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空调系统 起亚霸锐车型配置了具有前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和后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的双空调系统.其中前部空调系统是可以实现左右独立温度控制的双区域温度控制系统.前部的暖气/制冷控制箱总成由前空调控制模块(如图19所示)控制,后部的暖气/制冷控制箱总成则由后空调控制模块(如图20所示)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和空调操作控制面板集成为一体,前后空调控制模块通过专用的通信线进行通信,只有当前部空调系统启动运行以后,后部空调系统才可以启动.  相似文献   

2.
车型:帕萨特1.8T自动空调,2009年1月出厂. 行驶里程:160000km. 故障现象:空调不制冷. 故障诊断:1.启动发动机开启空调,发现空调系统无冷风输出,前部冷却风扇及压缩机都未工作. 2.使用空调表检查空调压力为600kPa.说明空调管路系统有氟,系统不会因为缺氟或是压力过低而不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辆2004款奧迪 C5A6 2.4L 车.行驶里程为37000km,车主反映:在长途行驶后,空调制冷不良,出风口风量减小,停车一会儿或将空调关一会儿后重开空调,空调又恢复正常.但驾驶员侧地板上面有大量的空调水故障诊断与排除根据用户的描述,初步判断是由于空调系统蒸发器结冰造成的故障现象、进厂检查,首先检查空调系统的压力.开空调时检查高低压  相似文献   

4.
车型1--捷达王 故障现象:开启空调后,压缩机不工作.分析与检修.捷达王轿车空调总体布置与普通捷达轿车基本相同,电路图见图1.根据电路图分析可知:当开启空调后,12V电压从卸荷线X→第6号熔断器→空调开关→空调继电器线圈→31号线搭铁,空调继电器工作,内部触点吸合.30号电经熔断器19→空调继电器触点然后分两路:一路到空调控制器K的端子X,另一路经1.6 Mpa空调压力开关到空调控制器K的端子P.  相似文献   

5.
对某中型客车的电动空调系统进行了设计和部件选型,并在对ADVISOR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动空调系统的仿真模块,进行了空调系统性能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空调系统的使用对电动客车燃油经济性和续驶里程均有明显影响;但与传统空调相比,电动空调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文中建立的电动空调系统仿真模块可较准确地模拟和计算空调系统实际消耗功率,采用经二次开发的ADVISOR软件可提高整车性能的仿真精度.  相似文献   

6.
<正>车型:A6L2.0故障频次:当前存在发动机号:BPJ车架号:LEDBB2FB9BA7302故障里程:283456KM变速器型号:FPS故障现象客户反映奥迪A6L空调不制冷。故障验证试车检查把空调调到最低,有风量但无冷风。故障分析分析导致空调不制冷的原因可能有:1.空调制冷剂泄漏不足;2.空调压缩机损坏;3.空调压力传感器损坏;4.空调控制系统故障或线路故障;故障诊断1.连接诊断电脑5053系统,发现空调系统有一个故障码:空调压力过低。连接空调压力表,检测高低压均无压力,由此说明系统内无制冷剂。开启空调,  相似文献   

7.
汽车单席空调模式是指仅对驾驶员区域进行空气调节,其他区域出风关闭的模式.通过试验研究对比了同等工况下单席空调与全席空调的出风温度、驾驶员区域空气温度、主观舒适度、空调系统制冷量/制热量数据.研究表明,单席空调在中温度下具有适用性,在保证驾驶员区域舒适性的前提下,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五、空调系统 (一)简介 奥迪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的高标准质量要求,也体现在奥迪Q3车的空调控制系统上. 因此在确定空调开发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为乘员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要考虑空调调节要尽可能节能. 空调系统的种类:作为入门级,使用的是手动调节的空调系统. 可选装全自动的两区空调,这种空调装置可以根据阳光射入强度、车内和车外温度来调节规定温度、空气分配和空气量.另外,这种空调还配备了一个湿度传感器.后视镜座内集成有一个露点和玻璃温度传感器,它用于识别玻璃是否可能要生成水汽了,然后通过车内湿度调节来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1 空调系统的使用夏天天气炎热,汽车空调系统经常处于大负荷工作状态,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使其制冷作用降低,甚至损坏.为了提高空调系统制冷效果和延长其寿命,应注意下列事项.a.空调系统打开后,应使车窗留有一定的间隙.为了使汽车室内的温度迅速降低或减轻空调系统的负荷,大多数人在启动空调系统后,习惯把汽车的门窗封闭起来,却不知这时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生成的有毒气体(如CO)会通过空调系统的间隙渗入到汽车室内而造成中毒事故.b.尽量将汽车停放在树阴下或阴凉的地方.因为气温过高时将汽车停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会使汽车室内的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增加了空调系统负荷,减少了空调系统寿命.c.汽车熄火后,禁止使用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10.
张丹颖 《汽车维修》2003,(11):48-48,51
一、空调的使用注意事项 空调作为现代轿车的必需装备,乘车人对它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驾驶员应通过对空调系统的正确使用来提高空调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在物流业中,夏天为维持驾驶室舒适性,常有停车怠速运行行车空调的情况,这样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高额的燃油费用也变相提高了物流运输成本.驻车空调由整车24V供电运行,不需要运行发动机,可以确保驾驶室舒适度并覆盖整夜的续航要求.同时驻车空调的设计系统能效也较行车空调高约30%.在高强度的甩挂专线物流车上应用发现,驻车空调可以...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天气已经逐渐变热,在炎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人们习惯并喜欢空调带来的徐徐凉风。但是,空调带来的不只是凉风,还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大多数人在使用汽车空调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以下问题。1.启动空调后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呼吸困难;2.车内异味重,刺鼻、难闻,更换空调滤芯后依旧;3.驾驶车辆后(开空调)有些头晕、目眩;4.内循环比外循环时车内异味更重。空调污染的来源以上几点空调问题的原因是空调系  相似文献   

13.
一、自动空调的故障诊断方法 (一)自动空调与手动空调的工作原理区别.自动空调和手动空调的基础配置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控制方式和压缩机类型.在控制方式上,手动空调是属于机械调温,凭感觉去调节温度,因此调节不够精确.自动空调属于电控自动调节,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元件和控制器组成.控制器利用传感器对汽车发动机的运行状况、车内、车外的气候条件、空调的送风模式等多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运行内部程序对实时参数、设定参数进行运算判断,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鼓风机、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等执行器,实现对车内环境温度的实时调节.  相似文献   

14.
汽车空调的使用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在进入使用空调的季节时,应到汽车维修服务中心进行空调装置检查,以保持空调正常运行.b.如果空调不凉时,应检查制冷剂是否足够.方法是当空调压缩机运转时,从蓄液缸的玻璃窗口,观看里面气泡发生情况,如果气泡连续不断地流动,有时还起泡沫,高、低压管之间的温度无大的差别,说明制冷剂几乎漏光了.  相似文献   

15.
单位:元人民币酉己件名称单位:元人民币 销售价格调整前{调整后*32.765 .221 1.513 .3972一66一10一03一犯一852l.一双︷淤一12.一9.一45酉己件编号酉己件名称 销售价格调整前{调整后*6557638空调压缩机机油泄放塞头2119.632724319空调压缩机轴密封套件139127.8212125678加热器及空调真空控制阀电磁线圈接头2 19201.836559238空调压缩机吸附滤网1614:7224503609空调压缩机螺栓121 1.4124503610空调压缩机螺栓1312.112724511空调压缩机可变排量控制阀512470.932724982空调压缩机减压阀146134.556580037空调压缩机皮带轮1060975.4924506756皮…  相似文献   

16.
Thermoking空调生产公司在客车车顶空调装置造型方面,提出了一种新颖别致的设计概念.这种新颖的车顶空调装置可让客车车身制造厂更加协调地将车顶空调装置融入客车整体造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对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结构与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空调系统制冷负荷与参数匹配计算流程.以某型号纯电动中型客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空调系统计算参数.对不同行驶工况下电动客车性能进行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匹配的空调系统,该客车在提供足够制冷负荷前提下能够满足动力性能设计要求,但空调系统的使用将显著降低整车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8.
韩国现代索纳塔1997年款轿车的空调系统为电子自动温控空调系统,该系统装配了空调自诊断系统.因此,当此类空调工作不正常时,可通过其自诊断系统检测出故障所在,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相似文献   

19.
故障现象:一辆奥迪A6,1.8T AWL发动机,手动变速器.空调控制面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在不开空调时点亮,开空调且起步行车时开关按钮指示灯闪亮,且闪亮频率与车速同步.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目前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汽车空调系统测试项目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自动空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动空调室内环境模拟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弥补了现有试验仅单纯对空调最大制冷性能和最大采暖性能进行测试的不足.采用该试验方法对某两款轿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对乘用车自动空调的控制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进行评价,也可对不同车辆空调的性能进行对比,达到了客观检验自动空调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