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青海省拉西瓦水电站黄河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实践 ,介绍利用高强钢绞线作扣索 ,塔、扣架一体化拱肋吊装及动态调整裸拱线型的三拱肋拱桥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1 工程概况 九龙岗特大桥钢管拱桥墩上部结构为(76+160+76)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钢管拱计算跨径160.0 m,矢跨比1/5,矢高32.0 m,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设计拱轴线方程Y=-0.005X2+0.8X),拱肋设置最大预拱度为0.14m,施工矢高32.14 m(施工拱轴线方程Y=-0.005 021 875X2+0.803 5X).施工时按施工拱轴线制作和拼装.拱肋为钢管混凝土结构,采用等高度哑铃形截面,截面高3.0 m,每肋由2根弦管组成,弦杆为φ1 000 mm钢管,由16mm厚钢板卷制而成,弦管间用16mm厚钢缀板连接,拱肋弦管及缀板内填充C55微膨胀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结合黄织铁路工程岩脚隧道DK26 918~910段岩溶塌陷处理施工情况,简要介绍了溶洞处理大管棚、小导管超前支护、锚索、钢管格栅拱架、护拱及注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岗站后配线段黄土地层大跨区间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根据不同断面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初期支护围岩压力和格栅拱架钢筋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格栅拱架支护作用明显,钢筋应力最大值为108.27 MPa,位于隧道拱腰处,满足设计要求;测试断面拱腰和拱肩处围岩压力、钢筋应力相对较大,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变形监测和控制;初期支护局部变形较大时采用临时钢支撑辅助加固效果明显;整个断面格栅拱架钢筋应力分布不均匀,格栅拱架的分段架设与连接须牢固,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仰拱施作完毕7 d后,整个断面围岩压力和格栅拱架钢筋应力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陈宝春  秦泽豹 《铁道学报》2006,28(6):99-104
根据试验研究与双重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提出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极限承载力的等效梁柱法。分析讨论了等效梁柱法的等效长度、作用力选取和钢管混凝土梁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选用。分析结果表明,等效梁柱法中钢管混凝土梁柱的极限荷载宜采用DL/T规程;对于非对称荷载。等效长度可取0.72S(S为半跨拱轴线弧长)、采用拱脚截面内力作为作用力;对于对称荷载,等效长度可取0.62S、拱顶截面内力为作用力。与采用双重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的极限承载力的比较表明,等效梁柱法能基本反映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极限承载力的基本规律,可供进一步研究与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温度荷载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安装线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梓媛 《铁道建筑技术》2009,(9):139-142,151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拱肋随着节段增加、悬臂长度加长、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对拱肋安装线形的影响越显著,给线形控制带来诸多困难。介绍支井河特大桥钢管拱肋安装施工中温度荷载对拱肋安装线形的影响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安装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元路渭河大桥钢管拱微膨胀混凝土配制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广元路渭河大桥钢管拱工程实际,介绍横向圆端截面钢管拱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钻爆法机械化施工,依托渝昆高速铁路(重庆—昆明)来福隧道,对凿岩钻孔与拱架安装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加长臂改造改进了凿岩台车,以适应软弱围岩条件下台阶法钻爆开挖隧道。通过增加托举装置的延长杆,改进了三臂拱架安装台车;结合“一长两短”的上台阶初期支护钢拱架设计方案,实现了拱顶初期支护钢铰接+三臂拱架安装的施工工艺。通过现场试验,采用改进后的凿岩台车施工,与传统人工手持风枪凿岩相比,两台阶与三台阶断面钻孔作业,施工效率分别提升89%、90%;采用改进后的拱架安装台车施工,与传统人工配合机械安装拱架相比,Ⅳ、Ⅴ级围岩段施工效率分别提升72%、81%。可见,采用改进后的凿岩台车和拱架安装台车机械化施工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降低施工风险。该套施工设备可在类似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安阳市文峰路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例,介绍了钢管拱肋制作与拼装的主要工艺要点和用逐点渐近法计算接点坐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供类似桥梁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家沟大桥首次应用六四式军用梁拼组90m跨拱架便获得了成功;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使主拱的设计得到了改善,混凝土施工的一些弊病也得以消除。文章介绍了使用该方案时缆索吊安全系数的敲定、军用梁拱架的拼装及拆除、主拱混凝土的灌注等几项主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