验空间的设计打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某城市特大型地下停车场出口隧道工程的设计内容,包括隧道总体布置及隧道结构设计、基坑支护方案、隧道装饰设计、隧道附属设施设计等,对于今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一些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式进入多样化发展阶段,城市隧道引领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结合近年来城市隧道爆发式增长进程中,在建和运维项目中的隧道节能与环保技术等调研分析成果,将绿色建筑理念进行延伸,提出绿色隧道概念,并聚焦隧道设计、施工和运维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从隧道毗临空间利用、装配式建造、噪声控制、通风环保、照明节能、地热节能利用和智慧运维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探索,相关成果能为隧道绿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睿  杨大伟  张玉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0):144-144,146
通过对西安市交通现状的分析,从城市发展及动态交通、静态交通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西安市交通矛盾的方法——开发地下交通空间。进而提出了核心区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和地下停车系统的规划要点和构想。  相似文献   

8.
地下道路网络是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地下道路在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优势。根据地下道路承担交通功能的差异,将地下道路分为系统性地下通道、区域性地下隧道、地下车库连通道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指出各类型道路控制指标和规划要点,并进一步研究提出地下道路网络化发展的策略。最后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上述研究在具体城市地下道路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引言 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的分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不仅利用于铁路、公路交通和水力发电、灌溉等水工隧道外,也用于上下水道、输电线路等大型管路的通道,还将过去理解为地下通路的隧道概念,扩大到地下空间的利用方面。包括诸如地下发电变电所、地下停车场、大型地下车站、地下街道等适用隧道工程技术的建筑物。我国的公路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车行、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1.
顾民  陈小鸿 《城市交通》2005,3(2):56-59
对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进行了定义,总结了国外地下空间集约利用的现状和分层使用的情况。以上海市道路地下空间所埋设设施深度的典型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需求特点,提出了道路地下空间应划分层次满足空间的集约利用,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原则,以满足城市道路地下空间集约利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车行、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太阳光照明已经运用到建筑室内、地下空间,但在隧道照明工程中还有待开发。文章提出了如何将太阳光通过太阳光跟踪和汇聚系统、太阳光镜面反射系统引入隧道和电能照明互相补充,解决隧道洞口段照明问题,并初步阐述了太阳光、电能混合照明技术的设计思路及其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刘翠 《交通标准化》2013,(10):100-102
合理地设计管线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尤为重要.城市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主要阐述城市道路综合管线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设计难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向大跨度、多功能、深地下和立体交叉方向发展,对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对中国新建城市大跨度地下工程和欧美当代地下洞室工程的研究,分析国内外城市大跨度地下工程的建设思路和特点,总结这些地下工程在勘察选址、设计和施工以及规划方面采用的方法和经验,对今后地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相似文献   

16.
未来大城市轨交客流和地下道路客流走廊部分重叠,轨交站点区域地下空间交通资源利用困难。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站点同时存在轨交7号、15号线和下穿公园地下道路,将轨交15号线规划设计、道路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生态规划、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统筹考虑,在规划阶段对上述功能进行协调、实现同步建设,避免地下交通工程重复开挖,旨在构筑城市新型综合生态立体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预测,21世纪是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将会转入地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的战略性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布局优化及经济的发展,已成广泛共识。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带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如在大型换乘站地区建设地下开发综合体;同步建设地下车行和步行系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等。此外,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车库、过街地道、地下变电站、地下储库、地下水库和泵站、取排水隧道及其他市政公用管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大量利用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8.
路用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向地下发送脉冲形式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地下目标体,如空洞、路面结构层分接口等时,电磁波便发生反射,返回到地面时由天线接收。在对接收到的雷达波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接收到的雷达波形、强度和双程走时等参数可推断地下目标体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采用地质雷达对路面脱空缺陷雷达检测进行初步研究,得到了路面脱空缺陷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洁娜 《广东交通》2009,(6):40-40
据有关部门最近透露,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计划耗资20亿,打造广州市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和全市第二大地下空间。体育中心地下空间拟建能容纳6800辆汽车的全城最大地下车库。该地下车库可通过密集的地下走廊和隧道,连通珠江新城捷运系统、地铁1、3号线、BRT体育中心站等公共交通节点,并串联起这个庞大的地下商业城。体育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工程计划2010年4月建成,亚运前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地铁与综合管廊作为城市中网络化建设的重大市政工程,所处地下空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重合性,因此,统筹规划设计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工程投资的节约。然而,早期的地铁工程没有为综合管廊预留建设条件,造成交叉段管廊功能削弱等一系列问题。基于目前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全面梳理了两者的建设时序和空间关系,研究了各种情况下地铁与综合管廊协调建设的关键技术对策,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