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乡村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坑洼不平。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会对行驶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乡村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坑洼不平晴天,特别是久早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雨天,特别是久晴遇上连阴雨时,土壤浸泡成饱和状态,路面上积水、泥泞,沟壑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因此,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公路》1957,(7)
南通海门启东线新港文隆镇段,全长8公里,原路基土壤属细沙土。1955年8月疏浚文隆河时,由于河道的拓宽、浚深、裁湾取直,部份路基被削裁、改道和加高,致使路面松软,高低不平,波浪、车槽满布,行车颠颇缓慢,8公里需行驶40分钟,影响交通运输。为了改善土路的技术状况,并为今后铺装正式路面奠定良好基础,1956年6月南通养路段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发动民工,利用大生二厂埋藏在地下十多年的煤屑,改善了这段土路。计用民力6,388个工日,现金290元,每公里折合834.75元,其中工本费占154元(民工折价每工以1元计)。用煤屑改善后的路面,经过半年来雨雪和冰冻及行车的考验,路面变形不大,一般尚合乎标准,达到坚实平坦,提高了车辆通过能力和行车速度(目前8公里只要10分钟)。事实证明,充分利用民力、就地取材,用煤屑来改善土路面是一个很好的有效措施。兹将煤屑改善土路的一些经验分别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4.
路上行车,外界环境千变万化。在雨天的泥泞路面或者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车辆很容易淤陷在坑坎中。掌握一些应急处理措施,有些时候可以使你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车辆制动工况下路面抗滑性能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以车辆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为仿真平台,提出采用轮胎解析参数、整车参数、路面抗滑值构建耦合关联的车辆-轮胎-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湿滑路面状态下弯道行驶车辆的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情况,探索路面抗滑性能与表征行车安全风险的运动学参数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抗滑性能影响车辆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较低的弯道路面抗滑性能易使车辆在制动时出现急速横摆、甚至侧翻的交通事故;车辆两侧轮胎接地面抗滑值不均衡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高于对直道行车安全的影响,车辆极易在弯道制动时出现因抗滑值不均衡而无法保持有效转弯半径、进而冲出车道的交通事故.研究可为制定弯道行车安全的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公路》1957,(2)
问:土路、改善土路、简易路面、低级路面和过渡式路面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答:土路包括天然土路和改善土路,通常所称的土路系指天然土路。凡原来路基土壤没有用其他材料处理的道路叫做天然土路。当采用添加天然材料或加工材料或工业废品等来改善原来路基土壤的就称为改善土路。但改善县的厚度不是5公分时,仍算作天然土路。简易路面是指用当地廉价材料以简单的施工方法而修成的薄层路面,它只能承受轻量交通。按路面等级来说,改善土路和简易路面都是属于低级路面的范畴。过渡式路面系指用当地廉价的碎石或砾石或块石等按正规的施工方法铺筑的路面,这种路面之所以称为过渡式是因为使用这些材  相似文献   

7.
行车中经常会遇到山路、土路、有雨水的路、沙地路等复杂路段,这个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行车安全,千万不要麻痹大意。 一是通过山区公路时,由于坡道长且陡,路窄弯急,视线受到限制,所以不得空挡滑行,以确保行车安全。在通过弯道、桥梁、涵洞及  相似文献   

8.
肇庆地区公路,多数是经过职工们辛勤劳动改善了的土路,少数是泥结碎石路面和级配路面。为了保持路面平整,延长磨耗层的维修周期,我们就在路面磨耗层上,加铺一层松散保护层。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加铺保护层并加强保养,是保持路面经常良好,消灭搓板,提高行车时速的有效方法。下面是个人在这方面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积雪冰冻地区公路行车安全,提出了基于人-车-路虚拟试验的冰雪道路平曲线段行车安全分析方法。首先选取影响行车安全的冰雪路面摩擦系数、曲线半径、曲线超高值3个最重要参数作为安全影响因素,选定松软雪路面、压实雪板路面、结冰路面3种危险路况,采用纬地三维道路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分别建立了超高值为3%、4%、5%、6%和曲线半径为200、400、600、800、1 000m的不同组合的三维路面,改变3D路面的摩擦系数,并考虑不同等级路面粗糙度和车道数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曲线要素、超高值的冰雪路面仿真模型;仿真模型以小汽车和载重货车为基准模型,然后与道路模型和驾驶员模型构成人-车-路虚拟试验模型;进行了不同车速在仿真道路上的安全性试验。基于此提出了小汽车和载重货车在松软雪路面、压实雪板路面、结冰路面3种路况下,不同曲线半径和超高值对应的安全行驶速度,为合理确定冰雪道路平曲线段的限速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路面附着系数非常低,容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侧翻、制动距离延长等现象,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驾驶员在冰雪路面行车时须做到“九防”。  相似文献   

11.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路面附着系数非常低,容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侧翻、制动距离加长,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驾驶入朋友在冰雪路面行车时须做到“九防”。  相似文献   

12.
姚明 《驾驶园》2009,(2):64-66
北方冬季公路上有冰雪是常有的事,而在乡镇土路尤为严重,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足巨离增加,往往是干燥沥青路面制动距离的3-4倍,这样就扩大了制动的非安全区,容易发生事故。冰雪路交通事故高发,就连老司机都头疼,新手就更是心里没底了。以下总结出的冰雪路行车方案,希望新手们能在这些经验的指导下轻松上路。  相似文献   

13.
潮湿路面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其规律,根据“病源”,对症治理,以利行车安全。一、摩擦力与摩擦系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把荷载传给路面,而路面必须能够承受全部竖向力和水平力,可使汽车制动、牵引及保持行驶方向的稳定。这些水平力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4.
路面条件对行车安全影响很大,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与ADAMS/Solve,建立了车辆模型、道路模型、驾驶员模型以及人-车-路耦合模型,通过改变路面摩擦因数,分别模拟了晴天、雨天、雪天和结冰等状况下的路面条件,进行了闭环仿真试验,得到了车辆模型的侧向位移、航向角以及轮胎侧向反力的响应输出,分析研究了不同路面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路面条件的变差即路面摩擦因数的减小,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转动角速度突变增加;在结冰路面摩擦因数为0.18时,左右后轮侧向力均趋向于0,会导致车辆绕前轮旋转,甚至失去控制,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5.
北方冬季公路上有冰雪是常有的事.而在乡镇土路尤为严重.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增加,往往是干燥沥青路面制动距离的3~4倍以上:这样就扩大了制动的非安全区.容易发生事故。冰雪路交通事故高发,就连老司机都头疼,新手就更是心里没底。笔者根据驾驶实践总结出冰雪路安全行车的对策.希望新手们能在这些经验的指导下轻松上路。  相似文献   

16.
冬季即将来临,冰雪路面上行车危机四伏。就驾驶员如何应对特殊的路面情况和采取的操作方法以确保行车安全的问题,本期开始,记者将采访驾驶货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公交车等多类型的驾驶员,听一听他们的冰雪路面行车技巧。  相似文献   

17.
刘勇 《驾驶园》2011,(11):66-67
冬季即将来临,冰雪路面上行车"危机四伏"。就驾驶员如何应对特殊的路面情况和采取的操作方法以确保行车安全的问题,本期开始,记者将采访驾驶货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公交车等多类型的驾驶员,听一听他们的冰雪路面行车技巧。  相似文献   

18.
路面障碍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路面障碍的概念,分析了路面障碍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类型,提出了消除或降低路面障碍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09,(6):56-56
控制车速 遇土路上坑洼、碎石等障碍物较多时,应控制车速,否则车辆震动加剧,不仅造成车辆传动系、行走系等机件损坏,而且直接威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隧道内环境封闭路面亮度低,某些照明不足或未设置照明系统的隧道路面行车安全隐患大.明色降噪微表处罩面技术是一种显著提高隧道路面明亮程度改善行车条件的预防性养护方法,它可以提高隧道路面明亮程度以及抗滑性能,同时使用安全节能环保,施工方便.隧道路面通过明色降噪微表处罩面,可以增加隧道内部亮度,提高可视性,有利于行车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