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通过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进行系统的现场试验研究,对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单桩荷载传递规律,桩侧摩阻力沿深度分布特征,桩-土应力比等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水泥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及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泥粉喷桩在软土路基加固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介绍在萧甬铁路复线工程施工中 ,加强对水泥粉喷桩在软土路基加固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 ,以确保粉喷桩成桩质量 ,使复合地基达到一定的承载力 ,从而达到加固软土路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桩板墙嵌固段的水平承载力受桩截面尺寸、桩间距、嵌固段长度,以及嵌固段中上部地层强度的影响。基于蒙华铁路某桩板墙工点,通过开展旋喷桩加固桩板墙桩前地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桩长时桩板墙桩身应变、桩顶水平位移、土压力变化规律,并探讨旋喷桩加固桩板墙桩前地基的合理深度。研究发现,采用旋喷桩加固可以有效提高桩板墙的阻滑效果;桩前土体抗力主要集中在桩前30 cm,随着深度增加抗力逐渐减小;当旋喷桩加固深度超过嵌固段深度的75%时,继续增大加固深度对控制桩身水平变形作用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5.
介绍秦沈客运专线设计中采用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 ,诸如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桩、搅拌桩、旋喷桩、粉喷桩、碎石桩等方法 ,阐述各种方法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监测使用的仪器。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高压旋转喷射浆液加固地基(简称:旋喷桩加固地基),就是通过钻机,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钢管,置入土层的预定深度后,以20MPa(约等于200kgf/cm~2)的压力旋转射流,强力冲击破坏土体,借助注浆管的旋喷和提升,使水泥浆液与崩坍下来的土体搅拌混合,经过凝结固化形成柱状体。改变地基的天然状态,增强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此种地基加固方法,始于六十年代后期的日本。1972年我国开始了旋喷桩技术的试  相似文献   

7.
某车站改扩建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域范围,表层为含有块石、碎石的人工填筑土含石层,介绍该条件下地基采用引孔旋喷桩加固方案的设计及施工情况,并对软土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的选取、站场各部位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含石层软土地基加固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粉喷桩施工质量检验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粉喷桩作为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码头以及大型建筑地基加固工程中,文章通过洛湛铁路采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重点阐述粉喷桩各个工艺过程施工质量控制与成桩检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及其受力特点,在不改变整桩喷灰量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探讨变掺量施工工艺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高铁梁场深厚软土地基加固问题,结合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西梁场项目,对CFG桩、水泥搅拌桩、旋喷桩、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螺杆桩等加固方法,从技术可靠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比选,最终选取螺杆桩作为高铁梁场制梁、存梁台座的地基加固方式;并对制梁、存梁台座下螺杆桩加固的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对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检测,对制梁、存梁台座使用时的变形沉降进行了监测,结果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这表明螺杆桩复合地基能满足高铁梁场深厚软土加固的需要,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于较软弱地基条件下的小高层框架结构,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础3种方案在工程设计中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此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针对这3种方案中较适用的天然地基柱下条形基础、CFG桩复合地基、挤扩支盘桩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力图为此种条件下的地基基础设计找到一种比较通用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桩基工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应用常见的桩基建模、地质建模、模型整合方法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BIM软件与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相结合的桩基工程BIM技术应用方法。详细论述了此方法如何应用于桩基建模、地质建模、模型整合及数据提取,并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升桩基工程模型搭建精度及效率,辅助确定桩长,能推动BIM技术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车站路基由于路基宽度较宽,周边环境复杂与站房工程接口十分复杂,其地基处理和支挡结构设置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导致其设计远较区间路基复杂。商合杭铁路车站路基主要采用了CFG桩复合地基、螺杆桩复合地基、管桩桩筏结构、钻孔桩桩筏结构等地基处理方式,支挡结构采用了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桩板墙。施工实践证明,这些工程方案是可靠的,但是在细节上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详述了在建商合杭铁路车站路基的地基处理和支挡工程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及工程效果,可作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安北站车站2800余棵桩基全部采用桩基后压浆形式。后压浆钻孔桩是桩基工程中新技术,钻孔桩后压浆可以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西安北站主站房工程中广泛使用了该施工工艺。简要地介绍了钻孔桩后压浆理论,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西安地区钻孔桩桩端后压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铁路穿越不良地基时,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工程措施加以解决,以满足铁路运行要求.本文针对采动区铁路地基加固问题,对采用高压旋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CFG桩加固采动区铁路路基的优越性,为类似地基加固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以某煤矿铁路专用线为例,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软土路堤的极限高度;在不满足路堤采动下沉加高的要求下,采用CFG桩对地基进行处理.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理论验算和沉降量的有限元分析,以及与高压旋喷桩加固方案的对比,验证了CFG桩加固软弱地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软弱地基加固中,加固方案完全相同的情况下,CFG桩更具优越性;根据规范和相关文献,提出了CFG桩加固设计要求;CFG桩推广使用,对于发展废物利用、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灌注桩在基坑支护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效果显著;钢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护方式,近几年应用也越来越多;二者结合应用却缺少实例.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中基坑支护的难题,衡水新华地下人防工程在支护设计上采用了钢管桩和钻孔灌注桩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以后复杂环境下的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择的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兰州地区黄河特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深水基坑问题,在对既有类似工程各种措施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采用何种措施既能对基坑开挖进行安全围护又能有效防水。研究结论:自锁型钻孔嵌套桩作为一种新型基坑围护结构,充分利用了实际地质条件,将钢筋混凝土桩作为竖向支撑梁,利用基岩对桩底端的水平约束和桩顶端锁口圈梁的水平约束使之形成一个稳定的自锁型支护体系,避免了基坑开挖过程中逐级施作支撑的问题,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的嵌套体共同形成密闭止水帷幕彻底解决了已有钻(挖)孔桩达不到充分止水的问题。这样就将钻孔灌注桩既作为支护结构又作为止水帷幕来综合利用,克服了传统的深水基坑围护结构防水性能差、安全性低的缺点,同时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钻孔灌注桩水化热会暖化冻土引起桩基承载力下降,以桩基水化热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影响效应为研究目的,结合青藏公路G214沿线查拉坪旱桥桩基观测数据,分析水化热对地温场的扰动范围以及桩周土回冻时间,给出灌注桩18 d内的养护温度。结果表明:水化热对距桩1.95 m以外地温影响微弱;144 d后桩侧温度降至0℃以下,229 d后桩侧温度低于-0.5℃;2 a后桩侧基本回冻至天然地温,此时承载力已达到设计要求。桩基混凝土养护温度前5 d在10℃以上,5~12 d在5℃以上,12~15 d为2℃以上,15~18 d仍高于0℃。通过数值仿真给出混凝土入模温度及桩基施工时间对桩周温度场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该区域的灌注桩施工可以在相应规范规定范围内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灌注桩施工可以在冷季进行,但要做好5 m以上深度桩基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岛状多年冻土区的新建工程和既有工程改扩建过程中面临的地基多年冻土稳定性问题,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原理,采用预融技术对多年冻土地基进行处理,达到使冻土融化并固结沉降从而增强地基承载力的效果。在收集国内外工程中处理岛状多年冻土的主要方法和生石灰桩在处理地基的应用范围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创新性开展石灰桩预融冻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适用于融化高温岛状冻土且增强其地基承载力的石灰桩材料类型、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形成在高温岛状冻土地区可以应用的一种新型成套石灰桩预融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阿卡项目铁路桥梁桩基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实例,阐述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反力系统——利用工程桩作为反力锚桩的受力分析和计算,介绍基于《British Standard Code of practice for Foundations》规定的双循环加卸载、终极荷载长时间维持的试验要点,分析钻(挖)孔灌注桩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成果,对比中国与英国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方法的差异性,提出采用工程桩作为反力锚桩进行桩基静载试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