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维猛 《集装箱化》2017,28(5):12-16
正2017年5月10―12日,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三届五次全委会在南宁召开,会议主题是"发展港口多式联运、创新运输服务模式"。多式联运涉及江河海与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其中,集装箱海铁联运是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介绍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概况,并针对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大力 《中国港口》2007,(10):39-39,42
<正>一、国际国内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集装箱海铁联运是经铁路运输集装箱至港口或将港口集装箱经铁路运输至内陆省市的一种集装箱货物的运输方式,是港口货物集疏运方式的一种。目前,我国沿海各主要港口集装箱货物的集疏运主要通过集装箱卡车进行公路运输,经由铁路集疏运的集装箱量仅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3%,而在国外一些主要港口,如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长滩等,其集装箱运输结构比例公路∶铁路∶水运为60∶20∶20,海铁联运比例远远高于我国。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内外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以公路运输为主的集装箱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具有成本低、集疏运量大、覆盖范围广等优点的集装箱海铁联运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随着集装箱海铁联运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化装卸设备应运而生。受集装箱生成量、港口空间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网集装箱海铁联运装卸设备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集装箱正面吊、轮胎式龙门吊(以下简  相似文献   

4.
肖钟熙 《中国港口》2010,(12):18-19
<正>在集装箱港口竞争处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今天,"无水港"战略已经成为大多数大中型集装箱港口的竞争策略。由于无水港与港口之间主要依靠铁路连接,因此,海铁联运在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系统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的确,与目前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的主力-公路运输相比较,海铁联运  相似文献   

5.
正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起始于2009年,虽然与国内其他海铁联运港口相比起步较晚,但在长三角港口群中,海铁联运设施条件优势明显,海铁联运箱量保持高速增长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以其运能充沛、高效便捷、节能环保、集约经济等优势成为国际集装箱港口集疏运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2018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我国占据七席。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规模的逐步成熟,产业经济逐  相似文献   

6.
邵晓娴 《集装箱化》2015,26(11):12-17
<正>据估算,2016年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将维持在3万TEU左右。在周边上海港、宁波港和深圳港等港口对集装箱海铁联运货源争夺激烈的情况下,厦门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战略重点为:建设以内陆无水港为节点、铁路货运操作平台为基础的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厦门港集装箱"陆运-海运-口岸"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和通关体系,继续发扬"走出去"策略,主动争取本省内外大型制造业货  相似文献   

7.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勇 《集装箱化》2012,23(6):22-24
随着世界物流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海铁联运凭借其快速、安全、低成本、高运能等突出优势,日渐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海铁联运的运输对象十分广泛,运输过程包括将货物由铁路运至沿海港口后由船舶运出,或者将货物由船舶运输至沿海港口后由铁路运出,是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以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运输方式。本文在介绍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货物的多式联运特别是海铁联运迅猛发展,集装箱铁路运量快速增长,集装箱班列逐步成为港口与内陆口岸间的主要物流通道。以大连口岸为例,每年承担着东北地区90%以上国际集装箱的转运任务,近年来海铁联运量持续增加,1999年~2002年间的年均增幅高达49.8%,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海铁联运量最大的口岸,集装箱班列运输对物流集疏运通道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  相似文献   

9.
相对国内一些大港口而言,宁波港的海铁联运尽管起步较晚,但却发展甚快.从首个班列开通前的寥寥868标箱到2012年底的5.95万标箱,宁波港海铁联运一路疾行.今年一季度达到23248标箱,同比增长74%,宁波由此一举跻身全国货运量第二大的海铁联运目的地港口.与此同时,已经获批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则将"如虎添翼",为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09,32(7):8-12
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物流振兴规划细则,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主要港口、国际海运陆运集装箱中转站、多功能国际货运站、国际机场等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铁海联运,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薇  何小明 《水运工程》2006,(12):45-49
通过对鹿特丹、汉堡、纽约、大连、上海、深圳等国内外主要集装箱港口开展海铁联运现状的分析,论证国内开展海铁联运的必要性,探索目前导致我国海铁联运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我国发展海铁联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加快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内涵,提出了大力推进综合运输体制改革,积极推行集装箱"港-铁-门"多式联运实体化运作,进一步完善区域性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理顺集装箱海铁联运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提出要提高运输服务水平,推进货物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在港口更多体现为集装箱海铁联运。现代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为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进一步拓展物联网应用领域,切实推动物联网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将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列为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并在连云港-阿拉山口、大连-哈尔滨、青岛-郑州、天津-呼和浩特、深圳-成都、宁波-武汉6条示范线路开展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海铁联运发展势头良好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的积极努力下,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势头良好,运量增长较快,由2010年的130万TEU增加到2016年的260万TEU,年均增长12%.其中营口港海铁联量达到53万TEU,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9%,位居前十大沿海集装箱港口首位(如图).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港口作为海运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不仅起到货物在港转运、仓储、集疏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物流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发送的集结点,其功能的发挥制约着整个集装箱运输链条总体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文中针对国内集装箱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提出加快海铁联运的对策及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集装箱港口电子信息平台要求,有望未来对现代海运物流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我国集装箱铁海联运迈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发展集装箱铁海联运,对落实运输结构调整、助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作为连通境内外、辐射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通道枢纽,在交通区位、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物流服务、政府支持等方面具备较好的物流业发展基础和条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已然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海铁联运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在刚刚闭幕的“2009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上,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平贤作了关于在我国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主旨演讲,海铁联运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日前,本刊记者就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专访了胡院长。  相似文献   

18.
王祥 《中国港口》2011,(8):27-29
<正>1995年日照港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外经贸部联合批复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而桥头堡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由于起步较晚等多种原因,日照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较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港口集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打破铁、水、公之间的壁垒,畅通物流联运通道,构建长江中游集装箱多式联运枢纽已然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一、长江中游集装箱运输及物流基础设施现状作为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创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地方主体,长江中游湖北省的集装箱港口、铁路基础设施及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大致如下:1.港口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海铁多式联运是伴随着集装箱运输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高级运输方式,为货物的门到门运输提供了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被喻为运输业的第三次革命.目前世界先进国家海铁联运量占适箱货总量的90%以上,而我国1996年海铁联运量仅占海运港口国际箱吞吐量的3%,上海口岸仅为1%.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特别是上海口岸海铁集装箱联运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一、上海口岸海铁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及问题1.铁路集疏运能力滞后严重遏制了上海作为贸易中心的目标.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集装箱吞吐量.随着内地经济的对外合作与发展,港口运往内地的箱量也将随之增加.目前,铁路集疏运能力仅为1%不到,远远无法满足箱量增加对运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