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东乌—包西铁路联络线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东端与呼准鄂铁路相接,西端与东乌铁路增建二线相接,中间通过鄂尔多斯站与包西铁路相通,本联络线的修建并引入鄂尔多斯站,对完善鄂尔多斯地区铁路"三横四纵"路网格局和构建蒙西大能力运煤通道意义重大。经研究,提出3种联络线引入鄂尔多斯站方案,并对3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终选定东乌—包西联络线外包鄂尔多斯站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卓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134-136
通过对荆门铁路地区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荆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及地区内相关线路的功能定位、各站承担的作业性质,对蒙西通道引入地区方案进行研究,以便选择既能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又能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投资最省的引入方案,并对联络线及疏解线进行了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3.
经过第6次铁路大提速后,旅客列车的行驶速度普遍得到提高,旅客乘坐火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京广上行新乡枢纽段,作为京广线的限速区段,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以完成列车提速的整体规划。经方案比选,修建新荷线至京广线之间联络线。  相似文献   

4.
张学斌 《铁道勘察》2007,33(4):81-84
在分析衡阳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湘桂线增建二线提速改造引入枢纽最新方案,对衡茶吉铁路引入衡阳枢纽方案进行了多方案论证和研究。新建衡茶吉线疏解引入新衡阳站,并新建京广上、下行联络线与衡阳北站连通。  相似文献   

5.
干塘站是包兰铁路与干武铁路的接轨站,担当客货列车的到发及通过作业,货场及专用线的取送调车作业以及武威至白银西方向列车的折角、补机作业.干武铁路增建二线工程设计中针对干塘地区的引入做了2个方案,分别为干塘站集中办理方案和乌兰敖包至小红山径直联络线方案,本次设计暂推荐干塘站集中办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知识问答     
什么是联络线 广义的铁路联络线,有两个概念:即路网联络线、枢纽联络线(迂回线)。 在铁路网密度加大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些路网联络线。比如70年代焦枝铁路通车后,修建了京广与汉丹铁路的联络线,安(阳)卫(家店)线;90年代京九铁路修建的同时,建设了联络京九与京广的横店至麻城联络线。霸州至北仓线是京九与京山铁路的联络线。  相似文献   

7.
陶鄂铁路是鄂尔多斯地区规划路网中横向干线的组成部分,东端始于乌审旗地区。在分析地区内铁路设施及运量构成的基础上,对地区内可能的接轨方案进行多方面对比分析,采用恩陶铁路陶利庙移站接轨方案。同时,根据货流特点研究了本线与蒙华铁路的联络线方案。  相似文献   

8.
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新建双线引入金华地区;同时新建铁路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与既有沪昆铁路并行经过金华地区,需要解决3条干线间的跨线车运行通道问题.文章对既有沪昆铁路、新建沪昆客运专线和改建金温线间设置联络线的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韩冰 《铁道货运》2023,(7):39-45
东乌铁路至惠农站联络线主要承担石嘴山市与蒙西地区、黄骅港及天津港之间大宗工业品的货物交流,是承担石嘴山市东西方向货运量的铁路通道。通过分析东乌铁路至惠农站联络线交通运输现状、客货运输需求、工程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研究东乌铁路棋盘井站接轨方案和黄公铁路拉僧庙站接轨方案及线路走向方案,比较分析各接轨方案的线路布局方式、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及工程投资等。最终推荐采用东乌铁路棋盘井站接轨方案,可以更好地缓解该地区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乡机务段地处京广、新月、新荷铁路交汇处,现配属机车480台,担当着2249km干支线客货牵引和25个调车点任务。段物资科负责新乡、月山、长北3地的物资供应任务,年物资供应额5000多万元。2009年以来,为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净化采购渠道,我们在全段范围内开展了自购料的集中采购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西康高铁引入安康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路引入枢纽方案是铁路选线的一大重点,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枢纽而言。为了研究西康高铁引入安康铁路枢纽的合理方案,运用逐层深入、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方法以及多种方案综合比选手段,从项目功能定位入手,在仔细分析安康铁路枢纽概况、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规划、枢纽客运量的基础上,首先对西、中、东三个线路走向方案从技术经济角度比选论证,得出推荐中线方案;然后针对中线方案,研究引入既有安康站和新设安康北站两个方案,得出推荐新设安康北站方案;最后针对动车存车场选址研究站对左、站同右两个方案,得出推荐站对左方案。本次研究提出了"线路+站场"组合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两条高铁并站的车站图形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高铁网的规划建设,两条高铁并站的情况越来越多,研究两条高铁并站图形及适应性对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高铁车站作业包括客车到发、越行、通过作业,以及立折列车作业、跨线列车作业等,从分析车站作业入手,跨线列车是影响车站布置的重要因素,车站应按照线路别和方向别布置进行研究。跨线列车处理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车站图形和车站能力不同,线路别系列能够让两条干线技术标准均较高,两条干线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调度指挥简单,适用于两干线均开行立折列车,建设时序不同步等情况;方向别系列是用道岔渡线代替跨线列车联络线工程,主要是为了节省联络线的工程投资,但外包正线会受到限制。各种图形有自身特点和适应性,应慎重选取。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兰州铁路枢纽相关路网调整,根据枢纽客运布局及相关线路情况,对枢纽内客站站场能力、枢纽线路区间通过能力、跨线客车径路等方面进行检算或检查,得出兰州西站站场规模、枢纽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均能适应路网调整的需要,但存在既有兰州站客运设施不能满足兰新第二双线2014年年底引入的需要、兰州经中川至张掖铁路无法跨线至宝兰客运专线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建成的时速200 km的客货共线铁路,在实际运营中一般采用客(动车组)货不见面或降速至160 km/h速度的运营组织方式,因此对于今后类似项目是否还有必要按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建设存在一定争议。通过调研、参考在建及运营项目,结合现行规范、标准及实际运营项目运输经验,对时速160 km、时速160 km(预留200 km)、时速200 km三类方案选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进行详细汇总和对比分析,提出部分研究思路和实施建议,为后续类似项目速度目标值标准选用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项目初期就应结合项目特点、沿线客货运量需求、相邻路网构成、地形地貌等因素对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确定。  相似文献   

15.
从最小曲线半径的确定过程和运营组织两方面,对城际客运专线进入市区后能否与城市轨道共轨做了初步探讨.通过对高低速列车共线运行线路上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的试算分析得出:由于高低速混跑最小曲线半径取值过大,不能适应市区内建筑密集区的定线标准,故在市区城际客运专线与城市轨道共轨运行时最好采用同一速度运行,不采用混跑越行的方式.从运营方面分析了几种可能实施的方案,得出结论性意见.认为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通盘考虑城际线与城市轨道的共线,有利于做好线网布局.  相似文献   

16.
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通过分析铁路客运专线的相关收益及费用,从铁路运输企业和旅客两方面的利益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求解方法。所提出的换乘多种类别列车的疲劳恢复时间计算公式、不同消费层次选择不同类别列车的思想、列车开行数量的计算式、列车的吸流原则、确定列车类别的动态规划方法等都贴切反映了铁路客运组织和客运市场的相关规律。该方法在客运专线预可行性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求解路网规模为60个车站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仅需100s左右时间,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青藏线列车运行时的空气阻力特点、组成及研究方法,提出了降低青藏线列车空气阻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强风对列车的作用力可导致高速列车翻车,武广铁路途径的区域有一大部分是东南沿海,为热带风暴的多发地区,所面临侧风危险较大,故防侧风问题成为武广高速铁路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风速最危险区域的确定和防侧风的措施的研究,以期达到防止侧风对高速铁路列车行车的影响,以保证高速客车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齿轨铁路是一种“小而美”的新型旅游轨道交通,拥有极强的爬坡能力,最大可达480‰,为常规铁路的6~12倍,是山地景区旅游交通的极佳选择。依托具体设计案例,结合齿轨铁路技术特点和景区旅游交通需求,总结齿轨铁路总体设计的关键思路及要点。研究结果表明:齿轨铁路总体设计首先应进行上位规划,设计速度选取关键“慢游”而非“快旅”;根据景区地形特点和景点分布规律,合理选取最大纵坡和线站位,并减少道岔设置;宜根据景区游客乘坐规律灵活开行齿轨列车,并建立独立完备的故障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20.
袁娟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2):20-22
在高速铁路路网形成之前,利用既有线、提速线路构成动车组的运行网,实现高速铁路与既有线之间的互联互通,是目前迫切的运输需求。以改造工程量最少为前提,从既有线CTCS-2级适应300~350km/h动车运行必备的条件和既有线CTCS-2级临时限速设置原则进行升级改造的必要性2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既有线CTCS-2级列控系统改造方案。该方案已在陇海线西宝段列控系统改造工程中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