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航运事业的飞速发展,对航运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航海教育已从单纯的技术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航海专业学生社会化的培养目标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浅谈航海教育与培训如何适应世界航运市场发展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从确立航海教育目标,改革航海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系统的、动态的航海教育评价制度和教师培养等方面,探讨了航海教育如何适应现代世界航运市场发展的要求,培养符合STCW78/95公约要求,具有专业英语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船舶操纵者和管理者。  相似文献   

3.
《航海》2011,(4):40-40
为让上海航运企业更全面地了解海事大学航海教育的现状,促进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造就出更多的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上海市航海航海学会日前组织了航运信息与培训、船舶驾驶、船舶机电、船舶通导专业委员会和航运企业代表。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航海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航海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提出适应国际公约与航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及阶梯式培养与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选取美国有代表性的两所航海院校(美国商船学院、纽约州立大学海运学院)和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92年、2012年,对美国航海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探讨其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变化原因及航运人才培养特点;选取在中国航海教育有代表性的大连海事大学为研究对象,比较现阶段中美航海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分析我国存在的差距,并借鉴美国航运人才培养理念对中国航海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目前海上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对策。航海院校必须适应新时期要求,研究新方法、寻求新路子。教师、学生和航运企业共同努力,有效开展航行认识实习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认识实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按照现代航运人才市场和STCW公约的要求,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针对高职高专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机电合一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可行性操作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金融危机后航运人才市场对航海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训室、夯实分类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建设双师型队伍、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航海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广东省航海教育的优势及劣势,探讨广东省航运发展对航运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应适应航运强省战略的要求,快速发展航海高等教育,扩大高级船员培养规模,改革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水运管理》2014,(7):1-2
<正>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航海学会对"第二届中国航运企业发展战略论坛暨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2014年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向所有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同仁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对各位同仁为中国航运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敬意!对大家给予中国航海学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航海学会所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委员会,长期以来,广大水运  相似文献   

11.
水下机器人航位推算导航系统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基于GPS/航位推算的智能水下机器人(AUV)组合导航系统,阐述了水下机器人导航系统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基于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和辛格模型的航位推算导航算法,解决了水下机器人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最后结合海上实验数据深入地分析了产生航位推算误差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水下机器人航位推算导航系统误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潜艇地磁导航不产生如惯性导航的误差积累问题,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导航定位手段。但是目前地磁导航定位主要是基于先验地磁图的匹配导航,在实际操作中要获得较为精确的先验地磁图是极其困难的。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同时定位与构图算法(SLAM)可以在不需要先验地磁图的基础上实现潜艇导航定位。将这一算法应用到潜艇地磁导航中,再结合人工布设磁标的方法可以实现潜艇不依赖于先验地磁图的地磁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3.
文中根据洋山港主航道和集装箱码头现状,结合18 000TEU集装箱航行特点,在分析水域通航环境影响因素和港区现有的航行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提出进出港航行注意事项和加强通航安全管理的建议,以保障进出港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徐峰 《水运工程》2012,(3):119-123
在长江航道建设智能航道的过程中,虚拟航标一方面可实现临时快速设标、标识特殊水域、优化特殊河段航标配布等现有功能;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其功能进行拓展,充分发挥成本低、速设置、无碍航行等优势,是实体航标的重要补充和改进。在其未来发展中,还须解决专用AIS通讯基站及网络的建设、虚拟航标与实体航标共存及虚拟航标规模应用后航道管理模式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寇连坡 《世界海运》2002,25(6):43-44
全球航海智能系统用于船舶导航,不但使船舶导航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减轻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阚有俊 《船海工程》2007,36(6):74-77
介绍苏通大桥主跨钢箱梁吊装与通航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通过精确计算每块箱梁吊装时所占水域情况,来评价施工对通航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通航安全管制措施,实现大桥建设与船舶通航同步进行,将施工对通航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蔡汝哲  李晓飙  陈敏 《水道港口》2010,31(5):488-491
采用自航小尺度船模技术,通过水工模型对吴家渡电航工程的通航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Q≤3000m3/s时,该枢纽工程的通航条件满足Ⅴ级航道通航标准。试验发现,船队的航线和驾驶方式以及枢纽的运行方式对航行安全都有很大影响。建议枢纽建成后,通过设置航标等方法确保过往船舶顺利通航。  相似文献   

18.
严军  曹辉 《水道港口》2009,30(4):290-293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航运的历史和现状,结合黄河下游河道调水调沙实践,探讨了黄河下游通航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黄河下游通航的对策。黄河水系的航运历史悠久、曾经十分发达,后来由于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大幅度减少、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航运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受黄河防汛和闸坝影响,黄河航运发展较慢,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水运发展滞后。因河势险恶、部门沟通不足、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目前黄河河南段只有库区和部分区间通航,通而不畅,未构成水运通道,水路运输的优势也未能体现。分析表明:只有河道治理与航运开发等部门统一规划、密切协作,优化水沙调控方案,进一步稳定河势、束水攻沙、固定中水河槽、改善通航条件,才能实现黄河下游河南段全线通航。  相似文献   

19.
船舶惯性导航技术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简述了各类惯性导航器件的工作原理,综合阐述了国内外船舶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概况,并对国内外发展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未来船舶惯性导航技术及其系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船舶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电子航海(e-Navigation)与中国沿海航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坚 《中国海事》2008,(9):54-57
电子航海作为未来航海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对传统航海的完善,必将对世界航运、海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提升我国沿海航海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