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已经成为各大产业发展的绊脚石,新能源产业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发展优势,新能源产业中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的光伏电站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是一种环境友好、能有效缓解当前电力系统用电压力且能提供可靠性的电力资源。本文针对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和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角度对光伏电站接入网技术进行分析,简述了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大家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以后汽车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汽车新能源技术已备受世界各国瞩目。车载电池的研发成为竞相角逐的焦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电动汽车车载电池新能源的种类和发展方向,以及各国在车载电池新能源方面研发和投资的情况。得出车载电池既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也是未来电动汽车产业最理想的最终产品,指出锂电池将成为未来车载电池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因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倍受关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产业酝酿期和导入期,2014年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成长期.本文对国内外的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因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倍受关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产业酝酿期和导入期,2014年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成长期.本文对国内外的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汽车电器》2015,(2):74
<正>《汽车电器》2011.10,2012.10,2013.5/12,2014.5/12在能源危机和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发展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新能源专刊全文刊登纯电动、混合动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类文章。方便读者使用查阅,收藏资料。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与推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产销分别达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增长59.9%和61.7%o山西省2019年新增电动汽车25260辆,年增长率为37.67%,截止2019年42月底,山西省电动汽车保有量为99703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也逐步显现,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事故。  相似文献   

8.
车企篇 传统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之一,石油勘探成本日益增加、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世界汽车工业都在加快转向低排放进而到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领域. 但是,电动汽车技术在全球市场才刚刚起步,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从科技研发转向产业化的阶段.来自上汽集团、戴姆勒、通用等车企的演讲者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商业化中取得的经验和各自面向未来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9.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电动汽车三大核心技术-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电池及其管理技术和整车控制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电动汽车在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进展,汽车数量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电动汽车绿色环保,且不会对石油能源造成压力,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发展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因此,提高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对促进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论述国内外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对每种电池的性能进行比较,其次基于SWOT理论对目前陕西省动力电池产业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陕西省现状对该省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关键技术与研发重点内容,对陕西省动力电池技术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全球关注的焦点,新能源汽车顺势而为,纯电动汽车采用纯电驱动,更加节能、环保。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车辆的安全性、续航里程能力得到了关注,动力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车性能,为了提升动力电池系统性能,避免热失控,研究高性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孟源 《时代汽车》2021,(8):80-82
此篇通过查阅目前世界最前沿的电动汽车技术现状,客观总结出电动汽车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介绍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其中包含了动力电池、电机控制理论技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燃料电池、充电设施及能量再利用系统。由于我国目前的车辆占有量很大,但车辆的饱和率较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所以对于我国而言,车辆的需求量还有很大的空缺,而目前中国的国情已经非常注重青山绿水的回归,所以真切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符合国内政策。本篇也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也提出了一些实质的建议,希望通过政府、车企、科研机构、高校及制造装配工人的多方融合,得以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动汽车制造政策及措施,尽快的将中国制造2035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工作模式、动力系统和技术关键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节约燃油,对发电单元功率需求小,降低排放,延长续驶里程等优点。通过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比较,突出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充分说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当前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顾磊 《时代汽车》2021,(8):105-106
在当今汽车产业发展技术的革新和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车企共同面对的问题,各个国家在替代传统燃料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应用范围最广的就是锂离子电池。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发展支持,汽车新能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而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游材料也在这种政策利好形势下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机遇,世界知名的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持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了电池产业发展,但是同时存在无论是纯电动的动力电池,还是以氢材料等燃料电池都存在续航里程和成本控制的挑战。在此形势下,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以每年15.7%的速度增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团队在传统的双碳结构的双离子电池基础上研制出一体化电极锂离子电池,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研发制造。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低成本、环保且便于回收等优势很快得到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的青睐并被应用到车辆中。  相似文献   

15.
杨铭 《时代汽车》2022,(2):112-113
在能源匮乏的背景下,新能源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延伸至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21世纪初,国外就开始尝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但是受到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随着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的发展,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越来越低,而且新能源汽车换电的标准越来越规范,我国汽车龙头企业逐渐开始研究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换电模...  相似文献   

16.
王晓娟 《时代汽车》2022,(4):107-108
随着全球能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就会越来越广泛.对于不同技术的前景,产业界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讲述了我国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的占比越来越高。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多,消费者、使用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供电设备主要是蓄电池和由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纯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则是低压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提供的是高压直流电,所以需要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蓄电池以及低压用电设备供电,这种转换装置即DC-DC直流电源转化模块。文章重点对纯电动车DC-DC电路故障进行分析,为纯电动汽车特有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支撑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V字形开发模式,开发了满足整车热管理需求的非热泵型整车热管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改善效果。在此系统中采用了低温下的电机余热利用等改善措施,与目前电动汽车普遍采用的PTC电加热方式(不带电机余热)相比,能够显著地增加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9.
韩斐 《天津汽车》2011,(4):41-43
为了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成本,对一款纯电动轿车进行建模仿真。文章使用汽车模拟软件ADVISOR对纯电动汽车的性能进行模拟,并且结合实际试验,在续驶里程、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4个方面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款电动轿车能够满足市区内的日常行驶要求。指出在低碳经济和倡导新能源汽车的形势下,纯电动汽车的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动汽车的数量日趋增多,人们对于电动汽车能耗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电动汽车受到电池性能和容量的约束,同时受到充电桩的位置、数量和充电时间的限制,容易使得驾驶员产生"里程焦虑"。因此续驶里程成为驾驶员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能耗预测能够给予驾驶员出行指导,减缓"里程焦虑"。围绕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近年来能耗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