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发展赢得了全世界投资者关注的目光,更多外资进入境内一方面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却也对我国金融管制提出了考验。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金融管制需要找到可以促进金融业长期稳定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安华 《经济导报》2007,(46):25-25
把北京金融街比作中国经济的心脏并不过分,要心脏健康的跳动有效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提供的营养,这就如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完善一样。近日,一则关于中国政府高层将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提上议事日程的消息不胫而走,由境外传向境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王欣 《经济导报》2007,(31):18-19
今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自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发展势头强劲,中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之战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拉开帷幕。观察半年多来市场情势的变化,可以说这既是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之战,也是中外资银行的合作之战,更是中国银行业改革深化之战。面对外资银行具有品牌声誉高、风险管理和创新能力强、营销手段先进等优势,中国银行业在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将发挥本土优势,改革自身弊端,吸收他人之长,将自身打造成具有品牌的跨国银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金融海啸来袭,从金融业到制造业,往日的热门如今风头不再,全球经济大有全军覆没之势。从美国纽约到日本东京,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在金融海啸中遭遇了经济的灭顶之灾。全球视野下的深圳,在海啸之下又将如何?仅有30年城市史的深圳,凭旧什么在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排名第二?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深圳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易宪容 《经济导报》2007,(1):108-110
从2007年起,中国金融业进入全面开放的新纪年,尽管入世以来金融业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但改革之路仍然漫长。金融改革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对市场渗透过多,就在於政府在借助於公权力把一些非法侵权的行为制度化,这可能是目前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面对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17日,"第三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金融业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和发展。三一荣获高成长蓝筹公司金鼎奖。年会组委会认为,蓝筹公司是国民经济的骨干企业,他们如中华之  相似文献   

7.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逐步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转型。金融业应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秉承“绿色金融”发展理念,以金融扶持和金融创新为基点,积极推进绿色金融项目的开发和发展。文章阐述了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介绍了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雪岩 《经济导报》2007,(44):17-19
背靠中国内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应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香港金融业发展。香港特区政府要加强与中央政府的沟通,以获得对香港金融业发展的最大支持,并着力创造有利金融业发展的城市环境,不断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雷曼公司破产,发端於华尔街的次按危机演变为金融海啸,并向全世界深度蔓延。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性金融海啸,将给全球经济,金融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4):15-16
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下,来自中国内地、东南亚、欧美、中东的热钱纷纷涌来香港,推动恒生指数在十个月内上升了逾7万点。港股大旺,楼市大旺,带动了香港经济大旺。经济专家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着眼於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香港金融业发展,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伦敦金融城市长史达德透露,伦敦成功的三个主因是:良好的监管环境和公共设施、庞大的人才库、高度开放的市场。看来香港仍有许多事要做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亚洲开发银行日本京都年会上,政治家、银行家以及来自各金融中心的经济学家都在反覆讨论亚洲地区所面临的巨大机会。有人认为,中国和印度发展得如此之好,以至於亚洲不再需要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谢涌海 《经济导报》2009,(41):13-14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传奇般经济建设成就。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得到长足发展。香港和上海,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两大中心城市,为中国的经济建设,金融之市场化和经济之资本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日益占据世界经济更重要地位的今天,己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两颗明珠。  相似文献   

13.
6月3日,亚太台商联合总会会举办的第五届两岸论坛以“两岸三地金融业的典范转移”为主题,请来了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素有“金融才子”之称的陈冲发表主题演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顾问,以及身为香港职业资深大律师的梁定邦作为主讲嘉宾,共商两岸三地金融业发展,再打开对两岸三地金融合作发展的憧憬。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经济的枢纽中心和服务中心,为企业的融资提供渠道,为投资者的投资提供途径。进入二十一世纪,金融业开始了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合作增多,竞争也在加剧。金融创新成为了金融业发展的一大主题,为整个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司康 《城市车辆》2009,(1):21-24
美国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海啸已从金融业“祸害”到实体经济,目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境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业无疑不能独善其身。进入2008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如同坐上“过山车”一般向下俯冲,楼市萎靡,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率大幅下降,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全面回落……年初业界专家一致认为是板上钉钉的汽车产销突破千万辆大关也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16.
金融海啸的影响如多米诺骨牌般向全球化的经济铺展开来,世界各国2009年经济的悲观预测仍在蔓延扩散,没人知道这支骨牌有多长,范围有多大。而此时,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增长最快、外汇储备庞大的中国,希望中国活力能够力挽狂澜,处危机而不倒,振大度之将倾。各国政要和经济专家预示,即使受到海啸冲击,中国也应最先站起来。  相似文献   

17.
  刘霞辉 《经济导报》2007,(27):14-15
中国二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令世人瞩目,但繁荣下的睡忧更为中国经济界的专家学者所瞩注。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近百位学者就宏观经济的周期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从学术角度就中国经济本轮周期是否将结束、土地和金融安全,经济结构失衡、消费与投资失衡、是否加息的两难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剖析,把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危机和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都提了出来。本报记者根据记录整理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与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赵晨 《经济导报》2007,(43):40-40
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最近,美国次按风波引发了国内经济的疲软,世界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近期在香港,各种金融经济论坛纷纷登场,其中有亚洲金融论坛,三江论坛,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金融论坛等,这些论坛着眼于关注,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互动,表现出对中国经济的高度关注和厚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07,(10):10-10
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于三月八日,在其网上专栏“观点”中.发布了五篇于去年下半年完成的“中国经济专题研究”系列研究报告.以专门分析中国内地的经济、货币及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金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客观存在。作为区域经济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发展直接的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金融业的差异化必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一体化进程,探讨区域金融的发展差异问题,对于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金融之间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