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沥青路面的病害严重影响着道路的使用性能,导致车辆行驶的颠簸,进而产生的冲击荷载又使得路面病害加重。该文从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及其原因分析出发,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处治方案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处治方案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说明,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分路段处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形式的病害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214国道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大量调查资料,对路面病害的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了路面的单公里病害率和总病害率。120.675km水泥路面的总病害率为16.22%,202.325km沥青路面的总病害率为3.38%。水泥路面比沥青路面病害数量多,且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破碎板数目达到6472块;沥青路面沉陷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结合调查结果,对214国道路面的病害进一步分类分析,研究了主要病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规律与冻土的关系,为今后寒冷地区公路路面的建设、养护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交通行业现行标准对路面病害分类评价的不同,以及现场病害调查方法的缺失,分析了不同标准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病害分类的差异,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及建议,为标准的修订提供支持。结合日常大量的路面病害调查和现场试验验证,提出了人工和自动化设备路面病害调查方法,分析了两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结合104国道(吴兴段)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历年养护及取芯等资料,浅谈路面病害发生的原因及处治设计,在实际工程中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今后的路面养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彻底根治铜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恢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对铜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了路况检测、评价以及病害的详细调查与分析,揭示了该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确定采用铣刨重铺的大修方案。通过路面结构方案比选.提出了具体的路面大修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在我国道路工程中广泛采用,我国早先建设的路面结构因材料退化及交通荷载增长,部分出现严重的病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了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型式及其内在机理,并建立了针对不同病害型式的控制治理方法,保障道路路面病害后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广佛 (广州—佛山 )高速公路路面的病害越来越严重。经调查分析 ,其破坏主要是结构性破坏 ,是由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 ,已不能用简单罩面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对其进行彻底处治 ,以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文中介绍了路面处治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实践,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各种病害的成因,提出了各种病害的处治方法,并对我国今后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多年冻土区典型公路G214沿线不同冻土条件下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状况,对两种路面类型的路面病害分布规律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路面病害分析过程中,采用现场踏勘的方法首先对路面病害类型、病害程度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然后就两种路面类型病害分布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病害分布规律差异状况,以及在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目前北疆片区,尤其是石河子地区国省道干线公路最常用的路面结构类型.在北疆高寒、干燥、冬夏及昼夜温差较大、冬春两季冻融作用显著的独特气候因素作用下,桥头跳车、间断规律的路面横向裂缝、路面局部凹陷龟裂、车辙、路面坑槽几项病害的发生频率极高,处治规模较大.文章结合G30线、S201线等干线公路水稳半刚性沥青路面养护及病害处治实践,对上述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处治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