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效学在劳动卫生工作中的应用北京医科大学(100083)王生工效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于本世纪兴起的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通过对人、机器和环境系统的研究,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方面,工效学和...  相似文献   

2.
人类工效学是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现代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实践的技术依据。在铁路运输事故的处理和预防工作中,不仅要运用事故因果树的分析方法,找出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更重要的还要结合人类工效学基本原理,准确制定出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这也是搞好当代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3月14~18日在南京市有线电厂召开了第一次代表会议。会议代表就工作报告和学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报告内容为:(一)管理工效学的研究范围,(二)过去活动情况的回顾;(三)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活动建议,(四)组织工作与信息交流。学术论文的内容有行业工效研究、安全人机工  相似文献   

4.
运用信息论、人类工效学基本理论^「1」,对机车乘务员思维信息干扰给铁路安全带来的作了工效学方面的理论分析和思考,以试图探索排除机车乘务员思维信息干扰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截止到1990年底前,我国已颁布的人类工效学标准共有22个。人类工效学国家标准作为基础性标准,是我国铁路从事劳动安全、职业卫生、职业环境的研究和管理人员在课题研究、专业教学、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特别对路内研究、制定和管理标准的单位,在编制部门工效学标准体系,制定、修改部门或行业性工效学标准方面,它是基本依据。为此,特将现行人类工效学国家标准名称及标准代号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中.应用了工效学的相关原理对司机室人机界面、作业空间和作业环境进行设计。规范化设计后的司机室为司机提供了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人机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成立大会于1989年6月29~3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42个单位共64名代表。同济大学副校长沈祖炎教授致开幕欢迎词,人类工效学前辈、杭州大学陈立教授作了讲话。大会收到国家科委、教委等单位发来的贺信、贺电;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及美、英、西德等著名专家也来电表示祝贺。大会通过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章程(草案),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工效挂钩模式的演变,分析了铁路企业工效挂钩工作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铁路企业工效挂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政府和人类工效学家对一起严重的车祸所作的调查表明,寻找事故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当事者主观原因所致,本例肇事者是在工作时间过长且无规律,沿途信息不充分等客观原因情况下造成的,这一正确的结论来自于人类工效学在调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的因素”是机车驾驶环境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对机车驾驶环境设计中的工效学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人体测量、人机几何适配性评价、视线跟踪、心理负荷测量和热环境评价等工效学新技术在机车驾驶环境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效学中视野、听觉及人为习惯等领域的研究,对某海外市场项目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显示屏界面进行了设计及优化。通过对显示界面按钮布局、色彩及字体的优化设计,提高了显示界面的友好性,使列车司机可以快速准确地读取列车运行状态信息并有效地执行相应操作,进而提高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及列车的安全性。可见在显示屏设计中有效利用工效学理论,可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友好性及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1975~1988年间世界各国铁路工效学文献资料内容,并以基础工效学检索分类为依据分析了文献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影响人的行为与过程的物理环境因素。2.作业域配置与布局。3.视觉显示终端对操作者影响。4.影响作业人员感觉和行为的各种因素。这些文献对国内研究铁路安全的科研人员与实际工作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工效学角度,对机车前窗刮雨器尺寸参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合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和我国铁路行业标准,确定了适合于我国机车特点的前窗刮扫视野范围。然后,以眼椭圆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效学的前窗刮雨器尺寸参数及安装位置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满足机车司机前方视野瞭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三次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劳动生理及工效学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5月13日~16日在西安召开。代表约150人,分别来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职业病防治院(所)和厂矿企业等单位。会议交流论文179篇,其中约60篇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作了报告。会议学术气氛活跃,讨论十分热烈。使与会者对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劳动生理及工效学的国际发展动态和我国研究水平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今后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铁路物资企业、供销企业“工效挂钩”的思考刘庆玲现行物资总公司内部工效挂钩办法,是根据部对物资工业、供销企业工效挂钩办法和总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从1992年的试行情况来看是可行的,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关于挂钩指标基数的确...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铁路局物资处在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实行了新工效挂钩办法。对新工效挂钩指标参量作了理性分析,并提出搞好新工效挂钩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劳动卫生与环境保护L14大客车女驾驶员下背痛工效学研究/朱启星…/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1995,13(1)。-20~22为探究驾驶室空间设置与下背痛患病的关系,研究了合肥公交公司133名女驾驶员和447名女售票员下背痛患病情况。结果驾驶员下背...  相似文献   

18.
应用优化匹配(CSP)技术,根据操作任务、功能和工效学要求,在机车操纵显示和控制单元之间建立约束条件,构造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论文对CSP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有效地对机车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我国铁路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把人体-服装-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即服装工效学的观点,着重介绍了人体及服装舒适性的评价测试指标,主要指标是:(1)体温,(2)热平衡差;(3)代谢产热量;(4)体表面积;(5)出汗量,(6)心率,(7)服装舒性性指标PPD与PMV等7项,并对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全面研究服装的功能,为人们在不同的环境气候条件下,穿着合适的服装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减速顶修管用实际工作中,通过贯彻落实设备质量保障机制,坚持设备修管用标准清、设备底数清,严把设备养护关、维修关、进科关,建立健全逐级负责制、包保责任制、巡检联检测、工效挂Rang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减速顶调速系统功能,确保安全运输生产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