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邻近隧道进行基坑开挖会破坏周围土体平衡状态,引起既有隧道结构不均匀沉降,最终将对隧道安全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基坑开挖所导致的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提出双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影响的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分析软土中双基坑开挖对隧道竖向沉降的影响。对比简化理论计算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由此可得: 该简化解析法精度较高并且计算简便。此外,针对基坑侧壁与隧道轴线距离、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间距等不同工况,分析双基坑平行隧道、双基坑垂直隧道、双基坑斜交隧道3种布置情况下双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反映了隧道变形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曹磊 《公路隧道》2000,(4):9-13
分水岭隧道、石瓮子隧道为绵广高速公路上的长隧道,均按双车道分离设计。本文就两隧道的设计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韩静玉 《隧道建设》2006,26(3):62-64
介绍了瑞典353E凿岩台车在重庆石忠高速公路方斗山隧道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对双台车施工方案的的分析,总结了在高速公路双车道隧道中单洞利用双台车及配套设备实现快速掘进的施工技术,为长大隧道提供了一种快速施工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依托宁波地铁4号线,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类矩形隧道地铁振动的传播衰减规律,并将隧道埋深和土层弹性模量作为参数研究其对规律的影响。最后,将类矩形隧道与双圆形隧道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隧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振动响应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隧道埋深增加,两种隧道振动响应均减小,但类矩形隧道减振效果优于双圆形隧道;土层弹性模量越大,振动响应越小,同一隧道埋深下,3种地层中类矩形隧道振动响应都小于双圆形隧道。  相似文献   

5.
在溪岭-湖雾岭隧道为双洞童向行车双车道隧道,左右洞全长均为4110m,直线隧道,隧道全长的80%为Ⅳ、V类围岩,采用全断面法进行施工。本以Ⅳ类围岩为例,对全断面开挖爆破技术和机械化施工、二次衬砌施工、紧急焦车带和汽车横通道区段施工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猫山隧道为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会段的重要构造物 ,长 415m ,为双洞双车道隧道 ,隧道横断面为双跨连拱结构。通过隧道设计、施工、监控量测 ,把“新奥法”的思想贯穿于它们之中  相似文献   

7.
大跨浅埋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龙岭隧道为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的一座双连拱隧道,具有跨度大、埋深浅、偏压及地质恶劣等特点。本详细介绍了该隧道的施工方法,总结了本工程积累的一些经验,对今后类似工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东粤赣高速公路龙祖山隧道为双车道、左右线分修隧道。隧道上陵端左线洞口沿沟谷进洞,所处地质为遇水极易软化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层,且洞口有一长年积水水塘,地质条件极差;右线进洞口处于遇水极易软化的粉土层中。隧道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  相似文献   

9.
双车道公路隧道复合衬砌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兵 《中国公路学报》1997,10(4):64-69,83
对某双车道公路隧道的衬砌设计方案作了数值比较,验证了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和复合衬砌的可行性、技术合理性及施工安全的可靠性,为该隧道施工方案和衬砌设计改善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2009,(4):8-8
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位于长沙市城区北部新河三角洲浏阳河入湘江口处,隧道全长1910m,南起湘江大道北段与三角洲横二路交接处,北抵湘江大道北段与金泰路交接处,下穿浏阳河。隧道为东西双孔两车道隧道,每孔宽11m,尽高7m,设计车速50km/h;双隧道线间距最小为18m,由南北同步施工。  相似文献   

11.
南京九华山公路隧道主要用于分流中心区域的车流,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隧道主线长2884.744m,由4个隧道与玄武湖隧道和新庄立交相接,主线为双向6车道;隧道开挖宽度32.06m,行车道宽度10.33m,创立了“大跨度双连拱安全快速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12.
在软质岩体环境下,针对大跨度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衬砌、中隔墙及围岩等结构受力状态复杂、变化频繁等特点,以某大跨径双连拱隧道为实例,对隧道施工开挖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系统分析了隧道围岩、中隔墙随隧道的开挖和支护过程的应力及塑性区的发展、变化规律,得到了采用双侧壁导洞法施工时,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对同类隧道设计及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龙山连拱隧道是为适应芜湖经济的快速增长,贯通芜湖经济开发区凤鸣湖大道而修建的城市6车道双连拱隧道。龙山双连拱隧道最大埋深13m,是目前国内建成的跨度最大、埋深最小的6车道双连拱隧道。本文介绍该隧道的设计及配合现场施工一些体会,希望对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胡广华 《路基工程》2020,(1):161-165
隧道空间交叉结构受力特性及其稳定性是近年来长大公路隧道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隧道风机房典型双T型交叉结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双T型交叉结构建设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影响范围以及结构自身的受力特性等。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开挖,交叉结构受到的影响程度为:叠加区 > 影响区 > 普通区;小断面中围岩与衬砌间主要作用为抗剪,大断面中围岩与衬砌间主要作用为抗拉;结构存在一定的偏压现象,在对交叉结构进行设计施工时要注意对偏压部分进行局部加强。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隧道双火源事故中的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提供参考,研究隧道内部双火源火灾条件下的燃烧行为和火场环境,搭建1∶10缩尺寸模型隧道,开展不同火源间距下的双火源油池火试验,研究燃烧速率、火焰形态和隧道内纵向温度分布;同时,采用PyroSim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隧道内部双火源之间距底面高度0.1、0.15 m处的温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隧道内双火源火灾,燃烧速率受火源间距影响较大,当间距从2D(D为油盘边长)增加到8D时,燃烧速率从20.43 g·m-2·s-1下降至15.61 g·m-2·s-1,并逐渐接近单火源燃烧速率;燃烧过程中火焰相互倾斜,倾角会随着间距增加逐渐减小,由18.3°减小至13.7°。由于两火源之间相互限制,火源之间区域内的热量不断积聚,双火源间近顶板温度明显偏高;双火源外侧远端近顶板处纵向温度呈指数衰减规律,与单火源远端顶板温度分布规律保持一致,但温度衰减因子会随着双火源间距的增加逐渐变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火源之间温度分布呈现出凹形分布规律,随着距火源距离的增加,温度迅速下降,后逐渐保持稳定,但稳定区间内的温度仍然较高,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双火源间距对火源之间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随着间距增加,双火源之间的稳定温度逐渐下降,对人员疏散影响逐渐变小。双火源之间温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火灾初期被困人员的施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溪岭-湖雾岭隧道位于宁(波)台(州)高速公路临杨梅-乐清湖雾街段工程温岭同段及乐清合同段内。该隧道采用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隧道(上下行分离),左右洞全长均为4110m,除进出口两端计长119.7m的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外,余长8100.3m的暗洞采用新奥法(NATM)施工。  相似文献   

17.
公路大跨度黄土隧道属软岩隧道,围岩类别一般为Ⅰ-Ⅱ类。如何在黄土隧道尤其是在含水量较大的黄土隧道中进行开挖及支护,具体施工中可有好多种选择,目前主要有长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等。在黄延高速公路一合同段道南隧道施工中,针对其含水量大、土体裂隙发育、极易掉块等特点,我们运用短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施上,成功解决了以上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也一直走在前列。本文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为今后黄土隧道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杭州地铁5号线通火区间段双隧道工程为例,基于城市隧道工程中爆破开挖对地表建筑物振速响应问题,对下穿地表建筑物隧道爆破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不同爆源距、循环进尺与单段最大装药量情况下隧道爆破开挖,分析在爆破动荷载作用下地表建筑物的振速响应规律,并根据工程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广州黄埔大道隧道土建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市黄埔大道隧道为城市车行隧道,为不影响城市景观少建立交桥(或跨线桥)的思路而设计的单向解决交叉口交通冲突的立交形式,同时尽可能做到保护环境和美化城市景观。在结构上采用单箱双室矩形断面形式,运用开天窗解决通风照明的问题。本隧道在广州是第一座,在全国也是少见。  相似文献   

20.
龙头山隧道为双向分离式单洞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1.1m,是目前国内单洞开挖跨度最大的隧道之一。本文采用工程类比法对该隧道的结构支护参数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针对不同围岩地质区段和两侧已有地下油库建筑,提出了地表注浆、反压护拱、双侧壁导坑开挖和微震动爆破施工等方法。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结合不同的施工步骤,对隧道支护结构和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确定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