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板桩后方桩支护结构是港口、航道、防洪软土地基支护工程中新的结构型式,在已有的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尚缺乏对其受力机理,特别是各排桩水平荷载分配的研究和总结。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受水平推力作用下的结构进行二维简化模拟,研究了土体性质、结构断面参数以及桩土接触面性质等因素对各桩荷载分配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计算分析得出了在土体泊松比等于0.30情况下前后桩荷载分配的计算函数式。对实际工程的设计以及对该种结构受力性能的深入分析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杭州湾大桥钢管桩沉桩施工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桩基施工,介绍在水深浪大的海面环境下,采用打桩船锤击钢管桩的沉桩施工工艺,以及“海上打桩GPS-RTK定位系统”在沉桩测量中的具体应用。钢管桩均为超长大直径斜桩,施工难度极大,其施工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汕汾高速公路东溪河大桥 2 0 # ~ 2 2 # 主墩桩基础为1.8m的摩擦桩 ,桩底标高均设计为 - 73m、桩长 75 .30m ,共18根桩。主墩处于河中 ,平均水深 4 .5m ,最大水深为 6 .0 5m。钻孔平台由填砂筑岛形成。桩位所处地质复杂 ,要求投入的设备和施工材料数量大。经过机具改良、护筒导向和精心制作安装钢筋笼等措施 ,按时优质完成了桩基施工。  相似文献   

4.
CFG桩单桩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京津城际客运专线永乐车站施工,介绍CFG桩单桩承栽力检测试验方法及检测中的注意要点,并对CFG桩沉降量与荷栽大小的变化关系、同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中,没有条款涉及桩端后压浆技术.对桩端后压浆桩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桩端后压浆提高桩承载能力的机理,基于69根试桩的试验数据,在新规范(JTG D63-2007)中,提出桩端后压浆桩的压浆量和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给出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包括注浆量经验系数αp、桩侧阻增强系数βsi以及桩端阻增强系数βp等的取值.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桩端后压浆桩的设计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宣杭铁路分离式立交桥钻孔桩事故处理实例,介绍了桥梁桩基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断桩事故采用人工挖孔处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实际工程中三岔挤扩灌注桩(简称DX桩)与直孔桩的抗压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由于三岔挤扩灌注桩有承力盘或承力岔,其受力呈现为摩擦端承桩受力模式,相比直孔桩具有承载能力大,沉降小的良好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桩侧摩阻力分布形式的假定,推导了在这种假定下桩身轴力、桩身位移的分布函数,得出了荷载-沉降的函数形式,并用此函数形式对已有的试桩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在这组拟合参数下桩身轴力、桩身位移的曲面图,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熊细明  姜超  周德泉 《交通科技》2002,(6):56-57,106
钻孔灌注桩是高、重结构物的首选基础形式,但由于隐蔽性,缺陷时有出现。文中结合钻孔桩施工工序,讨论刚性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断桩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计算方法,首先,考虑桩侧土拱及桩后土拱的联合作用,建立出相应的双土拱简化计算模型。其次,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及极限平衡理论,依次分析桩侧土拱、拱间土体及桩后土拱的受力特性。然后,以静力平衡与拱脚处截面强度为控制条件,分别获得桩侧土拱及桩后土拱的极限承载力,进而联立求解出联合作用时的极限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抗滑桩合理桩间距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某工程实例对此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工程实例结果吻合较好,该公式用于抗滑桩工程中计算合理桩间距是可行的;并对比分析了其他现有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的原因,进一步验证了双土拱模型的优越性。此外,为探究合理桩间距的影响因素,依次分析了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及黏聚力)、抗滑桩截面尺寸(正面宽度及侧面宽度)、均布滑坡推力及滑坡推力分布形式(沿桩长方向)等参数对合理桩间距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各参数拟合出合理桩间距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合理桩间距随土体黏聚力、抗滑桩侧面宽度及抗滑桩正面宽度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随土体内摩擦角增大呈非线性增长且增长速率逐渐增大,而随着滑坡推力的增大,合理桩间距呈现出非线性减小且趋势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11.
刘钊 《公路》2002,(B11):25-27
简述了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联络线采用砂桩、CFG桩联合加固软基,并对现场测试成果进行分析和详细介绍了采用静载等实验检验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工程搅拌桩设计最大桩距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工程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主要基于桩土变形协调的复合地基理论。在工程实践中对在什么桩距下搅拌桩地基能满足复合地基理论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为此,采用平面有限元计算路堤荷载作用下搅拌桩地基桩距与桩土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以连云港海相软土典型地层为例,分析得到了搅拌桩设计的最大桩距。  相似文献   

13.
群桩基础单桩内力计算,最重要的一环是先求得各单桩刚度系数,在桥梁基础中,弹性桩较为普遍,其单桩刚度系数根据规范易得,而实际工程中,会遇到桥址处为岩石地质,而且基岩面起伏比较大的情况,这时就会出现刚性嵌岩桩,如何求解刚性嵌岩桩刚度系数十分关键。根据刚性嵌岩桩的特性,不计桩侧土压力对桩身产生的侧移,运用结构力学及材料力学相关知识推导刚性嵌岩桩的单桩刚度系数,并与规范提供的刚度计算方法进行对比,以此说明公式适用范围。解决了包含刚性嵌岩桩的群桩基础的单桩内力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4.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的承载特性,采用室内试验研究外设塑料套管对桩体竖向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现场试验,对不同桩尖类型的桩体进行了静载和荷载传递试验,分析不同桩尖类型的TC桩单桩承载能力和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TC桩单桩沉降和侧摩阻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外设的塑料套管可提高桩身混凝土的竖向抗压强度约23%~38%;桩尖直径为26cm圆形桩尖的单桩静载试验的极限承载力最大,其次是30cm圆形桩尖、方形桩尖、十字形桩尖;侧摩阻力沿桩深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最大侧摩阻力发生在2/5~4/5桩深范围内;所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杨青斌 《路基工程》2003,(Z1):47-50
根据渝怀铁路重庆枢纽采用碎石桩施工工艺研究课题结果,论述了振冲器加固原理,组装调试设备有关施工技术参数选用,对荷栽试验设备结果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考虑桩顶刺入变形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变形的关系,进而根据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条件,基于荷载传递法,引入"等沉面"概念,假定桩与桩间土均是理想线弹性体,等沉面上、下桩侧负、正摩阻力均沿桩长均匀分布,导得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新公式,该公式综合考虑了桩侧正、负摩阻力,桩体上、下刺入变形以及桩径,桩长和土层性质等影响因素.最后应用所得公式对一个群桩复合地基试验的桩土应力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时,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结合钻孔桩现场施工,分析了钻孔桩成桩质量控制技术,如泥浆护壁及配制、砼质量控制、清孔时间控制、砼初灌量确定、砼灌注速度控制和导管埋置深度控制等;介绍了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新建哈尔滨到大连铁路客运专线工程DK672+291.14~DK674+464.69段CFG桩复合地基前期施工的工程实例,总结CFG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方法,对今后该类型的软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中GPS全天候测量控制技术,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为我国跨海大桥设计与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杭州湾跨海大桥Ⅳ标钢管桩沉桩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增财  吴健  刘振川 《公路》2006,(3):19-30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Ⅳ合同钢管桩沉桩施工为背景,对海上钢管桩沉桩船舶群的组成及选型、沉桩前的准备工作、沉桩过程的关键技术、停锤标准,以及高桩处理等沉桩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