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双离合器湿式变速器5/7挡拨块装配时中板损坏的问题描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及工装的实际应用情况;5/7挡拨块装配时,拨叉轴的定位点只有中板拨叉轴孔,使用普通的敲击方式易将变速器中板拨叉轴孔损坏,根据变速器装配的工艺条件,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设计专用装配工装完成拨块装配,合理地将定位销装入拨叉轴中;同时对该工装进行强度校核及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满足使用要求,并进行了实际应用,解决了装配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路上行车,新驾驶员难免会发生一些因乱挡而“抛锚”的尴尬事。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修理方法:先打开变速器盖,将变速杆上连接的拨叉拨至空挡位置。再从一边掀起变速器盖,用长螺丝刀或撬棒按变速器盖上拨叉所对应位置拨动各变速齿轮,使之刚好与拨叉相对应后,小心安装变速器盖,使  相似文献   

3.
正一、什么是"3根轴"所谓的"3根轴"是指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上面的3根拨叉轴(见图1)。以桑塔纳手动变速器为例,即1、2挡拨叉轴、3、4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或倒挡、5挡拨叉轴)。拨叉轴与换挡拨叉和换挡杆相连,驾驶员操纵换挡杆通过拨叉轴、拨叉,从而使接合套到达相应位置。完成换挡操作。二、"3根轴"的作用拨叉轴(见图2)的2端分别连  相似文献   

4.
<正>(上接2023年第3期)推杆无法从变速器主轴左端装入油孔,见图59所示,故预先将推杆插入变速器主轴油孔,见图60~61所示。将变速器主轴、驱动轴齿轮组插入左曲轴箱相应轴孔内,将换挡凸轮总成、驱动轴左拨叉(标记为L)、主轴拨叉(标记为C)、长拨叉导杆和驱动轴右拨叉(标记为R)、短拨叉导杆装入左曲轴箱相应轴孔内,见图62~66所示。需注意使所有拨叉上的凸筋和标记全部朝上装配。  相似文献   

5.
<正>变速器挂挡困难变速器产生挂挡困难的原因有:接合套与接合齿圈的接合齿端面损坏,齿廓变形;拨叉弯曲或扭曲,使接合套与接合齿圈的轴线不同轴;拨叉轴弯曲或锈蚀发卡;远距离操纵的变速器因操纵机构失调,使变速杆在某挡位置时,拨杆不能相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加工上海牌轿车变速器拨叉的工艺一直是很落后的,生产效率低,而且工件装卸困难,质量也不稳定,因此拨叉加工经常跟不上总装的需要,影响了生产。为了打破一人、一刀、一机的旧传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搞出四台拨叉加工组台机床,从而改变了拨叉的生产面貌。倒档拨叉加工组合机床就是其中一台,由于加上了机械手,实现自动上下料,使倒档拨叉加工组合机床实现了全自动,如图1所示。现在加工一只倒档拨叉只要3分33秒,提高工效12倍以上,节约了劳动力和两台卧式铣床,质量也有了保证。一、机床的特点1.该组合机床用于加工上海牌轿车变速器的倒档拨叉。拨叉材料为45号钢。倒档拨叉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7.
对具有同步结构的汽车变速器,换档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同步性能.好的同步器换档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刚性,这是由同步换档结构本身特点决定的.在远距离操纵式汽车变速器换档系统中,对系统刚性影响较大的零件有:换档摇臂、换档导轴、换档摆杆、换档拨叉轴和换档拨叉等.  相似文献   

8.
CPC2.5型叉车变速器为三轴平行、手动常啮合滑套拨叉换挡的结构,具有两个前进挡和两个倒退挡。方向挡和速度挡拨叉杆的长度不同,但结构型式完全一样。驾驶员操纵变速杆拨动拨叉杆带动拨叉,达到变换方向或速度的目的。这种变速器也用在CPC2、CPQ2、CPQ2.5型等叉车上。这种变速器拨叉杆上的排气槽,有时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重型机械变速器的离合器分离拨叉在卡车领域的应用,简单介绍了分离拨叉的工作原理。并在不影响分离拨叉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着重结合CAE分析,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其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  相似文献   

10.
正105.变速器控制装置的安装换挡拨叉空挡校准,如图1425所示。程序。将DT-50944对准板安装至壳体。DT-50944对准板应与定位销对准并且与壳体齐平。确保DT-50944对准板支腿的槽与所有四个换挡拨叉啮合。安装并用手紧固2个DT-50944对准板螺栓。换挡拨叉现在处于空挡对准。拆下DT-50944对准板。注意:安装自动变速器控制总成前,换挡拨叉必须置于空挡位置。  相似文献   

11.
零部件的疲劳破坏是其失效的主要模式之一,在新产品设计初期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能够有效预防疲劳破坏的发生。建立某变速器换挡拨叉组件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进行强度分析,获得换挡拨叉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将Adams中获得的换挡力和换挡拨叉组件的强度分析结果输入Fe-safe软件中,进行疲劳寿命计算,获得换挡拨叉组件的疲劳寿命为1 902 567次,疲劳破坏发生在58820号单元的第4个节点,该方法为结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部分重卡变速箱离合器分离装置在对分离轴承进行拆装时,需要将分离拨叉和分离拨叉支架等相关零部件先行拆下,本文对现有的离合器分离形式进行了设计改进。经试验证明,改进后的结构能够在不对拨叉和支架进行拆除的情况下,对分离轴承进行安装和拆除。该结构改变了以往由于分离轴承安装和拆除给车辆和用户带来的诸多不便,产生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鸡鸣三省大峡谷的三岔形河流地形,提出一种三岔形单主缆人行景观玻璃悬索桥的设计方案,三岔形单主缆悬挂在三个独柱桥塔之上,吊索体系悬挂带有中央圆环的三岔形桥面加劲梁,三岔形单主缆和三岔形桥面加劲梁均为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空间刚度。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工程参数设计,建立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静力分析和动力模态分析研究,验证三岔形单主缆人行悬索桥的结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液压控制系统是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路和阀的设计选择对变速器的动力传递和换挡实现有很大影响。分析了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的控制原理,并结合一种新型结构变速器,设计其液压控制系统来满足其换挡和动力传递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比较常见的典型故障,采用故障分析法,分别建立换挡异响故障树和挡位限制故障树,分析了两种典型故障案例的故障原因,并从故障现象和故障排除方面重点研究了挡位限制故障案例,研究中排除了离合器故障的可能性后,分析得到1-3挡拨叉的位置是主要故障原因,从而更换电液控制单元并进行相关匹配就能排除故障。本文的研究也可以应用到DCT其它故障分析中,为故障的排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方锡邦  王方 《客车技术》2011,(2):7-10,14
对电动汽车电动机、传动系的传动比和电池组容量等参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某种型号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动力传动系的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建立了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应用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对整车动力性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以铅酸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汽车的加速性、爬坡能力、最大车速、续驶...  相似文献   

17.
张祖隆  徐志伟 《汽车工程》1997,19(4):240-245,256
针对货车变速器可靠性设计时,涉及滚动轴承在可靠度R〉0.90条件下的可靠性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满足可靠度的滚同承可行的设计方法,也可供其他民政部下的动轴承可靠性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底壳是变速器表面辐射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笔者为提高油底壳固有频率,采用形貌优化设计方法,考虑加工工艺,得出最优加筋设计方案。模态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油底壳前10阶固有频率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本研究可为变速器NVH性能优化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胎压异常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随时会造成交通事故,是汽车安全问题上的一个关键点.针对这个现象,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汽车胎压监测系统,以此来实现监测胎压异常的功能.本次设计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气压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LCD为主要器件,设计一块接收模块和一块采集模块.将带有压力传感器的采集模块置入...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shifting dynamics of a novel and small-sized transmission which composed of three epicyclic gear modules and a hub shaft in conjunction with several clutches. The proposed epicyclic gear train can be used in a 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 such as an electric utility vehicle and small car, etc. And it is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s for its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high efficiency, and wide speed range up to 18 gear steps. In this paper, its dynamic behavior is dealt with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utomatic and robust shifts according to the shift commands, focused on the shift mechanism design. First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 transmission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CAD data of whole components, a detailed multibody dynamic model is built using ADAMS software which can analyz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mechanical system. Then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during the shift and whole operating period. From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 18 speed epicyclic transmission are discussed and the design of shift device is optimized to ensure the robust shift fin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