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绞吸船串联接力泵施工为目前长排距施工的主要方案,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如何能够使泥泵间的输送能力相匹配、达到稳定运行并发挥合理的生产能力的问题,以华能曹妃甸5000万t/a煤码头项目围海造陆吹填工程为例,通过对施工中各种典型工况的分类与计算,探索施工的变化趋势,分析接力泵船的船位合理布置范围。  相似文献   

2.
赵丽娜 《水运工程》2017,(2):178-181
介绍基于MATLAB的接力泵船施工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通过计算分析合理布设接力泵船的位置,避免了绞吸船施工多级泥泵串联后局部排出压力过高的问题,解决了绞吸船由于泥浆输送距离受限而无法进行超长排距施工的技术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曹妃甸5 000万t/a煤码头项目围海造陆工程中。  相似文献   

3.
结合厦门某工程的施工,研究耙吸挖泥船、自卸砂船外海取砂后至储砂坑抛填,再由绞吸挖泥船吹填上岸的施工工艺及相关的优化措施,使得在有限的施工水域内船舶连续施工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朋  吴剑  赵健  郑选斌 《水运工程》2022,(1):224-228
为适应香港某吹填工程严格的环保要求,创新改造普通绞吸船,并提出一种加装砂斗装置的绞吸船吹填施工工艺.针对改造后船舶施工效率较低、吹填砂易外漏、砂斗易堵口等问题,基于型号公称产量2000~3000 m3/h的加装砂斗装置绞吸船,采用试验类比和现场数据采集论证的方法,提出效率控制要点、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格栅改造思路,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项目工期和控制吹填砂细颗粒含量小于20%,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海上标准贯入实验SPT,并通过N值和室内筛分试验结果,对地层的土质类别及细颗粒含量等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现场挖泥船实际吹填效率分析,得到实际疏浚吹填中SPT标准贯击数与不同类型挖泥船的挖掘能力的关系:当N值大于30时,现场7025型绞吸船较难开挖,需引入大型绞吸船或耙吸船开挖。相同土质耙吸船吹填料的细颗粒含量远远低于绞吸船。因此,根据SPT钻孔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船舶和施工工艺,对项目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区某疏浚工程采用大型绞吸船施工,最远吹距达17 km。针对单艘非自航大型绞吸挖泥船无法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的问题,研究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技术。通过去除自有闲置绞吸船桥架、钢桩定位等系统,并增设锚缆定位等辅助设备的方式,针对串联施工对大型绞吸船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对串联施工多种工况的理论计算,确定两船的最佳施工间距范围,提升大型绞吸船串联系统的生产率和稳定性,保障工程按期完成。结果表明: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设备改造方案及施工工艺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船舶停滞,提升生产率约2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利用运筹学中的沃格尔法,对绞吸船疏浚吹填施工中的吹填排距进行优化管理,从而降低管线连接和拆除工作量,降低疏浚吹填成本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行业市场不断的发展,吹填工艺已逐步开始往两端延伸,即往大型化长距离与小型化短距离吹填工艺方向发展,而小型化长距离吹填工艺较为少见。目前,国内长距离吹填工艺已开始应用,但多为大型绞吸船直接吹填I类土的工艺。当施工水域狭小、水深不足、大型绞吸船远距离吹填工艺受到限制时,小型绞吸船长距离吹填工艺的发展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以东山县八尺门海堤贯通工程(退堤还海)清淤工程拼装式小型绞吸船远距离多级接力泵送吹填工艺的实际应用,为类似远距离吹填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微风化岩具有强度高、裂隙少的特点,绞吸挖泥船在挖掘时产能较低。为提高绞吸船施工产能、降低施工成本,以大连大窑湾航道疏浚工程为例,对新建出厂的自航式重型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开挖坚硬微风化岩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绞刀姿态、刀齿损耗以及横移摆动对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天鲲号”在挖掘硬微风化岩时的产能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谭启波  刘昊  王曦巍 《水运工程》2017,(12):236-239
葫芦岛港绥中港区通用码头工程土质为圆砾、卵石混粗砂,该土质具有粒径大、密度大、摩阻大等特点。绞吸船在开挖此类土时,会出现施工参数不稳定、输送困难、产能低等问题。因此,通过采用施工数据分析、分层试挖对比优化、输送工艺优化及加装导流装置等方法,优化其施工工艺。优化后,葫芦岛港绥中港区通用码头工程绞吸船施工综合生产率提高了30%,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1.
离散式吹填工艺在曹妃甸围海造地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散式吹填工艺具有机动性、经济性、速效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文章结合曹妃甸围海造地工程,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船机配置及尚需完善的几个方面,以及将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石进  刘栓  宋理想 《水运工程》2017,(10):216-220
针对长江口地区近年来出现的新圈围造地工程,因条件限制或成本控制不宜设置储泥坑的情况,通过长兴潜堤工程实例,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吹填一体化施工工艺,对工艺中的疏浚施工、艏吹抛锚定位以及吹泥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阐述。该工艺无需设置中转储泥坑,疏浚土一次性吹填上岸,并用于造地成陆,在长江口地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钢管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管桩及PHC桩在海水中容易遭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差、难以满足海洋工程100~120 a高耐久性服役寿命要求的问题,介绍了玻璃钢包覆防腐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采用玻璃钢对桩基础进行包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附加防腐蚀措施,2 mm左右包覆厚度的玻璃钢就具有50 a以上的抗氯离子渗透寿命,能显著提高桩基础的耐久性,满足海洋工程结构100~120 a设计服役寿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曹妃甸东南海堤龙口的合拢位置进行调整,采用分层合拢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合拢的安全性,运用双层土工布垫层方法提高了海堤的抗滑稳定性。在龙口水位落差2.37 m,龙口处横流平均流速4 m/s,瞬间最大流速6 m/s的条件下使合拢顺利完成,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5.
围堤工程设计除了满足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的要求外,还应便于施工,同时也应为投资方节约成本.太过于理论化的设计会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设计要根据地质地貌条件适当优化.结合长江中下游大型围堤工程,从原材料的选择、设计断面尺寸的优化、检验评定标准的实际操作性等多方面,就围提设计与施工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高尚 《港口科技》2010,(7):17-19,25
以某造陆工程的施工为实例,介绍了如何测算施工能力及吹泥船的造型。对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方法与工艺作一阐述后,提出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要注意的要点,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铝合金模板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联想控股通用件杂货泊位二期工程中的应用,对其应用特点、施工工艺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认为铝合金模板是一种低耗、环保、经济实用的绿色模板,在国内港口工程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维周  刘华 《水运工程》2011,(10):149-153
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码头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板桩码头前沿主体结构。曹妃甸地区是新近吹填地貌,地质为粉细砂、粉砂层,临海近,地下连续墙施工受潮差影响大,具有成槽难度大、易塌孔、护壁要求高等特点。主要论述华电曹妃甸码头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关键设备、槽段划分和接头形式选择、地基处理、导墙设计、工程泥浆及配合比、成槽检测、钢筋笼吊放、混凝土灌注、接头管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以及一些技术要点的控制办法,保证了工程质量,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面积围海造陆围堰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沿海地区对土地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围海造陆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而围堰形成作为整个围海造陆工程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陆域形成和软基处理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介绍我国围海造陆的发展现状以及围堰填筑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并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等项目,重点探讨抛石围堰、砂袋围堰、复合型砂袋围堰、插入式钢结构围堰以及水上施工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施工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