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崇启通道(上海段)的工程建设需求,开展了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的压实特性研究,包括含水量控制和机械碾压组合两方面,实践表明,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研究成果全面指导了崇启通道(上海段)填砂路基工程建设,对后续类似填砂路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房浩  王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49-152,220
该文针对细砂路基施工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经验,以细砂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为基础,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从材料与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安全管理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细砂路基填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为同类型工程实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细砂在高等级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上海城市外环线浦东段二期工程填砂路基的工程实践 ,介绍在软土地区高等级道路建设中 ,应用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长江口细砂路基压实的技术难点,以室内击实试验为基础,结合现场施工实际,综合考虑细砂填料"多峰"特性、细砂最佳含水率和天然含水率关系、现场施工便易性等因素,明确了长江口细砂路基填筑施工含水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江入海口沿岸有大量的吹填细砂,考虑用于填筑道路路基。选取入海口某港区典型砂源地3组典型细砂进行颗粒分析,发现细砂粒径集中在0.075~0.25 mm之间,其含量超过了80%,因此采用集料筛(0.15mm)进行二次筛分。结果表明,细砂粒径分布均匀,不均匀系数均小于5,级配不良。对细砂进行了小筒和大筒击实试验表明,细砂击实呈多峰特性,存在密实不敏感区,利于施工。进行CBR及回弹模量试验表明,细砂满足填筑路基材料力学性能要求。分析表明,细砂填筑路基无液化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大面积采用长江口细砂作为路基填料尚属首次。介绍了长江口细砂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步骤和方法,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路基开挖及其填筑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基作为公路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后期运营情况。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针对本合同段内路基施工环节,对路基采取分段、多工作面、机械化施工。探讨了路基开挖以及填筑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周全 《上海公路》2012,(2):133-134
针对崇启通道(上海段)工程建设需要,从细砂击实特性、砂路基碾压工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三方面,研究了长江口细砂路基的有关施工技术,为后续大规模砂路基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东部的细砂等粗粒土填筑路基不满足压实要求的机理分析,提出了满足秦沉客运专线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压实要求的细砂等粗粒土填料判别标准和物理改良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施工中。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细砂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海霞  凌建明  蒋鑫  谭炜 《公路工程》2008,33(3):142-146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崇明接线工程需要大量路基填料,但该地区土源缺乏,为了节约经济、疏浚长江航道、保护周边生态环境,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采用了长江口细砂填筑高等级公路路基。但目前国内对细砂用作高等级公路路基填料的适宜性研究尚欠深入。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长江口细砂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和化学特性等,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细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如能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是理想的筑路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东江南特大桥主桥是一座(146+256+146)m连续刚构桥,该桥的设计在构造与计算方面对既有刚构桥的一些通病做出了一些新的研究与改进,该文主要介绍该主桥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国高珠环线广东中山沙溪至月环段K89+250~K92+537段路基爆破点离居民房屋最近距离仅60~80m,必须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和飞石,确保民居房屋不受爆破震动和飞石的危害。结合工程实例,讨论浅孔微差控制爆破技术的施工控制要点,与有关工程建设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钱塘江河口尖山河段南股槽整治工程方案,整治的特点是利用中沙岛,采用"巩固中沙,截断南股潮,促使围区淤高"的方法,进行治江围涂工程建设,完成钱塘江河口尖山河段下游段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雁滩南河道桥梁投标方案设计,对方案设计及设计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论述,有关内容可供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主桥为公轨两用钢桁梁部分斜拉桥,跨径布置为88 m+312 m+240 m+80 m。作为国内首座重载公轨共建钢桁梁斜拉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主梁刚度大,斜拉索索力大,索力调整困难,为此提出斜拉索1次张拉到位的总体施工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实现施工方案优化。现场应用表明斜拉索1次张拉到位施工方法可简化施工步骤,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16.
李永松 《路基工程》2013,(2):181-184
京沪铁路K1050+000~K1060+100区段内多处路堑边坡基岩裸露,风化较严重,坡面凹凸不平,部分岩块风化剥落,危及铁路行车安全。采用挂网喷混结合主动柔性防护网加固技术,治理京沪铁路堑坡危岩落石病害,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土质路堑边坡失稳破坏往往表现为土体位移。以重庆铜合高速公路K22+770-K22+965段路堑边坡位移预测为例,对基于灰色理论构建的土质路堑边坡位移预测灰色模型进行介绍,并将预测值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准确度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位移随监测时间变化的响应函数,其适用性强,可作为土质路堑边坡位移预测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京珠高速广珠北K22+900~K23+120段基底分布厚度13~20m的软土,具有典型珠江三角洲地区淤泥特性。施工时采用袋装砂井进行等载预压,路堤为吹填砂和包边土组成,高度4.6~6.0m。通车后路基出现下沉、开裂病害,通过工后监测数据,该路段土体水平位移较大,路基稳定性存在隐患。通过路基稳定性处治、路面裂缝注浆处治和路面裂缝处治后,路基已稳定,裂缝已基本灌满,路面行车畅顺。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镇水公路K62+374~K62+500段路堑右侧上边坡拦渣墙失稳。在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论述钢管混凝土桩与预应力锚索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钢管混凝土桩与预应力锚索、喷射水泥砂浆封闭坡面等综合性工程治理措施,取得了预期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桩基挡土墙作为一种新型路基支挡结构,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适合在地形较陡、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条件下采用。基于桩基挡土墙设计原理和方法,对某高速公路K40+430~+514段高填方路基段设计采用这种支挡结构。实践证明,该支挡结构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显著,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