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为了对沥青路面透水性进行有效的处治,并且使处治工艺与透水性检测配套使用,实现沥青洒布量与路表透水性区域的适时匹配,对处治材料、处治工艺及配套检测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同步洒布0.3kg/m2~0.35kg/m2溶剂型乳化沥青与0.25kg/m2金刚砂抗滑材料的抗滑雾封层技术(anti-skid fog seal,即ASFS技术)可增强其与路面粘结力和抗磨耗性,使施工结束初期抗滑性能提高60%。同时,基于红外测温原理开发的连续式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仪与渗水仪相比,检测范围由点变面,效率提高80倍,费用节约58%,并与ASFS洒布系统共享数据,使沥青洒布量与路面透水性区域适时匹配。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评价方法进行介绍,结合高速公路检测案例,依据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结果,对路段进行路面透水性评价,确定检测路段透水区域的比例和位置,同时采用目前规范中的渗水检测方法对不同透水等级的路面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建议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3.
黄小兰  熊俊  黄敏  喻超 《路基工程》2011,(5):4-6,10
透水性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迅速排水、抗滑、降低雨天水雾、减少雨后反光、降低噪声等许多优点,而成为道路路面发展的重要方向。讨论了透水性沥青路面在铺装结构上的特点,并基于日本使用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降雨条件下透水性沥青路面与普通密级配沥青路面的水头分布变化情况,研究了透水性沥青路面在强降雨期的排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2010年,保定卡西红外道路设备有限公司与美国KASI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引进了先进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红外加热车。作为新一代的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设备,它不仅可以用于新建沥青路面纵向和横向接缝的施工,还可以对沥青路面出现的各种病害(如坑槽、错台、龟裂、裂纹、拥包、车辙等)进行治理。2011年研制生产的卡西沥青路面红外加热车,于次年完成了工业性考核,并通过了西安筑路机械测试中心的检测,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经过西安筑路机械检测中心的鉴定,该设备加热时间短,升温速度快。其红外转换机构为国内独有,设备使用时看不到明火;区别于国内很多设备采用金属网或者  相似文献   

5.
关于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透水性与空隙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最大粒径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透水性试验结果的分析计算,得到了其透水系数与各空隙率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可预估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或透水能力。这一结论对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透水性沥青路面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介绍了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特点及原材料选择原则,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及目标空隙率的确定;同时,对透水性沥青路面降温、降噪、抗车辙等路用性能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透水性沥青路面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因离析、荷载、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密实性不均一以及渗水性能表面差异性,为了改变目前渗水仪检测效率低、代表性差等现状,能够快速、多剖面对其渗水性能进行检测评价。首先,通过试验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温度及其差异度与其渗水性能的相关性;同时,优选了路表温度差异度的最佳检测方法。研究表明:路表温度差异度与渗水性能相关系数达到0.974 7,与传统渗水仪的渗水系数相关性达0.827 2,建立了通过红外识别路表温度差异度来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性能的方法和相应评价标准。另外,开发了连续测速达100km/h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性红外检测仪,与传统渗水仪相比,检测范围由点变面,效率提高80倍,费用节约58%,并与处治透水的雾封层技术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种主要的城市道路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从中选取具有最佳承载能力的组合方案,从而为城市道路的透水性沥青路面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具有阻燃作用的隧道沥青路面专用养护剂进行了研究,对该养护剂的阻燃性和在防止或减缓沥青老化方面的功能进行评价,着重考察其对隧道沥青路面不透水性和抗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用养护剂能有效提高沥青的氧指数,且在几乎不降低抗滑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隧道沥青路面的不透水性。  相似文献   

10.
对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进行设计,采用滴落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对设计配合比下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滴落试验选择最佳沥青掺入量的方法是准确可行的;通过对4种不同级配方案下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得到C方案为最佳级配方案;其最佳沥青掺入量为4.8%,孔隙率为20.5%,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且经工程实例证明该透水性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惠清高速公路通过引入路面智慧监控咨询单位,采用无核密度仪、激光纹理仪、信息化监控技术、智能碾压监控系统、红外热像技术等开展原材料、施工过程、工后路面渗水状况及均匀性等快速无损的智慧监控技术应用,以保证路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实践表明:相比常规的点状、损坏检测,采用智慧监控技术,路面质量监控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该技术可全面、快速地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
陈楚鹏  李浩 《公路》2020,(3):14-18
提出了利用红外热差原理的沥青路面渗水状况快速评价技术,基于开发的红外快速渗水检测车,重点研究了现场路面温差与渗水系数关系判定准则。依托实体工程,对红外快速渗水检测车的测试结果进行人工复核,并与路面钻取芯样的浸水飞散损失比对。结果表明:红外渗水检测车测试的结果不仅能与现场路况一一对应,且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关性好;作为一种快速评价路面渗水状况的技术,效率、精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嘉峪关地区夏季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预估模型,在对夏季高温期沥青路面的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分析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湿度等影响因素与路面温度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和路面深度为主要参数的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预估模型,以相关系数、均方差和残差平方和等指标作...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渗水系数测试试验对湖南省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渗水系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沥青路面渗水性能的评价方法对沥青路面各面层的渗水性能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了沥青路面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渗水性能差异,提出了沥青混合料不同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检验用的建议指标.最后对路面结构层的透水性能的差异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表明:沥青路面各面层的渗水性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类型更易渗水;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掺入抗车辙剂其渗水性能会有所降低;渗水系数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施工质量变异性造成了渗水系数沿路面横向的分布表现为超车道大于行车道.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的特点,实测了不同路面类型获得的太阳总辐射和净辐射,计算了路表有效辐射,最终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利用实际断面地温监测数据分析了太阳辐射对于不同路面类型及其下伏多年冻土的影响,最后由太阳总辐射及大气温度反演了路表温度,并进行了验证,从而得出了一个计算路面表面温度的参数化方法。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地区的总辐射及净辐射均很高,对冻土的稳定不利。路面太阳辐射的反射系数与太阳辐射强度及测试的位置无关,但与路面颜色的深浅关系密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反射系数大约在0.48左右,沥青路面的反射系数大约在0.20左右;在相同太阳辐射强度下,沥青路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多,其下伏的冻土也更容易受到热扰动而退化。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炎热季节沥青路面温度,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减少沥青路面高温车辙病害的产生,同时减少有毒的有机沥青改性剂或路面涂料的使用,采用无机矿质粉末负离子粉作为新型环保沥青改性剂,制备了具有主动降温功能的沥青混凝土(active pavement cooling asphalt concrete,APC-AC)。通过室内车辙板温差试验与室外光照试验,研究了不同负离子粉掺量对APC-AC路面降温性能的影响,并以降温性能为参考指标推荐了负离子粉最佳掺量;借助Hot Disk 2500S导热系数仪对APC-AC及普通沥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及导温系数进行测试,研究了负离子粉对APC-AC的热学参数影响规律;对APC-AC及普通沥青混凝土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了负离子粉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APC-AC具有较明显的路面降温效果,当负离子粉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6%时,APC-AC车辙板室内温差试验表面降温幅度为5.9℃,室外光照试验表面温度可降低7.4℃;APC-AC的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凝土分别降低9%和20%,比热容则提升14%;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APC-AC的动稳定度提高16%~42%,负离子粉对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与抗裂性能基本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稳态温度场解析解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晓  梁乃兴 《公路》2012,(8):1-6
研究以实测气象资料来预估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内温度场的分布状况为目的.通过分析太阳辐射、大气温度两种主要影响参数,运用传热学理论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二维非稳态温度场解析方程.并在云南大理地区埋设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对计算模型和实测数据相关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在云南省不同温度分区基础上,计算得到不同路表温度的结构内部温度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以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日变化规律为基础的温度场解析方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误差最大3℃左右;温度分布曲线反映出在不同路表温度时,结构内部一定深度内温度分布的规律性和温度梯度的改变趋势,能有效地帮助材料设计,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暴雨强度在透水沥青铺装层设计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通过分析暴雨强度的确定和透水沥青铺装层的渗透性,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杭州市新旧暴雨强度公式预测降雨强度的对比分析,提出新暴雨强度公式作为杭州市透水沥青铺装层渗透性设计计算依据的合理性;并提出渗透性与混合料强度是透水沥青铺装层设计中两个必须满足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李宏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48-49,54,212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现场数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该高速公路目前施工工艺水平下沥青路面现场的空隙率和渗水系数等指标的分布,分析了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对目前的现场压实度、现场渗水系数等指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