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经济导报》2007,(16):49-49
上期曾提及3月初全球股市大跌,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美国次级按揭拖延还款问题恶化所致。现今美国GDP占全球三成,其经济对环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是举足轻重。所以一旦传出可能影响美国经济的负面消息,便会触发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前景的担忧,减低资金入市的意欲。  相似文献   

2.
“减息半厘!”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于上周三公布了这个令财经界震动的消息后,触发环球股市全面上升。香港股市也于上星期再缔造新纪录。上周五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分别以25843点及75693点的历来最高位收市。上周三成交金额也高达1,394亿港元,也创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梁启洪 《经济导报》2007,(32):43-43
本港金融市场已有在了百多年。市场成立初期主要由英国人参与。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由香港人主导。自回归祖国以后,本港的金融市场地位更为环球投资者所认可。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本港凭借自身的基本条件,包括完善的法制和金融基础建设,加上祖国不断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4.
晓闻 《经济导报》2007,(38):4-4
上周二(美国时间)联储局议息结果符合外界对减息幅度的预期,达到0.5%。按照利率与股市关联的简单原则,上周三全球股市随之起舞,纷纷以高涨幅报收。上周四人市走向开始分离,伯南克一句“全球金融损失速超出此前最为悲观人仕的预估”,令欧洲股市应声下挫,而内地及本港股市直到上周五依然反复向上。显示欧美投资者对美国减息的效应,表现得相当敏感和谨慎。[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郭家耀 《经济导报》2007,(14):42-42
金价在踏入2007年后表现一直强势,2月份更一度升至689美元水平,较年初上升近8%,其后环球股市出现调整,利差交易平仓潮触发投资者从贵金属市场撤资,令金价自高位回落,但仍较年初上升近4%。基本因素仍然利好金价,当中包括金矿供应量增幅放缓、美元结构性积弱以及地缘政治局势不稳。  相似文献   

6.
踏入2007年,本港股市红盘高开。恒生指数除继续企稳二万点大关外,国企指数亦屡创新高。投资者在股市取得甜头固然值得高兴,然而要在目前这个一致看好的气氛中居安思危并非易事。因此,笔者今次会从两个角度向各位分析主导本港股市後市去向的因素.令投资者面对不同的市况变化时在心理上能作出准备。  相似文献   

7.
近期全球经济恶化疑虑拖累环球股市下滑,主要是投资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各国去年底相继推出规模庞大的振兴经济计划,理应有助纡缓金融海啸带来的冲击,可惜事与愿违。各国投入数以万亿美元公帑将于石沉大海,令投资者对法定货币失去信心。美国经济衰退踏入第14个月,势将打破1973-1974年及1982-1983年两次战后衰退历时76个月纪录,改写大萧条后最长衰退期。  相似文献   

8.
巨额的财政赤字,经常账连年录得逆差.利率处於极低水平,美元具备了大部份贬值的基础条件。但出乎市场预期,美元兑主流货币年内几乎一律只涨不贬。有解读认为,投资者已用实际行动向美国经济投下信心一票;但也有分析认为.汇率变化属“相对概念”,美元反弹仅仅出於欧元区形势转坏,至於美国经济是否已转趋乐观则无启示。  相似文献   

9.
《经济导报》2007,(31):44-44
港股近两个月由20000点附近持续攀升至23500点水平,累积升幅逾3000点,确实是有整固调整的需要。近日港股受外围气氛影响借势调整,上周三更曾出现单日下挫超过7000点的大跌市,而上周四的高低位波幅亦达600点之多。在这大幅波动的市况下,投资者可采取上落市的买卖策略,运用认购证及认沽证来捕捉大升大跌的走势。当然,市况波动风险增加,注码宜稍稍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低利率政策是导致各种经济行为扭曲的主因。政府应借着目前CPI的上升,从根本上来调整低利率政策,至少要让中国利率上升到中性利率水平。只有用价格机制来重新塑造内地金融主体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来改变目前金融市场那些扭曲行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4):45-45
上周港股在前期暴跌後呈现几次暴涨.显示了消息面的强大威力。突如其来的“资金自由行”使中资股全线反弹.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带领大市冲高,A+H比价收窄:伯南克表态采取一切措施恢复市场稳定令投资者信心提振;内地经济数据过热,央行突然加息使保险股闻风而起;东北板块上周亦因振兴东北计划一度走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07,(28):0-11
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在香港时间7月11日晨于麻省国家经济研究局会议发表演说,谈及市场对通胀的看法.认为目前通胀受控的情况较1970及1980年代为佳,但由于言论以学术为主,并未有对经济或金融政策前景提出观点,美股及各主要金融市场未见太大反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10):40-41
以“大起大落”四个市来形容本港金融市场近期的方向可谓贴切不过。内地跌市,日圆套息交易(Carry Trade)平仓等事件都令环球股市经历了近年罕见的波动。本港股市也不能独善其身。其中在上周一恒指单日大跌777点,更是9.11事件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总括而言,恒生指数从上月的20000点水平,在短短两星期间下降一成多至18500点水平。直至早前发出盈利预警的汇丰控股(5)于上周一公布盈利较去年上升半成这个合平外界预期的业绩后,港股才出现喘定的局面。不过,企业业绩发布期才刚开始,加上日圆套息交易平仓潮未知是否完结等因素,都令人难以确定港股是否调整完毕。  相似文献   

14.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6,(24):45-45
上周美元兑主要货币先升后回软,欧元兑美元虽然曾低见1.2520,但是并未进一步下跌。维持在1.25-1.27之间上落,美元兑日圆虽然突破了114.7。阻力,但是并未突破115.8。重要阻力。上周美元上升一方面是承接前周的升势.另一方面是其他联储局官员的讲话进一步支持美国将会在6月份加息。同时,上周环球股市及金属市场进一步显着下跌,这增加了金融市场上的避险气氛,令资金买回美元及风险较低的美国债券。虽然出现这样的利好环境,但是上周美元升至近期的高水平时却开始出现反覆的情况。其中因素是有传言指出,个别央行在近期的水平买人欧元,而另一方面是美元兑人民币再次跌穿8算,这引发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亦对美元构成压力。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07,(12):56-56
经过3月初环球股市出现大幅震荡后,汇市亦出现明显的波动,其中当然是日圆的急升最令投资者关注。而日圆套息活动平仓亦与股市形成了明显的关系。虽然在3月4日当周环球股市回稳,连同日圆兑主要货币亦再次出现明显回落,美元兑日圆由115水平回升上118水平。可是随着美国次级按揭问题进一步表面化再次令市场忧虑美国经济会因此而步向衰退。环球股市虽然初步回稳,可是目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国楼按问题,未来美股因此而下试是合理的现象,这样再次出现日圆套息平仓潮的可能是存在。可是这未必能平衡市场对美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长债收益率收益曲线形态的变化通常反映投资者预期的变化,及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博弈关系。一般而言,当长债利率低于联邦基金利率时,显示央行己加息过多,常导致经济大幅衰退,因为市场预期实际利率将高企,各类投资(含库存),交易快速缩减;而当长债收益率上升,与联邦基金利率的缺口逐渐拉大的时候,往往伴随着经济复苏,原因在于市场预期通胀来临,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仍深受金融海啸拖累,伯南克苦无良策,上周终於罕有地决定向市场注资1.15万亿美元,以压低按揭利率和贷款利率,刺激消费。预计联储局将花3,000亿美元购买长期国库债券,以及额外花7.500亿美元购买相关房产抵押证券。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两年,可算是环球金融市场百年一遇的惊涛骇浪之年,不但发生了金融海啸,又出现一连串迷你债券,精明债券及累计股票期权等事件,恒生指数由三万多点下跌到一万一千点再反弹上二万三干点,对於营业机构和投资者都需要紧贴市场,调节适应,作为香港金融服务业的一员.本人实在感受至深。  相似文献   

19.
江杰皓 《经济导报》2010,(23):30-31
应该苦恼通胀还是通缩呢?几乎没有什么比这个问题更令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但也没有什麽是如此的不确定。金融市场正在发送混杂的信号。一方面,长期国库券的收益下降显示出许多投资者担心经济停滞和通货紧缩,另一方面,黄金价格的猛增现象又指向了对于通胀失控的忧虑。  相似文献   

20.
中国首季经济增长超预期,令投资者估计,内地宏调措施或会快出台,内地楼市将受影响。不过,各大小发展商以及大部份的港人都一致认为,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因素继续存在,料今年第二季内地楼价仍将会继续上升。[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