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工艺分析发现,引起缸头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气门座圈加工工序的夹具系统和刀具系统存在不足,导致气门座图形位误差难以保证,使该工序能力指数达不到要求,整机一次装配合格率过低。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某型号发动机缸头燃烧室密封性能超差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
162FMJ发动机柔性气门推杆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62FMJ发动机普遍存在气门间隙引起缸头异响的问题,通过研究采用了一种设计方案,使用了柔性气门推杆以消除气门间隙,试验证明,降低噪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调整别克轿车的气门时,应先转动曲轴,使曲轴减振器上的标记与正时片上的"TDC"标记对齐,把手放在一缸气门摇臂上检查一缸是否处在点火位置,如果气门不动,表示一缸处于点火位置.如果当减振器上的标记靠近正时片上的"PDC"标记时,气门移动,说明此时四缸处于点火位置,这时应转动曲轴一周使一缸处于点火位置.  相似文献   

4.
多气门技术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12,(8):326-327
大部分人对引擎每缸4气门觉得理所当然,对每缸2气门表现不齿,但你真知道气门多少有多大影响,还知道有些高性能车还在坚持用2气门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外的汽车和发动机生产厂积极开展各种汽油机可变气门定时系统的研究,新概念、新结构层出不穷。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最近研制开发出两种各缸独立电磁驱动和机械驱动的气门启闭系统颇具新意,该系统已在台架和实车上进行了试验。在机械定时系统中,通过两根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启闭,并采用了3个滚轮连成一体的滑动支座结构,准确地控制各个气门的启闭时刻和升程,使送入气缸的空气量与行驶工况相适应。这种一体式机械驱动气门系统由与油门踏板相联系的无级变速电动机连续驱动进行调节。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控制进气节流,不需要附加加载调节装…  相似文献   

6.
快速调气门     
我公司使用的汽车型号很多,发动机缸数不同,气门开闭顺序也不一致,逐缸调整气门间隙既费时间,又不准确。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各种发动机气门开闭顺序虽然不同,但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都可以根据其点火顺序(或喷油顺序)分两次把所有的气门间隙调好。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阐述了在发动机上以电磁、电液、电气或其他方式驱动气门 ,实现无凸轮轴气门驱动 ,可以灵活改变气门正时 ,简化发动机结构 ,能有选择地闭缸 ,灵活改变发动机有效压缩比以适应多种燃料要求 ,使发动机获得比采用一般可变气门驱动更多的好处。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主要问题是响应速度不够高、气门落座冲击、能耗过高以及驱动系统复杂昂贵。目前无凸轮轴气门驱动还未达到大规模实用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四气门柴油机技术发展特点和前景,分析了每缸四气门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的结构设计,燃烧系统的性能,喷油嘴的布置和降低废气排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在使用中需要经常地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一般是逐缸调整,需要多次转动曲轴,逐缸确定活塞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位置,这样费时费力,特别是对于多缸柴油机这样工作起来更为困难。下面介绍一种调整气门的新方法,用转动曲轴二次,可以调完全部气门。一、简述调整气门间隙必须使挺杆完全落下,即挺杆的下平面落到凸轮的基圆上,这样调整气门间隙才是准确的,所以凸轮外廓形状上的基圆部分构成了气门间隙可以调整的部分,简称可调带。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相似示功图的原理,对四冲程发动机气门的可调性进行了分析,从中提出了一种快速调整的方法,对4缸,6缸,8缸,10缸,12缸和5缸发动机气门调整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缸盖座圈900密封面的轴向位置,影响着密封带与气门接触密封面的轴向高度,偏高偏低都直接影响密封面的寿命,而座圈密封面对导管孔中心的径跳精度是保证气门正常运动的必备条件。文章介绍了用普通平板通用量具和根据生产实际设计制造的专用检具对以上2个项目进行测量,达到了对机床和刀具的适时监控,保证了缸盖关键项目的质量。指出该专用检具使得用普通的平板和高度尺、千分表测量进排气座圈900密封面的轴向位置和900密封面对导管中心的径跳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台式试验装置模拟内燃机气门与气门座圈的负荷环境和接触条件,通过试验研究了气门与座圈的磨损机理以及气门与座圈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气门与座圈的磨损主要来源于气门关闭时的落座冲击和燃烧压力作用下气门在座圈上的滑动,并且与气门的关闭速度、燃烧负荷、气门相对气门座圈的不对中性及气门和座圈的材料选择等工作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黎贤  肖鑫  彭国继 《时代汽车》2021,(7):129-130
提出了一种气门座圈导管自动上料检测机构,通过对导管座圈外形特征,提出了一种精确的检测手段,参与设计加工该检测机构,且通过实例实施,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工作效率高,操作安全,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为该机构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FQM-1型气门、气门座模拟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一系列CA6102发动机气门与气门座的配合性能试验。对21-4N气门材料与V431、V431-Nb+Ti、高MnAl、粉末治金及表面镶CrN等各种材料气门座的配合性能做了全面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材料、工艺等因素对气门、气门座耐磨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成套的手工气门座铰刀,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其定位导杆与气门导管壁产生磨损,破坏了原有的配合精度,使定位导杆失去了导向定位的作用,便修复气门座的铰磨加工变得十分困难。将铰刀改进成组合式,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别克3种型号发动机的气门与气门座、气门挺杆、气门导管、凸轮轴的检修,同时介绍了气门密封性能、气门弹簧、液压挺杆的检查及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等。  相似文献   

17.
为突破响应时间与控制精度的性能瓶颈,提出一种基于直驱阀的快速响应线控制动系统,通过基于Halbach永磁阵列的电磁直线执行器直接驱动阀芯,实现制动轮缸液压力的迅速调节。建立线控制动系统电磁、机械和液压子系统模型,设计基于逻辑门限的线控制动系统液压力-直驱阀位置切换控制架构。压力环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使轮缸液压力迅速逼近目标液压力值;设计结合摩擦补偿自适应控制律、稳定反馈和鲁棒控制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的直驱阀位置环,使直驱阀芯能够迅速通过阀死区;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证明算法的稳定性。以线控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控制精度等性能参数作为目标函数,通过相关矩阵分析控制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切换控制方法与PID控制和滑模控制相比,目标压力10 MPa的阶跃响应时间为0.05 s,稳态误差不超过2%;ARTEMIS欧洲循环工况下的均方根误差为0.33 MPa;设计的直驱阀结构与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上海别克V6发动机配气机构为气门顶置、凸轮轴上置式,以齿形皮带同步传动。介绍了气门与气门座的检修;气门挺杆的检修;摇臂与摇臂轴的检修;气门导管的检修;气门弹簧的检修;凸轮轴的拆装与检修;凸轮轴油封的更换;气门推杆的检修;齿形皮带的安装。  相似文献   

19.
采用CFD方法,建立了由阀体和阀体内的流体组成的负压式EGR阀的流固耦合传热仿真模型,进行了流体与固体之间的共轭传热仿真。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在上阀体设计冷却水道,有助于改善阀体的换热状况,能很好地满足安装在上阀体的密封环以及其他附件工作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发动机缸盖燃烧室密封性超差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到了影响该燃烧室密封性超差的主要原因,进而查找到影响该气门座密封带泄漏的原因。从工艺上对该气门座密封带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具体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关气门座气密性影响因素的结论及这些影响因素最终对发动机的性能是否会产生影响的看法,并对缸盖气密性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