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文章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导向标识系统目前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根据对客流标识系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组合赋权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导向标识系统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并运用组合赋权法对西安市小寨地铁站导向标识系统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2.
针对客运枢纽标识系统的设计,从客运枢纽、空间认知与寻路、标识系统的角度进行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对枢纽标识系统进行评估,指出目前客运枢纽标识系统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的标准针对标识的设置位置以及相关设计参数缺少具体的要求,地铁站内的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和布设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北京市东直门地铁站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和寻路实验法对其导向标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东直门地铁站导向标识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为地铁站导向标识系统评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站在专业的角度对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实例及作者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感受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探索。对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所涉及到的各个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为我国城市标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国内外各城市的指路标志标识系统以经验作为布设主要依据,具有主观性和不合理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在提取系统经验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客观性特征对道路指示信息进行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指路标志项系数,作为指路标志标识系统的特征表述,并结合路网拓扑进行修正,实例证明修正结果有效降低了系统的不合理性,提高了路网拓扑反映的客观性,可为实践中指路标志标识系统的布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8)
随着我国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数字化指路系统的应用问题逐渐显现。在分析数字化指路系统存在问题及国内外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双标识指路系统,并提出了公路双标识指路系统与现状指路系统的衔接方法。同时,基于我国公路交通标志现状,提出了公路双标识指路系统的应用方案。公路双标识指路系统在广东全省进行了大范围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型枢纽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模庞大、交通组织复杂且车流量大,交通设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的交通设施设计是道路系统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系统梳理了机场道路交通设施的分类,基于具体工程案例,总结了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的总体指导准则,并对智能引导、高架交通标识、地面交通标识以及地道交通标识的核心设计要点进行了提炼阐述,可为大型枢纽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标识和可追溯性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及标识和可追溯性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原理,举例论述了标识和可追溯系统在汽车零部件装配生产线的具体应用。包括相关标准、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操作流程。分析说明了标识和可追溯性在当今汽车生产行业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为开发系统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9.
蒋贵川  易术  林莉 《公路》2011,(5):104-107
对利用标识站解决高速公路网络化之后的路径二义性判别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图论为工具,对高速公路路径二义性判别问题进行了建模,提出了标识站布局的基本构造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标识站设备失效时,依靠冗余站点保障系统整体可靠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冗余站点设置布局的基本原则.最后研究了标识站布局的优化问题,对其中一类问题给出了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及其静态标识进行了定义,详细分析了与交通静态标识相关的12个现行国标和4个北京现行地标,归纳和提炼位置标识、无障碍设施标识、导向标识等11种静态标识。构架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静态标识的3层级分类体系。本文的研究将为相关的设计工作和标准研究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航空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在航空港集疏运系统需求描述的基础上,介绍并运用巢式Logit模型原理,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实例,建立适用于白云机场集疏运系统的方式选择模型(NL模型),分析确定各相关影响因素项的影响机理,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虚拟选择枝的共性和相异部分的参数进行修正和标定,从而获取各种集疏运方式的选择概率.结合调查选取的20份样本数据,运用模型编程计算得出私人小汽车、出租车、机场巴士、城际巴士和城市轨道共5种集疏运方式的方式选择概率分布结果,结果显示私人小汽车和出租车二者占比大于45%,机场巴士和城际巴士占比约40%,城市轨道仅占比15%.因此,为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需要对白云机场提出具有参考性集疏运系统改进方案,为今后航空港集疏运系统的发展和航空旅客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机场的服务功能,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陆侧市政交通进行总体设计。在对交通设施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旅交通逐级分离的进场系统,互不交织的循环流线,集约布局的综合交通枢纽等相应的陆侧道路交通系统设计思路,可使白云国际机场陆侧道路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使其建设规模和标准与交通需求、道路功能定位相匹配,陆侧道路快捷畅通。  相似文献   

13.
奥体立交位于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附近,是广州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东西向可联系广佛莞深,南北向可串连白云机场及广州东南片区,承担了广园快速路、车陂路、车陂路北延线、大观路等城市干道与环城高速及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方案对于广州东南片区的路网功能至关重要。从奥体立交现有交通功能出发,结合交通流量预测等对现状奥体立交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对重要节点进行方案比选,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三元里立交工程是广州市区连接白云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的枢纽立交,该文介绍了工程在总体设计方面如何协调周边环境因素、符合规划交通功能及满足技术标准,在结构设计方面根据总体设计,针对各种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结构型式,着重分析设计的重点、难点,可供城区立交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机场大面积硬化飞行区带来的内涝积水问题,提高机场的安全运行效率是机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为例,以“飞行区快排、工作区存蓄”的思路,分区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削减率指标,通过新建绿色设施与既有排水设施结合,探索出了一套海绵型机场建设方案,可为其他城市机场建设融合海绵城市理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停车场总体规划和流程设计,对使用的旅客和停车场管理方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合理规划停车分区、流程设计和标识引导等,不仅能够减少司机场内绕行,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大型停车场的管理难度。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楼前车场的改造为例,浅析室外停车场改造思路,重点分析了车场内的分区设计、流程设计和标识引导,以期为同类型的车场改造和新建工程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型交通设施的扩建往往伴随着客流的进一步增加,有必要对项目周边道路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为上海市两座重要客运机场之一,自投入使用以来旅客吞吐量逐年提高。根据机场周边道路配合改造的实际设计方案,从总体方案设计、邻近工程衔接以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问题三个角度对大型交通设施周边道路设施的改扩建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S32立交的改造方案,形成浦东机场T3航站楼快速道路集散系统,满足浦东国际机场T3航站楼对外沟通需求。  相似文献   

18.
林永贵  马辉  杨春山 《隧道建设》2019,39(Z1):303-309
为探索深覆土超大跨明挖隧道的合理断面形式及优化思路,以覆土厚5 m、单孔跨度31 m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北段工程为依托,开展结构力学行为、技术经济、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分析。借助有限元法建模计算,明确直墙折板式断面总体最优,适用于高速公路深覆大跨隧道断面; 且通过探讨不同直墙折板尺寸对隧道结构内力的影响,得到折板最优尺寸(2 m×1.25 m)方案。同时设置不同断面高度与增设横隔梁等方式,提出在隧道顶覆土大于5 m区段断面抬高1.5 m的措施,并对超大跨的断面分析可知,难以通过加大隧道结构顶板厚度来满足深覆土承载要求,为此制定了在隧道顶设置空心板的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上海浦东机场第三跑道系统工程场外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的比选分析,可为设计和建设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汪岩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92-94,102,M0012
为了解决桂林机场航站区容量饱和的矛盾,满足航空业务的发展需要,对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进行扩建改造。对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中的离港层交通流线以及桥梁部分进行介绍,对桥跨布置、桥梁选型、断面布置、下部结构选型以及改造工程中临时交通导行等方案设计做出归纳总结,可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