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迁 《经济导报》2010,(6):45-45
受到中美两大引擎相继“失灵”的影响,7月下半月港股继续调整,7月22日港股开市更发生罕见的意外.恒指开市就“休克”了半小时,令大量衍生工具如牛熊证不知如何定价。而人大财经委官员指.  相似文献   

2.
姚遷 《经济导报》2009,(31):16-17
7月已成过去,在环球资金疯狂涌入香港和内地市场的形势之下,港股在7月份再升2194点或12%,收报20573点,重返金融海啸前的水平,原因是在市场仍然“水浸”之下,近期股市的调整都很短暂,其后很快又回复升势。不过,7月的市场并非无风无浪,7月29日内地A股突然急跌,连累到香港股市也急跌,  相似文献   

3.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50):46-47
今年港股风起云涌,恒指突破30000点,国指冲上20000点,中央大礼“港股直通车”突然叫停,又出现一个股民怕怕名词:次按。目前港股正处於中港经济融合大时代,本报记者特别采访几位金融界人士,前瞻港股2008年新形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45):34-35
港股直通车令人望眼欲穿之际,总理温家宝在外访时对本港媒体发表一番“审慎处理港股直通车”的言论,为港股带来降温效应,港股一瞬间飞流直泻1500多点。之后,港股仿如坐过山车一样作出一轮调整。究竟后市会如何呢?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看看这只“疯牛”会奔向何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姚迁 《经济导报》2009,(35):45-45
8月尚未完结,美国股市已急不及待出现“9月恐惧症”。过往美国的股灾大多在10月出现,令不少投资者误以为10月是美国股市平均表现较差的一个月份,原来,9月份才是美股表现较差的月份。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07,(30):44-44
港股7月份是大牛市,大部份日子都是在创新高。自7月20日起,港股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多间大型国企发出盈利报喜.首先是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跟着是平安保险.和中国国航及广州广船等。一时之间只见百花齐放.中资银行股先升,保险股接力.最近连本地股份也追落后.7月初截至7月24日恒生指数升了1698点.港股正是进入牛市第三期的大时代.  相似文献   

7.
郭家耀 《经济导报》2010,(28):46-46
联储局调低经济增长预测,市场近期焦点转移至企业季度业绩;A股方面.近期虽然自低位反弹,惟升幅有限’加上农行A股首日表现乏善足陈,拖累港股表现反覆不前.过去一个月维持在“双底”颈线约P9800点和21000点关口之间窄幅上落,後市料持续穿梭於各条平均线横行整固。  相似文献   

8.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5):47-47
上周港股整体回升,但中间仍震荡不小。受“港股直通车”的影响,A+H的股票继续被投资者热炒。但港股主要看美国脸色行事,中资股毕竟不能走出独立行情。  相似文献   

9.
港股在农历年假后,整体走势完全扭转过去一段长时间的升势,至3月1日收市19346点计,恒指由假期前高位20844点开始下跌.已跌了接近1500点.与某大行分析员指恒指短期调整幅度可以达1500点不谋而合,但其实跌幅并非很大,若以百分率计算.调整幅度只不过是7.2%,跌幅远低位2月27日内地A股出现近8%的单日跌幅。而港股之所以出现大幅的调整,相信主要是由多个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导报》2007,(35):44-44
笔者从事证券业已逾35年,虽风高浪急之场面已见不少,但却从未见过动辄便达600-700点之高开或低开,且亦未曾见过在急插4000多点后,居然可于七个交易天内全收复失地。确实,港股在过去数周之走势相当波动,恒指先自7月26日高位开始急挫,其后更于8月17日低见19386点,在三周内,大市共暴跌达4171点。  相似文献   

11.
彭伟新 《经济导报》2007,(26):140-140
港股在中央继续送出“回归十周年”的大楼,包括放宽QDII来港投资的限制、在回归纪念前暂时不升市场息率,以及确认本港成为中国对外的资本市场下,恒指终于在6月中向上升破之前21000点的阻力位,除了指数最高升上22085点的历史高位外,成交额亦突破1,000亿港元,最高更达1,200亿港元,令到投资者继续看好港股,不单止未有跟随内地A股指数出现调整,而且更愈升愈劲,  相似文献   

12.
姚迁 《经济导报》2009,(41):48-48
回顾以往,由1973年开始,其后1983年的佳宁事件、1987年环球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至去年的金融海啸,都导致了10月股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公布了整整个多星期的资金自由行措施“港股直通车”依然未能开出,教一众引颈以待的“乘客”心急如焚。虽然外界估计内地居民有望最快于上周三开始可以买卖港股,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内地银监会尚未向中国银行(3988)批出许可指令,导致直通车要暂时搁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彭伟新 《经济导报》2007,(29):48-48
上期笔者谈到有关港股急升至23000点后,并不是今次的浪顶,主要是有多个跌市前会出现的征兆仍然展现,特别是投资者利用“孖展”购买股票的情况并不普遍,而且投资者在三、四线股份的投入程度并不高,因此,在短期内并不会出现急跌的机会。除此之外.亦提过仍有多个对6%产生支持作用的因素仍然存在,当中包括内地有大量资金可以流入港股、内地经济会继续高速增长、本港H股仍较A股便宜,以及大市欠缺引发跌市连锁反应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5.
姚迁 《经济导报》2009,(32):11-12
自3月中以来,沪深市和香港股市的升势停不了。现已重上去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前的水平。在环球资金疯狂涌入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的形势之下,港股在7月份再升2、94点或72%,收报20573点,在最後一周平均每天成交量达856亿元,是二个月以来的新高纪录。至此,港股已是连续第五个月上升;以恒指点数计,更是历来升幅最大的7月份。  相似文献   

16.
孙鹏 《经济导报》2007,(23):49-49
上周市场受内地影响颇多。周一内地股市暴跌,激发本港对“北水南调”的想象,中资股普遍有趁低吸纳的愿望,当日港股反向上升P63点。周二恒指受内地股市出人意料的劲跌拖累,大市倒跌逾百点,曾一度退守20600点,但午后传中央出手稳市,港股随即呈现V形反弹,与内地A股同坐“过山车”。不过周三后,随着A股市场呈现走稳态势,恒指围绕在20800点左右整固。  相似文献   

17.
刘艳玲 《经济导报》2010,(34):47-47
港股享受了一个不太悠长的夏日假期,恒生指数从7月6日低位79778回升,于8月9日最高升见21806,一共升了2028点,升幅超过一成。这段升势主要是由美股带动.期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7月2日低位9614升至8月9日高位10719,升了1105点,升幅达到77.5%。  相似文献   

18.
郭家耀 《经济导报》2007,(43):42-42
港股走势持续波动,恒指单日动辄出现超过干点的波幅.投资者如欠缺定力,随时会给这个大浪淹没.纵观现时市场利好利淡因素均存在,但由于资金充裕下.港股后市仍可审慎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报》2007,(47):1-1
蓝筹股结构性演变和两地“通水”传闻不断,近期港股受内地宏观政策影响渐强。尽管内地外汇管理局和香港金管局均郑重声明美元地位稳固,联系汇率政策坚定不移,以求缓解投资者过度轻美元重人民币的倾向,但港股市场同时受内地和美国财经政策影响的格局已然形成。相对而言,内地的政策影响正在逐渐加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慕容 《经济导报》2009,(33):16-17
近月的环球股市在美股推动下节节上升,令很多淡友已投降,甚至转软看好。但在连升五个多月,反弹近1万点之後,港股已变了“神经市”,继续今日急升、翌日又狂泻的反覆待变格局。例如恒指在8月11日才升21074点的金融海啸后高位,是11个月以来首次企稳在21000点以上收市,但次日又跟随中国内地股市,美市大跌638点或3.03,回落到20435点,大概港股暂时患上了“畏高症”,今后在21000点关口仍有一段反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