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振伟 《专用汽车》2023,(12):80-82
首先介绍了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概念,然后阐述了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了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类型,探讨了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最后研究了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有效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为汽车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实现汽车行业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推进了我国制造行业的进步。对于新型汽车制造行业来说,传统制造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应当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为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具体类型,主要研究了如何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合理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希望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睿炎 《时代汽车》2023,(10):131-133
智能制造是新时期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备受各行业的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融合电子、机械、信息等多领域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具有诸多的应用优势,是推动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将在简要阐述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及优势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推动智能制造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的机电一体化,是指汽车产品及其制造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的汽车,在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舒适性等方面都能大幅度提高,在汽车生产系统中,机电一体化主要运用在汽车零件加工,汽车整车装配以及汽车生产企业的管理之中,采用现代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汽车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更加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汽车的要求。对汽车产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大量应用势在必行,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  相似文献   

5.
王冬 《时代汽车》2022,(5):17-18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日益完善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中,有助于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达到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和质量,推动制造行业、企业跨越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智能制造;其次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6.
沈阳 《时代汽车》2023,(10):128-130
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项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的深度融合的新兴技术,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当中,不但能够实现产品小型化,同时也有助于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加工精度和产品安全性能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和效果。为此,本篇文章首先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优势,再明确机电一体化基础技术分类,最后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进行简要论述,并简单讨论机电一体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并阐述了高速加工技术的内涵及其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外高速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以及实现高速切削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因素。分析了汽车制造业中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特点。阐述了高速加工技术以及电主轴、直线电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借助工业物联网技术来提升汽车制造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从而推进汽车制造的快速发展。针对汽车智能制造展开研究,介绍了应用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工业物联网技术,提出为了促进汽车智能制造中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合理化应用,应着重考虑工业物联网的互联互通要求,对边缘设备数据需进行卸载和综合处理,以实现工业物联网的负载平衡和通信安全,从而实现汽车智能制造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田秀娟 《时代汽车》2023,(11):13-15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对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极为重视,加上我国汽车工艺的迅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工业的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促进了我国汽车行业领域影响力的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当前机械领域的先进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汽车相关部件的机械制造水平和实际的生产效率,从而做好对汽车质量的保证,让汽车工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有相对有利的地位,进而实现汽车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价值和应用范围,为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中工业机器人在运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预先设定加工作业程序,具备良好的交互性,促进工艺生产活动的自动化升级,满足工作环境与产品需求;数控技术通过控制编程技术控制机械加工设备,机器结合指令内容完成生产作业;柔性制造技术运用信息技术与物料储存技术,由此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提升智能制造生产作业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1.
孙骏 《时代汽车》2021,(7):22-23
工业4.0时代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汽车工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早,也是最为广泛的领域,汽车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使得机器人越来越多。然而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时代对工业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厂的自动化系统逐步升级,增加了物联网的概念,将工厂的机器以及作为主体的人类员工融入到互联网中,实现机器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完美互动。进入到工业4.0时代之后,智能工厂开始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车间,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本文对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系统在汽车制造工厂的应用进行讨论和探索,阐述了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数字化系统对人员、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起到的巨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落实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指导精神,以我国汽车产业链智能制造需求为导向,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系统研发与集成工程技术能力,全面实现我国汽车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和国产化水平,在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培育发展系统集成及其应用,成为了当前我国智能制造202...  相似文献   

13.
常嘉玮 《时代汽车》2021,(8):137-138
现如今,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焊接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焊接技术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艺。当前,人工焊接的劳动强度较大,且对人的身体有较大的伤害,运用机器人来实现汽车车身的焊接,不仅能够解放劳动力,而且也能够促进焊接技术与水平的更好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对汽车车身焊接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当前汽车车身焊接现状进行分析,了解与掌握机器人焊接技术的应用原理与方法,不断优化与提升汽车车身焊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促进汽车制造行业发展速度与水平的更好提升。  相似文献   

14.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热点,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了对接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新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特质、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构建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分类分层的构建模式,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付岩 《汽车文摘》2021,(3):28-33
目前各个行业都在推行智能制造,作为我国智能制造重点发展10大领域之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所在的汽车行业也在积极推行智能制造.受所处行业和接触层面的限制,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各不相同,狭义的理解是在制造环节使用智能方法,但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本文借助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模型来介绍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造型设计中,汽车造型样式研究可用于指导汽车外观设计。汽车造型风格是对汽车性能、时期特征、市场美学、制造技术工艺、材料应用、人体工程学等因素的综合表达。对汽车外饰塑料零件的设计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汽车造型设计很重要。文章将研究汽车外饰塑料零件的设计缺陷,为汽车外饰塑料件设计的理论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是目前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应用频率较高的材料,这是因为铝合金的应用能够切实降低汽车自重。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优势,其次分析了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技术、分类、方式,旨在为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此来提高汽车轻量化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汽车智能网联系统是当前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对于汽车性能提升以及汽车使用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及技术,并提出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振 《时代汽车》2021,(7):28-29
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比较缓慢,汽车制造业领域更是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创新探索,我国汽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更加规范了我国汽车制造的体系和标准,大大提升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1])。本文对汽车运用工程新标准的现状与应用进行分析,明确汽车运用工程标准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给出合适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