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AA于1997年由原先的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EQC)及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各质量评价部合并而成。该机构负责对学校的审核和审查(audit and review),对学科的审查;就各校关于学位授予权及大学头衔的申请向政府提出建议;对预科课程认可计划进行管理;对英国高等教育学术结构(资格框架,  相似文献   

2.
《交通高教研究》2011,(1):27-28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精神,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以下简称“协作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北京成功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同志当选为协作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交通高教研究》2011,(6):105-10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定于12月9日至1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承办。会议主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专题研讨:(1)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征。(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3)国外大学制度建设与质量保障举措的理论与实践探索。(4)国内大学制度建设与质量保障案例介绍。会议拟邀请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教育评估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高等教育经费的大幅增加和高校人才培养功能中心地位的回归,学习结果评价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热点之一。目前,经合组织已经建立了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价体系,在评价的理念、目的、主体、技术和工具等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高校重点学科的科研进行评价,并以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以2008—2009年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在前10位的高校为研究对象,从科研产出量、科研创造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这10所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科研表现。可以发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该学科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英国科学研究卓越框架是英国资助机构用来评价本国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质量的一个行动计划。其目标在于提高质量、支持创新、奖励卓越、制定质量保障体系等。其特点在于关注对科研产出的评估、对科研声誉的评估、对科研环境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由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四个主体:政府、顾客、中介组织和高等院校出发,分析各评估主体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存在的特点,认为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等院校自身为主体,中介组织和顾客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系统,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持续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从评估机构、评估标准、评估对象、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五个方面,对美英两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共性与不同点,从中可得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交通高教研究》2013,(6):F0002-F0002,F0003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以下简称“该院”)隶属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其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上海市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教育评估机构。  相似文献   

10.
学科评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重视定量评估已经成为学科评估的重要趋势.本文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为数据来源,对我国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的国际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并对ESI中的学科排名与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尽管ESI作为学科分析工具存在着指标单一等缺点,但其对于推动国际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英国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前沿阵地,以关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为重心,其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总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已实施近两轮的英国院校审计正是在长期实践中各方利益主体力量权衡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模式,也是迄今为止相对成功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模式创新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交通高教研究》2012,(1):116-116
第一届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估学术论坛为了配合我国第一轮大学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开展,探讨国内外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2007年5月由我国第一本公开出版的《高教发展与评估》杂志策划倡议发起,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和高教发展与评估杂志社主办了第一届学术论坛。会议主题: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评估。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和教育评估机构以及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130多人出席本届学术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莅临学术论坛作专题学术演讲。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领导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李志宏教授、杨德广教授、李进才教授、刘献君教授和陈学飞教授等作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评估是用来衡量高等院校绩效表现或协助质量改善最普遍的手段。中国台湾地区在2005年正式成立“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开展以系所评鉴为主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通过参与台湾地区第二期系所评鉴实地访评,结合实践经历综述台湾地区系所评鉴开展情况,归纳台湾评鉴工作的主要特点,为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INQAAHE)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性组织,它对推进全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其二十年的发展与成就,并对2011年马德里年会暨成立二十周年大会的学术讨论进行聚焦,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对天津市10所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着重讨论影响评估效果的因素:外部因素(即评估指标和方法)和内部因素(即高校的内部管理及组织文化).建立一个适当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其中外部质量评估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高校能否有效提高质量更多地取决于自身.因此,政府需要做的是促进高校承担起保证和提高自身质量的责任和主导性.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质量现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要确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同时要真正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只有建立教育质量体系,才能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是质量与水平。为了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与水平问题,《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研究·质量与水平》课题组对40名高教学者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内涵与特征,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基本评价,高等教育强国的质量与水平的标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重点突破等主题。  相似文献   

18.
第八届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论坛(AustralianUniversitiesQualityForum,AUQF)于2009年7月1—3日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具有浓郁原住民文化色彩的沙漠小城爱丽丝泉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内、外部质量保障:紧张与合作。论坛联合主办单位有: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及工作关系部、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AUQA)、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非自我认证高等教育机构、新西兰大学校长委员会、澳大利亚大学生协会、高等教育管理协会、大学研究协会及专业委员会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组织/机构的描述(包括成立日期) 组织/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mmittee,HEQC)是高等教育委员会(Council of Higher Education,CHE)关于质量保证的执行机构,其运作始于2001年5月。HEQC对高等教育的院校审计(institutional audit)、专业认证(programa ccreditation)和质量的提升负有法律责任,也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负责。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首轮评估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其次,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视角,借鉴欧美经验,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和基本框架;最后,对新一轮的审核评估方案设计提出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