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艳玲 《经济导报》2010,(34):47-47
港股享受了一个不太悠长的夏日假期,恒生指数从7月6日低位79778回升,于8月9日最高升见21806,一共升了2028点,升幅超过一成。这段升势主要是由美股带动.期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7月2日低位9614升至8月9日高位10719,升了1105点,升幅达到77.5%。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报》2007,(5):46-46
港股自去年10月起走势明显转强,并经过一轮持续急升后,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已分别升抵20,000点及10000点水平,至于股市上升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多个利好的炒作因素,包括市场上有充裕的游资,人民币升值持续,以及内地股市继续向好,特别是人民币似乎有愈升愈快的情况下,令到更多的投资者追捧中资类股份,由于海外投资者无法直接买入内地人民币资产,要受惠人民币升值的话,便唯有买入流通性较高的H股,所以,在过去几个月间,本港H股的每日总成交额亦由占大市25%以下,一度飙升至超过35%,反映出投资者对国企股前景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3.
黄璋杰 《经济导报》2007,(40):44-44
港股经历了7、8月间的一次中期调整后.从8月中开始重拾升轨,最近两周更见愈升愈急.恒生指数屡创新高,于10月3日最高升见28871,比对8月17日中期调整低位19387升了9484点,升幅达49%。[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30):44-44
港股7月份是大牛市,大部份日子都是在创新高。自7月20日起,港股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多间大型国企发出盈利报喜.首先是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跟着是平安保险.和中国国航及广州广船等。一时之间只见百花齐放.中资银行股先升,保险股接力.最近连本地股份也追落后.7月初截至7月24日恒生指数升了1698点.港股正是进入牛市第三期的大时代.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报》2007,(31):44-44
港股近两个月由20000点附近持续攀升至23500点水平,累积升幅逾3000点,确实是有整固调整的需要。近日港股受外围气氛影响借势调整,上周三更曾出现单日下挫超过7000点的大跌市,而上周四的高低位波幅亦达600点之多。在这大幅波动的市况下,投资者可采取上落市的买卖策略,运用认购证及认沽证来捕捉大升大跌的走势。当然,市况波动风险增加,注码宜稍稍降低。  相似文献   

6.
A股健康调整     
《经济导报》2007,(49):59-59
过去两星期,环球股市经过大型调整後,再次作出强力反弹。本港恒生指数於截稿当天(12月6日),曾经反弹至29889点,接近30000点水平,比低位回升了约15%.但此升势与成交并不配合,近日港股每天平均成交金额只有约7.200亿元。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报》2007,(47):45-45
近日,本港股市受到多个不利消息冲击,恒生指数於短短三星期内由高位调整多达五千点。先於11月3日,总理温家宝表示直通车落实执行前,先要考虑四个因素(包括对相关法律加以监管,分析大量资金涌入对港股的影响、谘询本港金融机构及教育内地股民投资港股的风险),才可以研究何事开车,这意味直通车於短期内未能开通。至11月5日,内地有报导指中国证监会限制QDll基金投资港股比重降至最多三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沈振盈 《经济导报》2007,(41):44-44
经过8月份“次按危机”的震荡,港股重纳升轨,短短两个多月,恒指从低位79400点水平大升愈10000点。虽然美国经济表现奇劣,楼市疲弱,大企业纷纷作出盈利预警,但美股在联储局决定减息之后开展升浪,并连番创出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1):51-51
上周港股窄幅盘整,走势偏软。央行打出调控组合拳.联动港金融股作出反应。国企指数受累於银行股存贷利差缩小的不利影响.正逐级下滑。恒生指数由2003年4月至现在升幅已达7.5倍.在美国楼市阴霾和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之下,投资者忧虑港股接近见顶。个股方面.唯航空股奋力走高,另中国移动作为回归A股概念,被市场看好,中国联通连袂走强。  相似文献   

10.
姚迁 《经济导报》2010,(16):48-48
4月港股表现比较反复,呈先升后跌再牛皮的格局。港股在4月12日曾高见22388点,但内地继续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就令港股其后再次下跌,4月21日恒指仅收报21510点。而总结港股在第一季的表现,恒指由去年底的21872点,反复下跌了633点,3月底仅收报21239点,三个月以来只下跌2.9%,表现牛皮。  相似文献   

11.
李锦 《经济导报》2007,(49):58-58
受惠外围股市造好.港股由26,000点关反覆上升.期间曾两次以裂口千点高开,至周四更曾升近30.000点关口。在大市不断上升的同时,我们发现到有资金流入恒指及中移动的认沽证,反映有投资者当市况越升时就越买入认沽证.以博取调整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彭伟新 《经济导报》2007,(19):46-46
自从恒生指数在今年1月24日升上至20971点后,不经不觉在过了三个多月后.终于在5月7日再次升破历史高位.最高见2P070点。而恒指今次升上历史新高后,并没有如1月24日当日般急促回落.并在其后一周内挫近1000点,反而继续企稳在20800点水平附近.  相似文献   

13.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10):40-41
以“大起大落”四个市来形容本港金融市场近期的方向可谓贴切不过。内地跌市,日圆套息交易(Carry Trade)平仓等事件都令环球股市经历了近年罕见的波动。本港股市也不能独善其身。其中在上周一恒指单日大跌777点,更是9.11事件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总括而言,恒生指数从上月的20000点水平,在短短两星期间下降一成多至18500点水平。直至早前发出盈利预警的汇丰控股(5)于上周一公布盈利较去年上升半成这个合平外界预期的业绩后,港股才出现喘定的局面。不过,企业业绩发布期才刚开始,加上日圆套息交易平仓潮未知是否完结等因素,都令人难以确定港股是否调整完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7,(45):45-45
“直通车”——万点恒指效应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20日宣布在天津滨海新区进行试点,允许大陆居民直接投资海外证券市场,初期首选香港。恒生指数由上个交易日(8月17日)收市的20387点,大幅飙升1209点,报收2P596点。恒生指数在不到三个月内,由8月17日收市的21596点,至11月2日收市30468点,上升8872点(或4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07,(24):45-45
踏入6月,港股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恒生指数一直在20100~21000点徘徊。相比下中资股的表现更有看头。短短两周间,国企指数已从月初时的10200点,升至11400点的历史高位。恒指未能突围,全受美国股市的拖累。近期美国长债息率持续上升,反映美息上调压力日增。自去年中旬后,联邦储备局便没再调整息率。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已开始了差不多一个月。本港股市经过多个月大升市後.上周五终出现“回气”迹象。恒生指数於上周升逾20900点的历史高位後.因中国移动(941)遭沽压而下跌回20200水平,但总括而言全月表现仍力保不矢。相反,国企指数在月初创出10800点新高後便急转直下,渐渐下滑回9600点水平,全月出现了约一成多的明显跌势。蓝筹股和国企股的走势南辕北辙,亦使投资者相信本年两指的走势和去年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黄玮杰 《经济导报》2010,(26):44-44
2010年已过了一半,总结上半年,港股恒生指数下跌了8%。季度方面,今年首季和次季,恒指都下跌,跌幅分别为2.9%和5.2%。  相似文献   

18.
张启源 《经济导报》2007,(10):47-47
上周恒生指数先大幅下挫,后反弹上扬,形成短期探底走势。周末走强主要受日圆走软日股走高,蓝筹业绩强於预期以及工行,国泰即将进入恒指成分股等利好因素的影响。由於技术面短线沽压得到缓解,近几个交易日的反弹,是否意味着港股市场本轮调整结束,目前後市仍有诸多不确定性,短期港股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相似文献   

19.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23):40-41
在楼股不明朗之下,市场视6月8日拍卖何文田罕有靓地为楼市般市后向的探热针。当日卖地成绩理想,竟然成功以109亿元成交,高过事先所有专家预测价,每平方尺更达12.540元,由新鸿基地产投得,这口价一洗之前东涌土地拍卖成绩过低的坏气氛。卖地成绩好,同时也刺激地产股上升,为港股注入近日少有的生气,亦推动当日恒生指数上升109点,收报19487点。  相似文献   

20.
由於元旦假期,港股仅休市一天,元月2日和3日,港股再度强势上攻,连创新高,并一度上攻至20500点,虽周末有所震荡,但震荡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其中,国企大盘蓝筹股功不可没,尤其以通讯、保险、银行三驾马车引领大市连连走高,目前已形成中资股力战港股半壁河山的局面。由於预计2006年和2007年中资股盈利仍会有20%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